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学生一起合作成长

2015-03-18新疆哈密市第五中学小学部武艳雯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课文思维

新疆哈密市第五中学小学部 武艳雯

新课程的开发还教育以它本来的面目: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戴着脚镣跳舞的束缚,让教师重抖擞,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转变,必须与时俱进,要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科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教师。

教师,面对挑战与压力。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来促进自身的成长。

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

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在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老鹰,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芙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作者的故事,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的传说,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中秋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又延伸迁移,学生们在诗的意境中畅游,和作者一同感受人有悲欢离合,知道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道杜甫:“今日苻州月,闺中只独看”;欣赏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景。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奋,何乐不为呢?

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展现图象,激趣导入。《比尾巴》一课,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然后老师说:“我这也有两只小动物,你们看看它是谁?”接着在屏幕上出示动物的图象,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此时老师提出要求:“请你用简洁的话说说你看到它们的感受”,由此引出课题“比尾巴”,再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自然过度到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组合呈现,创设氛围。比如我们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播放了《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光盘片段,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动感强的画面,使学生仿佛来到了那可爱的西沙群岛,然后自然点题,引出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心向,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紧接着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西沙群岛的动画。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仵,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作小结,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利用知识迁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多媒体的运用大大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赢得了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计算机储存与课文写法相类似的课外阅读教材,设计与本课训练重点相关的练习题,同时设计智能软件,实现电脑自动计分。在较短的时间当堂完成学习测试,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为例,当学生通过多媒体感知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作者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的写作方法。为考察同学们对这一方法的掌握情况,将提前设置的一篇与《富饶的西沙群岛》描写方法相仿的阅读材料《美丽的台湾岛》出示给学生,并设计了相关的几道有多种答案的练习题供同学们讨论,最后独立完成,并附有正确答案查阅和智能评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