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

2015-03-19陈竞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

陈竞春

陈竞春/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英语教研室讲师(陕西西安710105)。

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但同时,教学环境及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出现了失衡现象,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并没有真正地得到锻炼和提高。如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革新,最终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

早在1866年德国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就提出“生态学”这个术语。他指出,生态学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生物与环境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20世纪初,人们也将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广泛地运用于社会诸多领域,从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民族生态学延伸到人类的文化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的层面。“生态学”已不再是一门专业化的学问,而是影响到了各个学科,教育生态学就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教育边缘学科,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 Cremin提出这一概念。之后的几十年里,以Cremin和Bower为首的一批学者将其引入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后现代的教育生态研究趋势。它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到了21世纪初,Tudor和Leather将教育生态观点引入语言教学研究范畴,标志着外语生态教育观的形成。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研究

国内关于外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坚林教授,他发表的论文《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等倡导大学英语教学可依据生态学原理,改革教学策略,建构整体的网络课堂生态系统。此外,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教育生态学模型与网络教育》(2005)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剖析了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教学生态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模型,倡导将网络多媒体整合到外语教学中。相关的研究还包括《多媒体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刘红,2008),《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研究》(魏晶,2012),《生态学视角下多媒体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吴坤,2013)等。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上来营造教育生态环境,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具体的个体生态环境的研究细化,比如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等。

三、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过度使用多媒体设备资源,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演示课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致使课堂气氛淡漠,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弱。同时多媒体课件信息庞杂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课堂上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扮演被动的接受者。另外,随着多媒体资源引入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只是追求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和内容的讲授,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问题分析,课堂讨论的形式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教学环境僵化,缺乏灵活性。

四、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物理环境的优化是每位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教学场所的采光度、通风度、色调的运用以及空间布局、内部装饰等都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室的墙壁和桌椅的颜色过于强烈和鲜艳,学生很容易在上课时兴奋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教室内通风不畅,导致室内温度过高,学生易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因此,多媒体教学物理环境的优化设计首先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出发,营造良好的教学物理环境,使学生能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教学物理环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环境中的两大生态因子,将师生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能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转变课堂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学生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师生与教学系统外部的环境、生态因子或生态系统进行着信息交流,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能量。学生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自主搜索学习与教学有关的更具时效性的教学材料。例如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4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教师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手段,通过各种图像视频并配以音乐和文字,为学生展示关于美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他们所熟悉的:美国牛仔、可口可乐、NBA、迪士尼等等,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能快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美国文化的热情,在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其中,更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对于美国的地理文化知识也得到巩固。此外,教师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也利用各种教学和信息资源,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和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获得丰富的信息。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顾曰国(2005:7)认为,学习是教育生态环境中环境因子互动的结果,教育构建是互动的一方,学生是互动的另一方。但在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课件的制作和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上,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的交流也随之减少,甚至是眼神的交流也很少。因此,在实际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仍占主导地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向学生逐一展示课本知识,教学由传统教学的“人灌”变成了多媒体的“机灌”。在这种长时间缺乏交流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锐减,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气氛变得压抑,直至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导致课堂生态环境中的两个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因此,要使课堂更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本质,更趋于交际化、合理化、自然化,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地态度,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怀着愉快、满意的心情学习知识,让多媒体课堂生态回归到一种自然、简单、平衡的状态,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开放式和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系统,保持教学的生态平衡。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势平台,有效地维持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简单、平衡、开放的课堂生态系统中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表达,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

[3]顾曰国.教育生态学模型与网络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4]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3):33-37.

[5]徐晓梅,李娅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研究[J].黑河学刊,2011(9).

[6]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U].外语教学研究,2005(2).

[7]刘红.多媒体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1).

[8]魏晶.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9]吴坤,生态学视角下多媒体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7).

猜你喜欢

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