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3-18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健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清查条码

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陆健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的卫生事业单位也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并逐渐融入了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所以,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应一改之前的管理模式,引进新的管理及经营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技术,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但现阶段,大多数卫生事业单位仍然保留着陈旧的管理方式方法,尤其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更是显得陈旧不堪,应及时革新,才能推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就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如下分析,以供参考。

一、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应用价值偏低,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幅度加快,在给人们带来新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卫生事业单位也不例外,由于工作性质,通常会使用一些专业机器设备及电子产品以及一些办公用品等,这些都是固定资产部分。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更新较快,在短时间内容易贬值,所以给管理带来了较多的麻烦。

(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导致闲置及浪费现象严重

在卫生事业单位,通常出现设备闲置和浪费的现象,这主要由于这些设备是国家投资的,并不是单位自己拿钱购置的,所以从心理上不重视。另外,虽然近年来国家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纳入到管理范围,并通过了全面清算资产,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并且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和工作业绩联系在一起,导致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意识淡薄。此外,还和员工的思想认识及责任心有关,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的态度上,认为固定资产是单位的,管理好坏和自己没有过大的关系,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到资产管理,这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固定资产检查制度不健全

随着国家对民生工程的不断重视,投入到卫生事业单位资金的也就增多,购置的固定资产的量也就相应的增加。但由于主管部门的业务量不断增多,对自己下属部门的固定资产无暇进行严格的清查。各卫生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盘点清查程序,但并没有定期的清查,导致清查工作流于形式化。这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经不起清查,并且一旦清查,就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原因也无从考据。

(四)约束机制不够有力

任何管理,在执行中都有相应的监督,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管理效率。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不例外,也应具有监督机制,才能使固定资产发挥有效作用,避免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化。在卫生事业单位,约束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及协作,所以应建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

二、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完善措施

由上述可知,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众多不足,有体制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要有效解决,需要从制度、体制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自觉性

要使管理工作做到位,首先应让管理人员及员工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这样,管理人员才能深入管理,员工才能自觉遵守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卫生事业单位要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高,应建立全面、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及员工彻底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产混乱使用。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订时,要着眼与单位现状,并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执行性。

(二)推进资产管理新技术运用,构建并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充分运用条码技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直接引入RFID技术。对于条码技术,就是给单位每个固定资产一个唯一的条形码,记录好每一资产的名称、类别、登记时间、使用科室、使用状况等信息,通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在系统中建立实时的资产台账,达到对资产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对于RFID技术,可以说是条码技术的再升级,改进了诸多条码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用中的不足,如条码易损坏、读取数量少、读取方式不便、无写入功能等等。通过新技术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确保资产的完整和有效利用,并极易形成各类需要的报表,为其他工作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并将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首先应建立详细的资产登记制度。无论是国家投资的固定资产,还是公益捐赠的,都应在使用之前详细记录资产基本状况、存放地点及时间、计入卡片及账实等。其次就某项固定资产,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维护制度、维护费用、使用规范等。并对资产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包括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使用人员等。再次,制订报批制度。对于一些陈旧、运行效率低的固定资产,应按照规定,在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后,办理报废、转置、调拨等相关手续。

(四)完善固定资产监管制度

建立监管制度不仅是保证固定资产合理应用的重要条件,而且为各科室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提供条件。所以应完善固定资产监管制度,加强资产负责人员的监管责任,并积极争取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度。另外,对照责任范围合理划分,并安排对应的负责人员,使资产管理和责任负责人员有效的对应,以做到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及存放的监督工作。

三、结束语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庞杂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管理环节。随着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固定资产管理也面临这改进,才能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本文就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策略,希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1,30(1):123

[2]周晋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J].消费电子,2014,16(12):254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清查条码
热线互动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工作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加强机构改革撤并单位资产清查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