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灵动起来

2015-03-18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心小学钟玉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板书笔者课文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心小学 钟玉华

一堂精彩的公开课,会给老师们带来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感慨,在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中,我们的教师不敢走出现行的教育圈套:反复的讲解,重复的练习,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如果一但对语文失去兴趣,即使老师再怎样认真备课,再怎样认真上课也会收效甚微。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教变这个局面,笔者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接受能力,以及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课堂改革,把创新阅读引入课堂,让学生灵动起来。下面就谈谈自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在优秀的示范课上,不难发现教师“俯身与孩子交流”的身影;始终挂在脸上的甜甜的微笑。这些,都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其目的是想与学生缩短距离。“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各种感受、怀疑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主角转化成“服务生”的身份。如请问,请坐的话语总要挂嘴边。让堂课成为师生互动的天地。

对于个别让老师担忧和头疼的学生,更要对他们进行和谐教育。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走入他们当中,多问、多鼓励、多肯定,哪怕他们提出一些没有价值,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表扬,维护其质疑的积极性。

在这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才会灵动,敢问敢说的气量得以展现,创新的人才得以培养。

二、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充盈着学习的激情,蓄积着表现的欲望,涌动着纯真的想法。实践告诉我,只要我们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创造。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都被烦琐的分析、重复的练习所霸占,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迫地感悟语言,吸收语言。这样正违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凸现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的理念。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自学生字生词、自主设计板书,自主设疑、解疑。这样,确保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为学服务。同时,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调动。

(一)自主学习生字生词,体现自我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由于小学生记忆多是短时记忆,今天学了,明天听写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字印象不深。为此,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首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找出哪些字、哪一笔划最容易写错,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可通过想象、编故事、联系生活等方法。然后,小组互相听写。听后共同纠正。学生在互动中识记、巩固、理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自主设计板书,放飞自我

教师的板书一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设计,好的板书起到梳理课文条理,点破课文主题的作用。笔者认为,板书并不只是教师的“专利”。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将会一举两得:不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引导质疑,点燃自我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问”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索新知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是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绐,学生常常读无疑,我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

二是教师多示范,教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示范质疑后,要引导学生小结质疑的方法。如对题目提出疑问;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这样,引导学生质疑,指点质疑的途径,教给质疑的方法。学生把握好质疑这一关,才能点然创新的火花,学生才能灵动起来。

(四)寻求答案,找到自我

笔者认为,问题由学生提出,解答问题的权力也应还给学生。在学生自主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引方法,点拨引导。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遍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找到自我的价值。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

教学过程自由开放,合作交流。摒弃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分析的做法。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读读、说说、讲讲、演演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宽松,毫无拘束的气氛。例如,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这篇是阅读课文,更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获取的知识,往往印象更深刻,积极性更高。因此,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最后在小组内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自主地参与其中,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展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给予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新理念下,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时也须改变:组织有效的游戏,让课堂充满生机;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动脑能力和独立操作的动手能力;走出教室,让学生融入自然,关注生活。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学习,我们不难感受到学生的个性张扬,思维创新,想象多彩,学生真正地灵动起来!例如,教《触摸春天》一文,课前我带学生到校园里认真地走一趟,让学生充分地感爱校园的春天,也模仿盲姑娘用手去触摸春天,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感受。由于他们亲身的经历,感受也就自然流露。又如,教《鲸》一课,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下,指导学生通过动手画出两种鲸喷出的“水柱”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画画,让学生在轻松中感悟知识。

课堂应是充溢着创新,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灵动起来!

猜你喜欢

板书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背课文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