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2015-03-18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旭景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字音同学老师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旭景小学 付 琛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培养起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是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把握得不好,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将会收获甚微。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在听课学习等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任务落实,分工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氛围良好。也有的老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因为学习任务大而空,分工不清晰,导致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知该合作些什么,不知该交流些什么,进而出现学生聊天的情况,整个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呢?

一、科学地搭配小组成员,简单明了的组织架构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的分组,人员搭配不尽合理,不利于不同特质、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分好组后,首先要确定好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小组学习时,他(她)就是老师,负责组织、督促小组每位同学按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去合作学习。然后,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学习小组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以后,老师就以他们取的名字来称呼他们小组。孩子们会觉得很高兴,也很有趣。最后,确定好小组每位同学的代号,方便老师快捷、高效地安排学习任务。

二、明确、易操作的具有实效性的学习任务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很喜欢合作的,可以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但他们也不明白该怎样合作,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所以,老师的示范和安排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就很重要了。比如,安排小组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老师就会在安排学习任务时提出如下要求:哪个代号的同学读哪些段落;别人读时要认真听字音准不准,语句是不是准确、通顺;发现同学的朗读有字音和语句的错误时要帮助纠正,让他再读。这样,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了。读的任务明确,听的任务明确,听什么、怎么听都明确了。学生操作起来才有的放矢。

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学生已熟悉了合作的模式后,就可以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给学生一些自主权。再以练习朗读课文为例,任务要求如下: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式来分工读课文,意见不统一时少数服从多数;别人读时要认真听字音准不准,语句是不是准确、通顺;发现同学的朗读有字音和语句的错误时要帮助纠正,让他再读。

三、老师的积极指导与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合作学习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学生合作学习时,老师加强巡视,一来可以发现懒惰懈怠的孩子,提醒其认真参与;二来可以帮助合作气氛不好的小组端正合作学习的态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参与到一些小组的合作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发现问题,发现亮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全体学生把握住知识的重难点。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村居》时,我安排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诗句的意思,提示他们根据插图来理解。要求如下:把诗歌中不懂的地方圈出来,看插图帮助理解;按代号一人负责说一个诗句的理解;如果说不出,可请教其他组员你不理解的地方。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就等全班交流时再解疑。我在巡视、参与的过程中就发现学生对“醉春烟”理解不了。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突破的重难点,比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好很多。抓住孩子不懂的来引导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大大提高。

四、注重合作学习的纪律性、多样性与趣味性

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还有赖于良好的合作学习的纪律。这个纪律,其实就是每个孩子都要按任务各施其职。但有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分工不合心意就生气不合作;有的孩子懒洋洋的,参与兴趣不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顺利开展。对于这样的情况,采取评比与点评的方式效果不错。每次合作学习之后,都表扬团结合作顺利完成的小组,在课堂评比中为这样的组加分,还点评优点与不足,对有问题的小组提出意见和希望。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的小组在课堂评比中输掉,所以自我的孩子也慢慢学会少数服从多数了,懒洋洋的孩子也精神起来了。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合作学习还是起步阶段,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阶段,所以合作学习的兴趣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合作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不可忽视。通过一些和谐的、多样的、有趣的合作学习活动,孩子们合作学习的兴趣会更浓,与人合作的意识会更强,也更能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了。

五、注重人人参与,让学生都“动”起来

组织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都不难发现:合作中往往是平时学习积极主动的孩子站主导地位,其他的孩子多数都是听众。那怎样才能让学生都“动”起来呢?老师在安排学习任务时,特别是需要思考的学习任务时可以任务落实到人。比如,教学《兰兰过桥》时,我将要完成的思考、讨论题目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前定好每个问题由哪个代号的同学回答。如果这个同学回答不出或不完整就由其他同学补充。安排如下:一是兰兰过了哪两座桥?(1号负责)二是这两座桥分别架在什么地方?(2号负责)三是建造这两座桥的材料是什么?有什么优点?(3、4号负责)问题有难有易,安排随机,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能说出答案的机会,也都有要好好动脑筋,在书中找答案的机会。这样也就实现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愿望。

猜你喜欢

字音同学老师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方音辩正与规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