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体会

2015-03-19韩根利冯艳霜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测血压头孢菌素血氧

韩根利 冯艳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体会

韩根利 冯艳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头孢菌素; 过敏性休克; 抢救; 护理

Cephalosporin; Allergic shock; Rescue; Nursing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变态反应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 0.5%~10%[1]。过敏性休克为严重的变态反应,且有其不可预测性,病情凶险,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便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发生的2例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抢救及体会报道如下,以期对临床用药及护理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48岁,因咽痛自行于2015年4月13日晚8点半口服希刻劳1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 min后自觉视力模糊、心慌、头晕、几分钟后即意识丧失,急招120急救入院,测血压10.7/5.33 kPa(80/40 mmHg),心率77/min,律齐,呼吸20次/min,血氧饱和度94%,腹软。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加葡萄糖酸钙10 mL静滴、吸氧、心电监护,患者意识逐渐恢复,30 min后测血压14.00/6.67 kPa(105/50 mmHg),心率65/min,呼吸16次/min,血氧饱和度100%,患者自述胸闷、腹胀、头痛,畏寒,继续静滴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患者情况逐渐好转,1 h后测血压14.7/8.93 kPa(110/67 mmHg),心率60/min,呼吸13次/min,血氧饱和度100%,留观,继续治疗,至次日中午痊愈出院。

病例2,患者,女,69岁,因感冒一月后喘息、咳嗽、胸痛1 d,于2014年12月2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病史:陈旧性脑梗塞、高血压。查体:体温36.6 ℃,双肺呼吸音粗,可见散在干、湿啰音。相关化验室检查:白细胞:15.72×109/L,中性:12.55×109/L,胸片:双肺纹理稍粗,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先行头孢米诺粉针过敏试验(华北制药,批号:DSC540302),结果阴性。随后静滴头孢米诺2.0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10 min后,患者突发心慌、大汗、恶心、呕吐,神志不清,测血压:11.7/8.66 kPa(88/65 mmHg),考虑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由观察室转入监护室,立即吸氧,心电监护,予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去甲肾上腺素1 mg,维生素B6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 mg,30 min 后测血压15.5/9.46 kPa(106/71 mmHg),心率77/min,呼吸15次/min,血氧饱和度100%,神清,患者自述恶心,腹部不适,入壶20 mg苯海拉明注射液,持续静滴去甲肾上腺素0.2 mg/h,血压逐渐恢复,8 h后测血压16.6/9.33 kPa(125/70 mmHg),12 h 后停用去甲肾上腺素,改用可乐必妥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治疗。

2 讨论

参2.1 认真核对,了解患者过敏史 静滴头孢菌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常见报道,口服比较少见。研究表明[2],头孢菌素类之间存在部分交叉过敏,识别部位如侧链在交叉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当药物共有结构如母核成为识别位点时,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当药物侧链成为识别位点时,具有相同或相似侧链的药物间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而当药物特有结构成为抗体识别位点时,可能仅对该药发生过敏反应,即特异性过敏反应。西力欣(头孢呋辛酯片)与希刻劳(头孢克洛缓释片)共有相同母核,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病例1曾口服西力欣(头孢呋辛酯片)后出现皮疹,停药后自行消失,此次口服希刻劳(头孢克洛缓释片)30 min 后即发生过敏性休克,提示我们对一种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不应再使用另一种头孢菌素,医生在开具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具有过敏史等情况,对于具有上述情况之一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剂量、以及使用时间[3]。避免危险发生。

2.2 仔细观察,有备无患 对静滴头孢菌素类药物,我院门急诊均使用药物原液皮试,皮试液浓度为300 μg/mL。病例2皮试阴性,继续静滴时过敏,显示皮试结果为假阴性,众多因素会导致假阴性结果出现,如药物影响、免疫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环境因素,甚至护士皮试操作过程有失误以及结果判断有偏差。提示我们:(1)即使判定皮试阴性,静滴头孢菌素类药物开始阶段也应密切观察,加强巡视。首次用药后,护士不应马上离开,应仔细观察5~10 min,并将滴速控制在30滴/min 以内,防止短时间内药物大量输入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确认无不良反应发生后方可离去。(2)输液室内要准备抢救用品:如吸氧装置、吸引器、治疗车抽屉内备抗过敏药物;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紫绀、喘鸣、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时,护士应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暂停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保持静脉通路,患者平卧、吸氧,保暖,遵医嘱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心功能情况,详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肢端循环、血压、心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安抚患者家属,并给予心理支持。在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的同时,还要详细、准确记录用药的时间及剂量。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

[2] 田鑫,乔海灵.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过敏反应的基础[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8):564-566.

[3] 朱庆亚.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167.

韩根利(1967-),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冯艳霜,E-mail:fengys1969@163.com

R473.5

B

1002-6975(2015)21-2006-02

2015-03-16)

猜你喜欢

测血压头孢菌素血氧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测血压时别憋尿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