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领三年级的学生走上写作之路

2015-03-18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陈燕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妈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 陈燕珍

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特别是三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不少学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写作的一般规律,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

一、养成积累的习惯,丰富写作素材

第一,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稳定而强烈的写作动机。我从学生练习写话入手,每节语文课开展课前五分钟“说话”比赛活动,让学生将每天看见的、听到的、说的话、做的事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将比赛中听到精彩的句子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在笔记本上。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了解小作者的生活、感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写的心情和氛围,使他们产生摩拳擦掌之势,写起话来水到渠成。

第二,系统的布置积累任务。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师可以系统、细致地布置每天的积累任务。学生刚进入三年级,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两篇好文章、多看新闻栏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每周一交给老师查看,不好的要求重做补交。

第三,鼓励学生多积累。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表扬,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我常常将他们的观察笔记,读书笔记当范文,读给同学听或修改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台上。学生受到了鼓励,得到张扬,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积累的兴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中,学生会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他们积累习作的材料会越来越丰富,哪一天遇到机会,文思自然就会不断涌向笔尖。

二、随机引导,进行段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尝试着通过写段,让他们尝试到成功体验,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我在二年级阶段,就有意识地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进行多种多样的段的训练。如今年五月份的一天上午,当时天黑沉沉的,电闪雷鸣,随即瓢泼大雨跟着下来。在那种天昏地暗雷雨交加的情况下,孩子们已经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了。借此机会,我干脆停下来,让孩子们留心倾听外面的各种声音,让他们起身到窗边细心观察下大雨时天空,小树,草地,路上的行人,地上的水……分别有什么特点;接着,我又引导他们思考:夏季的雨和其它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吗?通过听、看、想、议、记,孩子们对夏季的雷雨的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恰好那天下午停课,我让同学们把手中现有的材料整理一下,下午在家以“雷雨”为题进行写话练习。第二天上学,同学们用自己稚嫩的手笔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下来交给了我。有的这样写道:“大雨是个魔术师,他先拿出一大块黑布把天空蒙住了,让世界变得一片黑暗,接着他就从口袋里变出好多好多水,把水整桶整桶使劲往下倒。”有的这样描述:“下大雨了,天好暗,雷公不知道为什么非常生气,他把自己手中的大鼓敲得咚咚响,电母一见,也生气了,她也拿出大金锣拼命地敲,两种声音太大了,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直响,太可怕了。”也有的同学这样写道:“雨好大呀,那么大的雨点砸到地面上,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操场上积满了水,积水的力气真大呀!把操场上的塑胶跑道抬起来啦!雨点落到水面上吹起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泡,多像小鱼藏在水底吹泡泡呀,下雨真有趣!”在抓住了这么生动的教具进行现场教学,同学写得很生动,很具体,他们得到老师的肯定。由于有了老师的现场点评和鼓励,许多平时怕写作文的同学品尝到了写作成功的愉快,他们从此对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于写片段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细致观察,培养写作自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什么,怎样写,是许多小学生写作时深感头疼的问题。他们无法对所要描写的事件进行细致的描述。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具体。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要求写一篇《自己熟悉的人》的作文,在我没作指导让学生在作介绍时,大部分学生都说我的“爸爸或妈妈”“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个子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爱看电视,周末喜欢玩麻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想都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不善于观察。为此,我特地让同学们展开一次观察比赛,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去细致观察,展开调查,如自己熟悉的人长相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平时言谈举止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性格特点,优缺点,专长是什么等等。在我的提示下,每个学生利用时间充分观察,准备相应的材料,并一一整理出来。作文课上,我先对一位平时上课不爱说话的刘芮冰提问:“你给大家讲讲你的妈妈吧。”她先是觉得别扭,但还是回答说:“我妈妈三十来岁,胖敦敦的,披着长长的卷发。”我点了点头。她又补充说:“我妈妈会十字绣,绣得可好啦!在我家客厅上挂着一幅‘家和万事兴’图呢!”我满意地笑了。还叫了位粗心大意的小郑同学介绍,她介绍的是同桌,“我的同桌有一个坏习惯——爱眨眼睛,平时一紧张或一高兴就总是不由自主地眨眼睛。”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个同学,他们都介绍自己妈妈,介绍效果明显提高了。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我的妈妈》,然后我又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这样做,学生感到“胸有成竹”,写起来比较顺手,对作文感到不是太“难”,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乐趣。自然对写作充满自信。

事实证明,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师按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去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下写作的信心,善于发现,及时引导,学生都会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来。只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妈妈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