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 放飞学生的心灵—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18湖北襄阳四中义教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列方程木条四边形

湖北襄阳四中义教部 徐 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现在生态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提起,那么应怎样构建数学生态课堂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创设情境,趣味引领

案例一:人教版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学习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引入新知。

师:古代有一个人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数有8个头,从下数有26只脚,请问:“笼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生:如果有1只鸡,7只兔,应有32只脚;如有2只鸡,6只兔,应有28只脚;如有3只鸡,5只兔,共有26只脚 ,那么答案就是3只鸡,5只兔。

师:非常好!那么如果笼子里有35个头,94只脚呢?如果笼里有100个头,320只脚呢?如果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好不好得到答案?

生: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假设8只全部是鸡,应有16只脚,比实际26只脚少了10只脚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了2只脚,5只鸡比5只兔少了10只脚。所以假设8只鸡里面,实际有5只兔子,鸡就只有3只。

师:讲得太好了!

生: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了。假设让鸡抬起1只脚,兔抬起2只脚,笼里有13只脚 ,……。

师:能不能用方程的方法呢?

生:假设鸡有x 只,则兔有(8-x)只,鸡脚只数+兔脚只数=26,列方程

2x +4(8-x)=26 解得x =3所以鸡有3只,兔有5只。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这个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能不能设两个未知数呢?能不能找到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呢?

生:老师,我能找到。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那么鸡只数+兔只数=8。鸡脚只数+兔脚只数=26,列方程x+y=8 2x+4y=26.

师:那么这样的方程和前面的方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积极参与,气氛热烈。本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又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轻松的学习环境由此形成,自然顺利引入新课。此时的学生,不是被当作“鸭子”,把知识往里灌,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以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案例二:人教版八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取两根等长木条,两根不等长木条。用等长的两根做为对边平行放置,另外两根要加固,转动四边形,在图形运动变化中,观察图形的特点?

活动二:取四根木条,两长两短,分别相等,图钉若干。并用图钉钉住几个顶点,围成四边形,转动四边形,在图形运动变化中,观察图形的特点?

活动三:取两根木条,长短不同,中点重合,图钉钉住。用橡皮筋围成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观察四边形ABCD一直是平行四边形吗?

这几个活动从实物模型和操作中抽象出图形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从图形的运动变化中,发现图形的性质。这几个活动的设计,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怎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关注了定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自主自然的发现判定方法,而不单只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判定方法。并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精选精练,变式探究

案例三:人教版七上有关线段的计算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A地离B地30米,B地离C地40米,A地离C地有多远?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

一是A地离C地有70米,一般同学立即会想到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是基于A、C两地分别在B地的两侧,而且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解:AC=AB+BC=30+40=70(米)。

二是如果A、C两地在B地同侧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积极起来了。A地离C地有10米。 解:AC=AB-BC=40-30=10(米)。

三是有同学就发现了,如果A、B、C三地不在同一直线上呢?有的同学知道勾股定理,立即说出A地离C地有50米。解:AC=AB2+AC2=302+402=50 (米)

四是如果A、B、C三地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没有形成直角关系呢?这时大家又都沉思下来,过一会儿,有同学就发言了,说这道题解不出来。立即有同学反驳说,解得出来,学生又积极争论起来。最后,我说,大家不争了,这个问题通过量角度是解得出来的,不过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得不到答案的。大家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五是那么A、B、C三地还有没有别的位置关系呢?

同学们又陷入思考中,有同学拿出笔画起图,大家都说A、B、C三地再移动一下,还和上面一样。很多同学肯定地说:“没有了”。老师提醒下:“这三地都在地面上”,有一位同学说:“如果有一地在空中呢?”教室里同学们又都激动活跃起来,有的说:“B地在山顶上,A、C两地在地面上”,有的说:“A地在山顶上,B、C两地在地面上”,有的说:“C地在电线杆上”……

这节课,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经过探索,思维实质已从直线到平面,平面发展到空间。思维空间从一维被引到二维,最后发展三维空间。主动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问题,给学生以适宜的帮助,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创造性得到启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活动中做了各种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做个有心人,仔细地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握各个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无论是知识的引入、形成,练习反馈,还是解题技巧、过程的规范等,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以更好的方式来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列方程木条四边形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鲁班锁玩法大解密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钉铁钉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
不变量引航 列方程称王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