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03-19贺恒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资产

贺恒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贺恒亮

本文主要论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达到防范财务风险,严格纪律,提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须加强稽核制度,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建立必要的检查评价机制,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错施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收支自身平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核算相对简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财产管理不善、固定资产流失等问题,如何建立建全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严格内控纪律,提升管理水平,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面对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最基本的目标。内控制度不能杜绝本单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只是加强了内控制度建设后,更加规范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单位的所有资产都必须要加强控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损失浪费,使用效率低下、资产维护管理不规范造成资产损失等都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为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3.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财务信息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反映,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定义务,内部控制可为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执行监督不力等各种原因,舞弊和贪污腐败行为时有发生,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极大浪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对社会上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发挥内部控制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的作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内控意识薄弱

许多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知识了解不足,不够重视内控管理,重单位发展,而忽视了内控制度在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建全和有效实施负全部责任,而部分单位的单位负责人认为各项工作都有分管领导负责,只要分管领导把各自负责的工作干好了,单位的工作也就干好了,而分管领导都是各有分工,都是对自己主管的工作负责,哪怕发现其他领导主管的工作存在把关不严、程序不规范、管理松散等行为,因工作不归自己主管,也就不便干涉其他领导主管的工作。

(二)未按内部控制的要求合理安排岗位设置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编制人员有限等原因有的单位未单独设置财务科,财务人员归口别的部门管理,甚至是兼职财务人员,有的单位虽然单设财务科,但财务科的内部人员分工未按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合理设置。

(三)对财务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的财务水准有待提高

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相对简单,部分领导就对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选拔上不够重视,在选择财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方面要求较低,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素质方面整体偏低,造成对某些业务的行为判断上不够准确。因业务水平低,知识不足,势必造成在对会计资料的要求上、审批程序方面、财务资料归档方面、财务报表完整准确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财务人员的交接方面,随意性很强,并且未按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好财务交接工作,造成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财务管理混乱。

(四)财务的职能未能有效发挥,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单位财务最基本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财务人员只起到核算职能,仅仅只是负责把帐记好,而无权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和管理活动。在项目、日常经费的支出方面,只要有相关签批人员签字,财务人员就会予以报销入帐,未能起到会计的监督职能。

(五)资产管理不规范

部分单位因岗位职责不清,相关财务程序混乱,财务人员对资产只负责入帐,管理资产人员只负责登记,而对资产使用、部门间的资产调动、资产使用维护保养、损失、报废等方面缺乏细致、规范的管理,资产增减不及时,造成资产帐实严重不符,有的资产已报废但还在帐上,有的在帐上却找不见实物,有的资产在入帐时按总金额或按批次入帐等等。

三、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增强内控意识、单位应成立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

领导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一般由主管财务工作的部门主抓,其他相关部门骨干人员组成内部控制工作检查小组,定期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建议。

(二)制定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要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

(三)完善部门预算,加强预算的执行检查分析

预算是单位的战略规划,以数量和金额形式反映的特定时期间的具体行动计划。加强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在编制预算时,要结合当年实际财务状况,核定每笔支出的额度和用途,预算需调整时,要严格执行预算调整规定的程序,严禁超预算开支和随意调整预算。编制内部单位的责任预算标准,严格执行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

(四)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防止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行政单位内部都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审的独立性,要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行驶职权,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要求立即改正,通过实践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要树立风险控制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经济活动的风险,识别风险点,然后因地制宜设置控制方法并监督执行。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必须密切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为及时发现风险,单位应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作者单位: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资产
行政学人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