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

2015-03-18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王晓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董事股东制度

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 王晓娟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

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王晓娟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独立董事制度毕竟是外来的事物,要适应中国的社会背景、文化,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规范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才能使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更加完善。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运行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及在我国的实践

在公司制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和英国,这一制度的形成是由美国和英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所规定的。他们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单一制,没有设立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的监督主要是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社会中介机构和股东的投票选择权。但是随着上市公司规模不断完善和扩大,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的选择越来越需要进行事前、事中的监督和更多的听取外部专家的意见。独立董事制度就在股权日益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日益分离、管理层日益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股东权益不被管理层侵害而设置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只在国内上市公司和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明确在上市公司中可以设立独立董事是在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首次提出的。此后,证监会又与相关部门一起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独立董事地位的法规。可以说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以来,对我国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范化运作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背景

制度结构的调整是整体性的推进,新制度只有经过与其他制度的融合,渗入制度结构,才能成功地实现创新功能。因此,虽然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以来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在重塑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大背景下再次考虑独立董事的制度设计,,让独立董事真正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性制度,而不是外加点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运行的背景:

(一)中国历史上农耕经济比较发达,重农轻商,因此商法文化极度匮乏

同事,几千年来人治理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权利监督机制缺失。

(二)中国式一个讲究人情关系的国家

在中国的乡土观念中,人们常常会把面子问题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在这种文化情绪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人情董事的现象,在遇见滥用权力,损害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时,因碍于或者迫于情面,结果使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三)经济法制不健全

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由于机制转换的不彻底,因而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是国有出资人不到位,代表国有出资人的权益不能充分保障。第二,也是困扰我国监管最尖锐的问题,即股权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就会使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使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中小股东利益。

(四)中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存在问题

中国的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一般设立四个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运行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执行机构,而监事会是专门的内部监督机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从表面上看是分权制衡,但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组织机构是采用股东会中心主义的立法模式。在现实中,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存在着控股股东,其中国家股、法人股常常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并据此拥有选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的权利。而公司法采用的资本多数决策原则已经成了控股股东的护身符,监事会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督无能为力。加之,股东大会不仅具有决定监事报酬的权利,更有选举、更换监事的权利。由此能够看到我国上市公司采取的内部监督机制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问题相当严重。

三、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运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合理建议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适用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方面似乎有些不协调之处,为了使独立董事制度能够与我国社会背景相适应,完善我国的监管制度,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一)逐步成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择和任用机制

成立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建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并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股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在股东大会上提名委员会可以申请任命正式的独立董事,每个股东都拥有同等的提名权利,在给予所有股东以同等的提名权利下由股东大会,通过差额选举方式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正式的独立董事。

建议在上市公司中适当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数量的多少能直接关系到大股东对提案权的支配程度,为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在上市公司中必须大幅度提高独立董事的所占比例。在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至少应该不低于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

严格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职资格首先强调的是独立董事要有独立的身份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足够的能力,能为上市公司的有关重大决定出谋划策。担任独立董事不仅要求其身份是独立的,而且还要有充足的实力和能力,以便在以后决策时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担任独立董事的,多为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比如一些专家学者、离任总裁、商界成功人士等,他们眼界开阔,经验丰富,能为企业提出实用而中肯的建议。当企业需要政策扶持时,也可以聘请有从政经历、律师背景的人担任独立董事,来帮助分析和预测政府行为,以便企业能审时度势,有效利用好政策环境。

(二)确立独立董事的职责范围

和其他董事一样,独立董事应该依法享有决策权,权利与义务对等,要为自己的决策负法律义务;不同之处在于,比起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管人员,一方面他要对公司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还要,对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因此,我们将独立董事的职责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制衡职责

独立董事的首要职责是对控股股东职权进行监督,在职责范围内和董事会同力协作维护所有广大股东的共同利益,尤其是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合法权益;

2、公平裁定职责

可以由独立董事组成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以及报酬委员会等机构,由他们履行对董事和经理人员的报酬方案及公司关联交易发表意见等的职责。

3、长远发展战略职责

独立董事发挥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可以在公司制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时,运用长远的眼光为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谏言献策,及时恰当地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意识,形成和完善独立董事行业自律体系

1、成立独立董事事务所

成立独立董事事务所,是使独立董事以加入事务所的方式成为一种职业,让独立董事的自然人责任转化为法人责任。这样,可以由事务所直接出面对独立董事的行为加以约束,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责任。这样一方面,独立董事按照《董事会章程》行使职权,对其行为承担相应连带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合理的“袍金”制度,对独立董事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包括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损失和法律责任。

2、成立独立董事协会

可由独立董事协会对独立董事的资质和经营绩效进行定期评估,提供权威的可行性论证,增强独立董事的行业自律性;同时搭建独立董事交流和联谊平台,组织并开展独立董事专业相关问题的调研和研究,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和独立董事的呼声和诉求,为监管机构完善独立董事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四)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1、督促独立董事勤勉尽责

对于不能够及时积极地履行职责的独立董事,比如连续多次无法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的独立董事,或未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行使职权或发表独立意见的独立董事,将追究其过失责任。

2、充分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在日常公司监管中,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各方面的问题,可以由董事长约见独立董事谈话,使董事长约见机制作为日常监管手段之一。通过董事长亲自向独立董事了解情况,征询意见,充分调动积极性,督促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3、督促上市公司向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提供必须的工作条件

比如向独立董事提供足够的上市公司材料,确保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为此董事会秘书也应该为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提供积极协助等,达到独立董事工作的各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晶晶.独立董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06

[2]韦雪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四期

[3]吴彩央,宋淑敏.谈独立董事制度[J].管理论坛,2004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董事股东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效能发挥的法治密码
论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界分
——兼评“胡某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