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15-03-19修雪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会计学师资队伍应用型

崔 澜 修雪丹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崔 澜 修雪丹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而实践课程在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中始终占有较高的比重。如何规划合理的教学培养体系对于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对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更需要相关教师对实践技能的深度理解和掌握。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影响高校的社会评价。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一)人才引进的渠道限制了实践教学师资的发展

高校引进人才的方式比较的固定,那就是从新近毕业的高校硕士和博士中直接录用,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在企业或实践环境工作的经验,而真正的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少数教师由于受到学校管理政策的限制或者评职、评优等管理方式的引导,也无法将其真正的实践能力发挥在教学岗位上,而是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科研上。这种现状使得很多高校的实践师资几乎是与社会需求脱节的。

(二)实验员的作用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

在一些科研的机构中,实验员往往是由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的,因此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着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在与导师的实践操作互动中有着很多的助力作用。而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配有实验员,由于对这个岗位的忽视,很多都不是专业人士,实验员大多是对实验设备进行基础维护,例如安装个软件、维护一下网络环境,对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几乎是一无所知,无法真正的对实践课程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支持。

(三)对外聘教师的忽视

本校的教师没有实践教学经验,很多高校就产生了从校外引入人才的想法,外聘教师或者兼职教师就这样产生了,但是大多数的外聘教师都是学校为了迎接各种评估、检查所涉及到的评价指标而聘用的,因此,这些外聘教师大多是做做讲座,很少在实践课程中做实践指导。于是,外聘教师就变成了鸡肋。

(四)无法形成实践教学队伍

高校对科研成果的重视与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职位的晋升,为了更多的进修机会,为了更高的科研等级,为了更多的科研经费,使得新进的教师们一边倒的热衷于理论研究。至于实践教学只做了形式上的保留,只是在理论讲述过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二、国外实践教学经验

当今世上,大概大家公认的比较务实的国家就是德国了,德国制造已经成为品质的标识,奔驰、宝马、大众、迈巴赫、保时捷、奥迪等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已经达到了其他品牌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度。德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其淡定从容的应对也给各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音乐,例如巴赫、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等等的作品都是传世的杰作;德国的诚实,面对二战中的错误,与日本的欲盖弥彰的态度相比更加的诚恳。而德国的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仍是各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争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每周都去一次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工程师、技术研究部门进行沟通,随时的拓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将其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这样的沟通频率使得教师能够及时的获取其研究领域的最先进技术,也能够使得教师的研究成果最快的实现其经济效益。

德国的职业教育授课形式和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在课堂,很多的时候是直接在企业、农场、商场、仓库等等,没有类似督导一类的职位,因为教师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通过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才能够获取相关的资质证书,而这些考核是独立于所有学校的,因此不存在任何的舞弊行为,考核也非常地严格,在社会的评价中地位较高。因此,在德国选择进职业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要比进研究型的高校的学生更多些。

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应用型学院都是汲取了德国教育的务实经验,在其人才培养上实打实的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量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职业技工和具有实践经验的科学研究人才。

在我国,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的优势的,因为我们有比较完善的社会考核体系,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等,而且权威性较高,而稍有遗憾的是,这些考核都仅仅局限在理论考试上,没有设置实践能力的测试,相信随着考核的不断深化,实践能力测试会逐渐的划入考核范围。

高校在会计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一个“双师型”教师的说法,即“会计师”和“讲师”的“双师”。这是一个美好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要求促进教师掌握实践技能,可是我国的会计师并没有对实践能力的相关测试,仍然停留在理论考核上,因此,“双师型”只是高校聘用教师时的美好想象,很少有对新教师的实践技能考核,一般是通过试讲来考核教师。因此,无法验证新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至于对实践技术的指导能力更是无从说起。

三、外部环境对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是实践教学地位的决定因素。我们的国民曾经比较相信证书,只要你有了本科证书,聘用单位会自动脑补你是个活学活用的人才,因此搞得很多单位在聘用工作人员时张口闭口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即便聘用的职位只是门厅的接待人员,也依然坚持硕士以上学历。所以,本科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只好考研究生,无论工作岗位上能够运用的知识是多少,敲门砖是必须的。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结果并不被普遍认可。社会的轻视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培养质量的原因。

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评价高校的实践教学时一般是设立某某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少平米的实验室等等硬件设施,而没有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抽查、测试,因此,高校都热衷于建设实验室、购买软件,而忽视了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无从谈起对实践课程质量的把控。

四、对于会计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畅想

(一)严格选拔实践教学人才

不要重复之前的旧路,应该大胆的从企事业单位选入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能手和专家,或者作外聘教授,或者直接入职,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人员。同时配备理论基础好、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理论课程的基础铺垫。从专业建设过硬的高校中选用实践能力较高的毕业生做实验员,并且先送至实践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具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后再上岗。

聘用这些实践教学师资时,可以借助相关专业的理论专家、实践技术专家进行考核,严把质量关,短时间内可以配备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队伍。

(二)内部挖掘,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原有的教师亦是很好的资源,没有实践经验的可以通过高校建立内部评价机制、设置各种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等方式进行培养,让教授真正走进企业,让企业真正走进课堂,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三)鼓励教师在科研中带动学生

课堂教学固然能够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对于科研的参与会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学相长,在科研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课程体系的缺陷,并及时的进行修正。

(四)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忽视使其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而且很多资源的偏向于职称较高的教师,年轻的教师很难得到与其他高校交流、到国外学习等等进修的机会。因此,年轻教师在事业黄金期得不到最先进技术的交流机会,损害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失去了创新的热情。因此,高校应该设立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让年轻的教师能够充分的获得成长机会,有更大的热情学习、交流。这样人才有了广阔的发展天地,而高校也有了更多的实践教学的高质师资。

(五)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

实践教学不是忽视科研,而是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长从而实现专业领域的不断创新。例如,鼓励教师设立新的实验课程、增设新的实验平台和实验方式、建立新的实验评价体系,并且根据其实践教学的经验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专业教材的编写。设立宽松的理论与实践相长的发展环境。

(六)薪酬的鼓励与支持

实践教学的工作是繁重的,每位同学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具体问题需要指导,并且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以提升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大多数的教师都要利用业余的时间做这些具体工作,因此,学校应该相应的设立合适的薪资报酬对教师进行鼓励,以调动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细致规划的工作,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人员不能断层,要有梯队,使得优势的发展经验得以继承,同时又要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

课题名称: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2013年度项目计划结题论文,项目编号JG2013010282。课题组成员:崔澜,刘东辉,修雪丹,李冬辉,王学秋。

[1]崔澜.关于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14,(03).

[2]崔澜,李冬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3).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学师资队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