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农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2015-03-19湖北省农机局秦建巍

湖北农机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总额湖北省农机

湖北省农机局 秦建巍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湖北农机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10年,广大农民的购机热情空前高涨,引爆了新一轮农机购置高潮,也促进了湖北农机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省各地相继划行就市,兴建了一批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机专业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各地在发展农机专业市场,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典型。

1 农机市场的定义和内容

在探讨湖北省农机市场发展情况之前,我想有必要明确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农机市场。农机买卖当然是农机市场,但农机市场不仅是农机买卖。如果只站在农机买卖的角度看待农机市场,就必然得出政府不应过多干涉的结论,以致难以有所作为;而如果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看待农机市场,就可以为政府部门的行政作为提供更好的依据,也为农机企业抢夺市场先机指明道路。

市场,一指交易的场所,二指交易行为的总称,当然这样的定义仍然显得专业而模糊。习近平同志强调过,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不妨将市场定义为除行政划拨、补贴之外的资源配置过程。

农机市场,即除行政划拨、补贴之外的农机资源配置过程。

(1)农机市场(农机资源配置过程)。

农机市场需求分析研究——农机研发设计——农机生产、农机配件生产——农机销售——农机培训——农机保险——农机维修与改造——废旧农机拆解。

(2)农机资源配置过程各阶段主体。

农机企业、农机研究院、农机经销商、二手农机交易市场、农机驾校、农机维修点、农机回收点。

当前最活跃的农机市场主体,无疑是农机企业和农机经销商,而农机研究院、二手农机交易市场、农机驾校、农机维修点、农机回收点活跃度不足,是农机市场变革的突破点。

2014年6 月,奇瑞重工在四平基地落户了全国首家“农机8S店”,将整机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产品展示、专业培训、农机市场需求研究、二手机置换等八大功能集于一身。这种农机经营模式,是奇瑞重工针对终端业务运营、客户关系管理、服务模式等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湖北省农机局的大力推动下,湖北各地纷纷兴建了集销售、补贴、培训、维修于一体的农机大市场,农民现场申请补贴,现场获得审核,现场购机,现场核机,省去了以往为了补贴多次往返的麻烦。农机部门和经销商还可以现场为新机手培训、考核、办证,实现了新增拖拉机的全列管。

近年来农机电商取得了一定进展,最成功的是农机360网,其覆盖内容十分全面,如全国及各地农机政策、农机人物专访、农机实用知识、农机网上销售和二手农机销售等。但距离淘宝、京东等日用品、家电类电商尚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农机产品价值高、重量大、数量少,实体终端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办法,也限制了农机电商的发展。

从农机大市场和农机电商的实践可以看出,公共管理者在进行公共服务时,应顺应农机销售模式改革创新的形势,尽量减少对市场自发变革的阻碍。

2 湖北省农机市场现状

我省诸多农作物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油菜、小麦次之,对各种大型农机有着稳固的市场需求。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我省对玉米、花生、马铃薯、棉花、蔬菜等作物所需的专用机械以及各种初加工机械需求逐渐增加。

2.1 湖北省农机销售模式

为方便农民购机,同时也为了加强对新机手的培训、新机具的管理,我省农机销售逐渐由农机销售点向农机大市场转变。

如天门、洪湖、钟祥等地农机部门,将服务窗口前移,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农民现场申请、现场审核、现场购机、现场培训、现场上牌上照。做到了新增机手100%受训,新增机具100%列管,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2.2 湖北省农机生产、销售情况

截止2013年底,我省共有拖拉机129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9万台,联合收割机7.3万台,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7.2万台,可用于油菜籽收获的有6 076台。

根据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简明手册(2012),在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和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项指标上,湖北均为前10名开外,而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居全国第五,显示出我省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仍有相当大的余地,是一块值得农机企业关注的宝地。

截止2014年底,湖北省共有农机生产企业183家,除鄂州市外,其他12个市州都有生产企业,其中武汉市达到48家,荆州市38家,宜昌市29家。截止2012年底,全省农机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实现工业销售值为22.4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为5.14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从全国来看,农机制造企业近万家,湖北只有不到200家,占比不到2%,规模以上企业更少,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仅为山东福田重工的7%。

