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开放”促“动态生成”

2015-03-18张萍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开放开放性

【摘 要】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出课堂的真实性、成长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以开放的教学设计来促进课堂教学精彩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55-02

【作者简介】张萍,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

“动态生成”要求从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的高度,用哲学中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人生中重要的生命历程,它是真实的、变化的、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因此表现出相对而言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教学设计是在正式教学前,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预先制定特定环境中将要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进程。有利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设计,必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情境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是开放的、多元的,不是封闭的、唯一的,让学生能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并得到发展。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度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激发其学习兴趣,自主建构其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的内容要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也可由学生提供。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将第一目内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农村村官选举、社区选举、普法学习及知识竞赛等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提供身边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事例,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从而让学生改变对这一框内容“枯燥深奥、远离学生生活”的印象。

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度,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科技发展、社会热点的联系,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并把文化探究和生活探究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意义和教学资源。

二、实现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课堂上应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把教学组织得像是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一样。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可以是个别竞争,也可以合作完成;可以畅言叙述,也可以实践操作。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将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时,由于各学派思想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同台演出的教学形式,化难为简,帮助学生化解这一学习难点。

案例1:师生同台演出

师: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国都想在争斗中崛起,一统天下。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学派对治国之道都颇有研究。作为战国时期的各国国君,究竟该何去何从呢?下面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各学派的精彩观点。假设教室是一个模拟舞台,我们进行一次表演,模拟一场早朝情景。我来扮演秦国国君,4组同学分别扮演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学者,你们来到我秦国的朝会上,展开辩论,试图说服我采用你们学派的思想治理国家,我会聘用有才能的学生作我秦国宰相。在朝会上,你们要说清楚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有哪些主张?第二,你们的主张对于我治理国家有什么好处?其他学派的主张有哪些不足?

师:如今正逢乱世,社会变革,寡人急求治国能人作为宰相,辅佐寡人完成统一大业。听闻今日早朝,各学派学子齐聚一堂,寡人希望众卿家能大展口才,阐述治国良方。只不过寡人知识浅薄,还望众卿先介绍一下你们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他的观点。哪个学派愿先拔头筹?

生:(略)

师:能不能给寡人说一下贵派有何优点,其他学派又有哪些不足呢?

生:(略)

师:众爱卿的发言都十分精彩,各家学派都有利弊,寡人难以取舍,列位臣子可有万全之策,综合各家观点以治理我大秦国?

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努力革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的形式,使各种教学形式在为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基础上相辅相成,实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教学内容,使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成为可能。

三、增加教学情境的开放性

杜威认为,思维最先从直接经验的情境中发生。原先情境的特点是思维的起因。思维不单是从情境中产生出来的,它还回归到情境中去。因此,教师必须发挥特定的引导作用,创设开放的、个性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就是根据学科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创设特定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容体验,在此基础上内化为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案例2: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四大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大宋王朝,体验一下当时的生活。请思考,假如你是大宋子民,并且你具有选择的机会,你想从事什么行业的生产?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和自己掌握的课外知识思考。

生甲:我想从事采煤业。因为当时的都城汴京数百万家都用煤作燃料,煤的需求量一定很大。

生乙:我想从事广告业。因为宋代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广告意识,这一行业一定会生意兴隆。

生丙:我想从事航海业。因为宋朝时航海业很发达,海外贸易范围很广,我本人也想到海外见识见识,所以我选择航海业。

生丁:我想开个店铺,专卖外国商品。因为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我不愁货源,其次宋朝人一定会比较喜欢东南亚香料等外国商品,生意肯定会红火。

生戊:我再三考虑,觉得还是务农比较好。因为宋朝时引进了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产量大,在交完赋税以后,应该够我一家填饱肚子了,所以我还是想务农,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说。

中国古代史的经济史内容,由于较抽象、专业名词多,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困难。案例2是关于宋代经济发展这一教学内容的一种处理方法。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热情高涨地参与问题讨论的同时,也就较好地理解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做出多种解释和回答,可引发学生自己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即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设计得越开放,就越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2.

[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6.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开放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