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纵隔血肿的护理

2015-03-19史婷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桡动脉插管气管

史婷婷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江苏 徐州 221002)



一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纵隔血肿的护理

史婷婷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江苏 徐州 221002)

桡动脉; 介入治疗; 纵隔血肿; 护理

Radial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diastinal hematoma; Nursing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1]。因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故穿刺成功率较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2],患者容易接受。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发生一些并发症。2015年1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纵隔血肿的患者。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和护理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1岁,因“反复胸闷心慌半月,加重5 d”于2015年1月24日11:14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4余年,最高21.3/13.3 kPa(160/100 mmHg),门诊冠脉CTA示左前降支80%狭窄,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2级 极高危)。于1月27日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 LM大致正常,LAD近段80%狭窄,LCX、RCA大致正常。与家属交流后前降支植入3.5×16 mm 波克药物支架1枚,于18:00时安返病房。20:50患者自觉颈部麻木感,通知医生,体查未发现异常,给予鼻导管吸氧31/min,21:10突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呈窒息状,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4次/min,血压16.0/10.4 kPa(120/78 mmHg), 脉氧90%,立即通知医生,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给予地塞米松、吗啡静推,平衡液静滴,患者上述症状仍未缓解,予尼可刹米、洛贝林、肾上腺素静推,追加地塞米松一次,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请呼吸科急会诊,30 min后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清晰,心率维持在140次/min左右,脉氧98%,血压16.8/11.1 kPa(126/83 mmHg),22:05患者心率72次/min,血压16.0/9.60 kPa(120/72 mmHg),脉氧维持在94%~98%,经ICU会诊、患者家属同意后,转ICU继续治疗。 1月28日4∶50患者血压逐渐下降,遵医嘱给予多巴胺泵入,急查血常规示Hb 67 g/L,动态监测血红蛋白提示,由术前138 g/L持续降到58 g/L,予2 U红细胞输注,急查胸部CT示,纵隔内多发渗出性改变,查床边彩超,可见纵隔血肿,急请介入科会诊。12∶18时去DSA室行右锁骨下动脉造影示颈部可疑造影剂外渗,由甲状颈干及锁骨下动脉细小分支供血。同轴引入SP微导管于甲状颈干,栓入微弹簧圈一枚(MWCE-4/2-TORNADO),将微导管置于可疑细小分支内,栓入微弹簧圈一枚(MWCE-3/2-TORNADO),复查造影未见明显造影剂外渗,14∶00安返病房,14∶40遵医嘱拔除气管插管,20∶20急查血常规示Hb 94 g/L, 2月2日查血常规示Hb 94 g/L,患者病情平稳转入我科继续治疗。2月4日血常规示Hb 136 g/L,2月10日复查胸部CT示纵隔血肿已吸收,患者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呼吸困难的急救与护理

2.1.1 病情观察 患者术后安返病房,严密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设置好报警值,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处理。由于手术过程全程肝素化,故易引起穿刺点出血和血肿。应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术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手指活动度等情况,交代患者如有手部肿胀、发紫、疼痛,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巡视病房时,经常询问患者,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该患者自觉颈部麻木感后突发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呼叫正在休息的大夜班护士加入抢救,气管插管、吸引器、抢救车、除颤仪备于患者床旁,确保急救措施到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急救药品及时应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氧流量调为8 L/min,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由于抢救及时,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清晰,心率波动在72~140次/min,脉氧98%,血压维持15.0~16.8/9.33~11.1 kPa(113~126/70~83 mmHg),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监护心律、心率、呼吸频率和节律、血氧饱和度。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呼吸困难时,呈窒息状,立即给予去枕平卧,双手托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氧6~8 L/min。该患者脉氧下降90%以下,予球囊辅助通气,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负压吸引器备于床头,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鼻腔分泌物,给患者吸痰时,在无负压的情况下将吸痰管插入,插入深度根据患者的咳嗽反射和排痰能力而定,当达到一定深度后,边旋转边吸引边退出,动作要轻柔,禁止反复上下提插吸痰。先吸气管内,后吸口鼻腔,吸痰时严格控制吸痰持续时间,一般< 15 s,连续反复吸痰不得超过2次,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抢救患者时,大夜班护士站在患者头位负责吸氧、吸痰、气管插管的配合及球囊辅助呼吸,小夜班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路、静脉用药、抢救记录等。