2.3 二手农机交易情况

目前二手农机交易尚无权威统计,但本人采访了一名二手农机交易QQ群的群主,据称其所在地区(非湖北省)二手农机交易发生数占购机总数的20%左右,而发生二手农机交易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省事,因为不一定能申请到补贴,很少有人为了购置二手机具而购置二手机具。受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的限制,各地二手农机交易均应有较大的规模,而补贴资金的倾斜划分会人为增加二手农机交易频次。

2.4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品种需求及规模

2011年,全省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为85 929万元,其中耕整地机械补贴14 668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7%,微耕机补贴8 656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0%;水稻插秧机8 642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0%;动力机械(拖拉机)补贴20 243万元,占补贴总额的24%;植保机械补贴3 033万元,占补贴总额的4%;谷物联合收割机补贴11 558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3%;大棚设备4 737万元,占补贴总额的6%。

2012年,全省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为103 843万元,其中耕整地机械补贴15 026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4%,微耕机补贴7 016万元,占补贴总额的7%;水稻插秧机9 025万元,占补贴总额的9%;动力机械(拖拉机)补贴27 485万元,占补贴总额的26%;植保机械补贴4 613万元,占补贴总额的4%;谷物联合收割机补贴16 337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8%;大棚设备6 242万元,占补贴总额的6%。

2013年,全省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为106 936万元,其中耕整地机械补贴14 757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4%,微耕机补贴4 284万元,占补贴总额的4%;水稻插秧机12 604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2%;动力机械(拖拉机)补贴24 622万元,占补贴总额的23%;植保机械补贴4 755万元,占补贴总额的4%;谷物联合收割机补贴13 205万元,占补贴总额的12%;塑料大棚不再享受补贴;螺旋喂料机2 050万元,占补贴总额的2%。

从近3年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对微耕机补贴逐年减少,反映了农机管理部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决心;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作为本省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在优先补贴方面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植保机械份额不大但稳定,以背负式和杀虫灯为主,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型喷药车未能推广;螺旋喂料机享受的补贴额从2011年的40万元到2012年的290万元再到2013年的2 050万元快速发展,显示出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机械的强烈需求。

预计未来数年,湖北省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仍然为水稻、小麦、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以及秸秆的回收与综合利用。玉米、花生等农机化技术已经成熟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的作物,可能引起地方政府和农机部门的重视,在部分区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畜牧业配套机械将稳定快速增长。在机耕道完善,土地流转稳定开展的地方,大型植保机械有用武之处,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市场处女地。

2.5 湖北省农机研发情况

湖北省农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能力不足,但依靠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机研究院的科研实力,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湖北省油菜生产第一大省的地位和省农机局在油菜生产机械化方面的决心,我省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发了黄鹤系列油菜直播机,直播质量全国领先,其中部分规格还可直播小麦。

湖北省农机局促成了日本井关农机株式会社与东风汽车公司的联合,他们共同成立的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插秧机、收割机、育秧播种机、烟草移植机、蔬菜移植机、拖拉机以及割草机、田间管理机等多款农机产品,技术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湖北金驰、湖北玉龙、枣阳正天生产的船式拖拉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和水稻插秧机也各具特色,并有一定的研发创新能力。

2.6 农机维修与回收情况

随着机具保有量的增长,本省农机维修点逐渐专业和规范,很多农机合作社也建立了自己的维修点,但农机配件价格过高已越来越多地成为机手的怨言。

而农机回收尚处于空白,一些老旧机具在农户家中任由生锈,一些已使用10多年,耗油过多的柴油机仍在使用。

农机维修和回收的困境,在于农机通用性不高,且无农机强制报废办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购机补贴政策刺激下,一县一市场,机具销售与行政服务紧密结合的态势已经形成,农机大市场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销售之外的其他市场发展不均衡,特别是本省农机研发、生产能力不足,成为拖累本地农机化和农机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湖北省农机市场的发展路径与优劣势

3.1 农机市场发展路径

根据本省农机部门在不同方面的工作力度以及难易程度,预计我省农机市场的发展将形成以下路径:

