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5-03-18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处翟献礼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承载力河北省

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处 翟献礼

一、河北省环境与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一)河北省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却遭到了同等程度的破坏。河北省位于华北东部,东临渤海,南接河南,西以太行山为邻接山西省,北临内蒙、辽宁,河北省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由于河北省处于生态脆弱地带再加上近几年经济粗放式增长带来的压力,导致河北省近几年的环境状况堪忧,河北省作为中国的工业大省,工业废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恶劣。河北省粉尘、烟尘、氨氮、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位居全国的第2、3、3、3位,严重超过了河北省的环境承载力,各大城市主要污染物超标现象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制约河北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概况

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天然优势,海岸线长达487公里,沿海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成为中国五个重点海洋开发区之一,原盐、海洋生物、石油等海洋资源丰富,且气候适宜,是发展海水养殖、港口运输等产业的优势地带,如今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已基本形成了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及各种海洋产业等相融合的十大产业发展格局,甚至部分工业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近几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飞快,2010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达10707.68亿元,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2.5%,且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推动作用,拉动河北省经济增长达7.3个百分点。另外,传统第三产业在新兴服务业的带动下也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123.77亿元,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甚至赶超河北省GDP的增长速度,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达37.2%。第三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给河北省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加人民就业岗位、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等。

总体来看,河北省自1995年以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了第一产业的总体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煤炭、钢铁、建材等化学工业开始在河北省第二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产业大多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优质协调发展的基础尚不牢靠

目前河北省政府已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对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限制,并对工业发展等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的产业进行严格的监督,政府开始全面实行经济与环境的优质协调发展。虽然截止到2011年,河北省优质协调发展已达到初步目标,但是,伴随2011年以后近3年时间里经济的快速发展,优质协调发展水平已很难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下的优质协调发展,甚至在2012年前后达到重度失调的程度。而且,在对河北省2011年以前的优质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协调发展所达到的良好程度并不是几年逐渐积累和改善的结果,而是在2008年的初级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突然提高的,因此说河北省当前的优质协调发展基础不牢靠,不利于维持协调发展成果。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的某种现实的生存环境条件或状态下,某一地区的环境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系统正常功能发挥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人类各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限值。环境承载力既是反映一个地区环境状况良好程度的指标,又是约束一个地区人们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环境的界限值。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越好,环境承载力就越大,越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目前,就河北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言,由于近几年河北省各大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导致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承载力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和海洋产业的弱化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利用又进一步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工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河北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三)环境保护缺乏技术支持

环境经济学指出,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逐渐使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由农业过渡到工业最终过渡到服务业,同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先增加后减少。河北省在进行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即从农业向工业转变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会加大,产生结构变化对环境变化的“规模效应”;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即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技术支持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控制的破坏。因此,技术的进步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在第二次产业机构升级的过程中明显缺乏技术的支持,工业生产缺乏清洁技术、重工业生产也缺乏成熟的消毒技术,导致工业生产排放的环境污染物持续增多。

三、河北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0年河北省三大产业比重为12.6:52.5:34.9,产业结构依然是“二三一”模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拉动,从工业化进程来看,环境保护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河北省内各级政府和环保、质量监督、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环境污染源的监控和治理,尤其对一些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皮革厂、小玻璃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必要时对其停业整顿,对无力进行科技创新而又污染严重的企业加以取缔、对已经生成的环境污染物进行空间结构调整,提高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促进生态状况的改善。

河北省第三产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31.4%上升到2010年的34.9%,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发展缓慢。尽管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第三产业同样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要充分利于自身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服务业发展,打破原有的行业垄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竞争,利用价值规律决定服务性产品的价格;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使我省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改变目前三大产业发展不合理的状况。

(二)加强环境立法,强化政府职能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缺乏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规定,导致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明确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并通过法律的强制力限制对环境污染比较高的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政府要结合当前现状,适当提高对企业破坏环境的惩罚力度,以此引起企业的重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另外,政府要发挥行政职能,做好跨区域节能减排的整体规划,各地政府也要遵循国家统一的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做好保护环境的宣传和引导。

(三)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技术研发

工业生产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所做的努力。因此,企业自身要在生产过程中时刻树立环保意识,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向员工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并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清洁生产并建立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物质小循环,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减少能源损耗,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

(四)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河北省作为一个重化工的工业大省,环境污染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河北省自身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较弱,而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增长态势,对环境的污染也在时刻进行,因此,河北省要想改善当前环境污染的状况,逐渐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创新经济发展的模式,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比如对钢材进行废弃物末端处理等,还可以建立“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环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河北省不可再生资源寻找替代品。

四、结束语

总之,河北省作为一个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大省,要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从各方各面进行改造,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承担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通过立法对重工业生产活动进行约束,企业自身通过树立环保意识、加大技术研发等减少环境污染、社会要发挥监督作用,形成一种无形的制约机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李敏.河北省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3

[2]杨峰,孙世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8)

[3]高志刚,沈君.新疆典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2)

[4]高飞.河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承载力河北省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