2.1.3 抢救药物治疗 急救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抢救车备于床旁以便能及时准确用药,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 mg、吗啡5 mg静推,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患者仍诉呼吸困难,继续予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各1支静推,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5 mg静推,30 min后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试着拔气管插管,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给予双上肢体的约束,确保患者的安全。

2.2 安全转运的护理 该患者夜间突发病情变化后急送ICU治疗,我们做好患者的安全转运。转运前向家属告知转运途中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转运前的协调工作,提前与ICU联系并充分交流,提前做好准备,电梯等候等落实到位,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填写危重患者交接记录单。转运时,简易呼吸器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携带监护仪、转运急救箱等急救物品、药品。转运时,由有经验的1名值班医生和大夜班护士全程护送。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患者输液管路通畅。到达ICU后,将患者的病情、用药、气管插管及桡动脉介入注意事项等相关情况交待清楚,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名。

2.3 心理护理 该患者为PCI手术当天晚上突发病情变化,患者及家属都非常紧张和焦虑,此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安抚患者家属情绪,理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认真听取家属的疑问,并耐心解释,抢救期间,劝说家属到病房外,以免干扰抢救。抢救中护士要沉着稳重、严肃有序地进行抢救与护理,给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同时加强与患者交流,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试着拔气管插管,告知患者使用气管插管必要性和需要她做出的配合,鼓励患者只要认真配合治疗,症状会逐渐缓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气管插管期间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患者需求,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操作应熟练、动作轻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家属的沟通交流,多让家属安慰、鼓励患者,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患者家属治疗态度积极,对治疗护理给予了积极配合。

2.4 颈部血管栓塞术后的护理 该患者术后安返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和血肿,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两侧肢端的颜色、温度、感觉等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主诉右下肢穿刺点疼痛、腿部肿胀、麻木,提示加压包扎过紧,影响腿部静脉血液循环,应及时通知医生,将弹力绷带适当放松。该患者为第2次行介入手术,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术后的心态,做好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颈部血管栓塞后就可以拔出气管插管,树立良好的心态。

2.5 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充分吸净气管、口咽部的分泌物;拔管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拔管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6 血常规监测的护理 静脉抽血时,要避开输液侧肢体,进针时要轻、准、快,争取一次成功,把患者的疼痛降低到最低限度,血标本要及时送检,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解释、安慰工作。

3 讨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普及,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在我科已成为首选途径。但桡动脉途径也有自己独特的并发症,经桡动脉途径致纵隔血肿文献报道比较少见。本例是我科开展介入手术以来出现的首例纵隔血肿并发症。纵隔血肿临床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气管移位等表现,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该例是颈动脉细小分支血管损伤致纵隔血肿引起的呼吸困难,请介入科急诊行颈部血管栓塞术后,该患者纵隔内小血肿自行吸收。主要发生原因是该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高龄(>70岁)、有高血压病、自身血管条件差,也与患者联合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关;或者是操作者引导导管操作不慎,引起颈动脉细小分支血管损伤致纵隔血肿。该患者PCI术后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在此类病情比较少见、护理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能够抢救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护士要有预见性思维观察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极少见的颈部麻木时,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提前把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材备于患者床旁。护理抢救中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对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提前预知观察,提前备好抢救器材和抢救药品,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最佳抢救时机。

[1] Slag boom T, Kiemeneij F, Learman GJ, et al. Tran r a,dial approach for pem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J].Catheter Cardio vase Interv, 2005, 64(4) :421-427.

[2] 金恩泽,李玉子,张丽君.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8):716.

史婷婷(1980-),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6

B

1002-6975(2015)21-2012-03

2015-03-09)

猜你喜欢

桡动脉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