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5-03-19侯学亮蒋朝忠

河北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财务公开财务制度村级

侯学亮 蒋朝忠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扶贫济困等农村补贴措施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同时,农村集体经济日益活跃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民主决策,促进农村和谐与稳定发展,无论是在必要性还是现实性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其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已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并呈现出一定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

一是没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基层农村财务制度,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和财务公开制度也没有相应建立,即使一些村出台的条文也只是为了应付各方面的检查。二是在财务操作方面很不规范,执行起来缺乏严肃性与一致性。如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没有制度牵制,容易出现白条入账、会计核算缺乏连续性、村组集体资金账务不透明、集体资金被无偿占用等问题。三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严谨性。一些村财务交接没有正常的帐目,或不交账,甚至丢失帐目。一些村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或损坏严重。

2、财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一是基层财务管理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着主观性。村组织在财务人员安排上存在“重亲厚友”的现象,很难做到“任人唯贤”。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安排到会计岗位上来。二是基层客观环境差难吸引高素质人员。鉴于农村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限制,一些具有较高资质与学历的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前来就业,客观上影响了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政主管部门往往关注于县级、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对于村级财务人员的工作指导和接受专业培训的关注较少,很难使他们的工作与规范的、更新的会计制度接轨。

3、基层农村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

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难以从根本上给予监督。二是内部监督流于形式。财务人员大多是由基层各级领导选聘或选派,人事、经济方面都受制于人,难以开展有效监督。三是村民缺乏监督意识。当前留守在农村的村民大多是老弱病残妇幼,文化水平有限,村民自治意识较弱,而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外出,难以对村级财务管理给予实时的监督。

二、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对策

做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强化监管等方面进行考虑,以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实现社会稳定和“三农”事业的发展。

1、健全财务管理体制,规范财务行为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针对当前各地财务制度的现状,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档案管理等各项财务制度,注意不相容制度相分离;制定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等标准和程序,使经济业务和非生产性开支行为有标准、有规范、有流程。二是积极探索农村财务代理制。在“村账乡管”或“村账镇管”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村级财务“代理制”。如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如财务公司)等进行账务管理。

2、加大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一是通过引进招录高素质人才,解决村级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低的问题。二是加大对当前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不定期安排专门的培训班,分批推荐财务人员到相关院校和机构进修等。

3、建立财务监督机制,防范村务风险

一是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制度,杜绝“会计、出纳、文书兼一身的现象。二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单独核算。加强“三农”投入资金拨付、使用和监管,规范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农村财务支出实行报销审核制。三是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当统一规定农村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以及形式,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四是实行双向监督机制。建立以财务公开为重心的民主监督和以农村财务管理部门业务检查为重心的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双向监督机制,实现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

猜你喜欢

财务公开财务制度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对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一些建议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经管理单位财务集中核算的监管措施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