近期愿景:继续推广农机大市场模式。扶持几家有竞争力的本省农机企业做大。

中期愿景:规范农机维修、配件供应、农机保险、二手农机交易及报废农机回收。帮助农机工业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农机产业链。

远期愿景:通过土地流转,并结合有关部门的田块整治,优化农机结构和配套比。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农机研发、制造和物流中心。

3.2 湖北省在农机市场上的优势

一是种植模式优势。由于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农作物种类既有北方的小麦、玉米,也有南方的水稻、油菜,花生、棉花、薯类、水果均有相当种植面积,甚至还有少量甘蔗。多数农机企业可以获得本土市场,并进行便利的试验示范。

二是区位优势。湖北铁路、水运均十分便利,完善的铁路布局甚至可媲美部分东部省份,长江、汉江贯穿全省,为配件购置和整机运输提供了便利。

三是产业链优势。农机工业与汽车工业极为相似,湖北作为汽车生产大省,可以实现农机市场与汽车市场的资源共用,特别是配件生产和技术研发,易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3.3 湖北省在农机市场上的劣势

土地零散,产业不发达是湖北省农机市场方面的劣势。相对于东北、河南、河北来说,小块的田地使得大型农业机械缺乏用武之地,使用效率不高,少数平原地区微耕机大行其道。由于产业不发达,难以吸纳更多的农民,使农民缺乏使用农机的紧迫性,一些地方农民宁可采用撒种子的粗放种植模式,也不愿意采用农机。

可以看出,我省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较大的农机需求,应受到国内外农机企业的高度重视。应发挥本省汽车配件生产优势和地域、作物优势,有规划地吸引国内外优秀农机企业来湖北设厂,提升本省农机生产能力,并用优秀的农机产品武装农业。

农机人应跳出农机看农机,农机化的进程,与农民转移的速度息息相关,劳动力转移对农机化存在倒逼机制。农机部门应扶持本地农机工业发展,协助政府创造机会转移劳动力。

4 对农机市场的监管与扶持建议

4.1 改良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好处不用多说,中国所有农民,都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但是,农机补贴资金的区域分配,增加了不必要的农机二手交易;农机补贴政策的变动,使得农机企业缺乏长期规划;农机补贴额度的行政划定,更是难以掌握实际成本,并据此按比例补贴,不得不不断降低补贴额度。建议改进农机补贴政策,减少因此导致市场波动,并参考部分发达国家模式,将购机补贴部分转为贷款贴息的方法,实现购机者的普遍受惠。

4.2 减轻企业在行政审批方面的负担

农机市场固定的情况下,农机企业的获利是有限的,不必要的耗费越多,农机企业用于自身壮大和对农民的让利就越少。如农机推广鉴定与推广目录都是对农机是否符合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值得推广使用的认证,鉴定证书有效期4年,推广目录有效期3年,如果可以合并认定,企业付出的人力、财力支出就能减半,我们农机部门又何乐而不为呢?

4.3 坚定不移地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应用先进高效的农机具

我省少数平原地区微耕机大行其道,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农机部门的付出也取得了遏制血吸虫病的预期效果,但是后期微耕机的安全生产以及耕作机械的结构优化将成为当地农机部门的长期问题。农机部门应坚定地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农机产品,不应简单地满足于完成上级制定的任务,而要创造条件,使用先进的农机具和技术,更加圆满地完成目标。

4.4 规范农机部门招商引资

近年来,个别县市农机部门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盲目招商,建设微耕机、农用车生产企业,不但造成了低层次重复建设,影响了其他县市有潜力的同行业企业的发展,还为后期开政策口子留下了隐患,建议对县市农机部门的招商引资实行省级备案制度。

4.5 限制对本地农机企业的优待

对本地农机企业进行优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第一,可以加大农机手培训力度,促进农机安全生产,降低本地农机维修成本;第二,可以转移劳动力,倒逼本地农机化发展。但凡事过犹不及,对本地农机企业的一切优待应局限在政策允许和市场规则的范围之内,应杜绝找上级开政策口子,尤其是鼓动当地政府做上级农机部门工作。历史经验证明,这种做法是不长久的,甚至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

猜你喜欢

总额湖北省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