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胆道镜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2015-03-18唐中山周磊王金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肾盏肾盂

唐中山 周磊 王金垒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04



纤维胆道镜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唐中山周磊王金垒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04

【摘要】目的探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协助治疗肾盂多发结石或肾盂、肾盏多发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18例肾盂多发结石或肾盂、肾盏多发结石的患者行常规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肾盂切口钳夹取石。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0~120 min,术后复查腹部平片16例无结石残留,2例结石(直径<4 mm)残留。结论 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效果满意,可减少术后残石发生率。

【关键词】肾盂;肾盏;多发结石;肾盂切开取石术;纤维胆道镜

2011-06—2013-04间,我院在开放性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肾盂多发结石或肾盂、肾盏结石18例,术后结石残留率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2岁。其中肾盂多发结石10例,肾盂结石合并肾盏多发结石8例。肾外型肾盂15例,肾内型肾盂3例。其中13例患者有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史,最大结石直径4 cm,鹿角形结石3例。全部患者均于术前行B超,KUB,IVP或CT等辅助检查确诊。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左侧或右侧卧位,抬高腰桥。常规消毒铺巾,取12肋下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层,肌层,向内下推开腹膜,打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在肾脏下极找到输尿管后,沿输尿管向上游离,充分显露肾门。找到扩张肾盂及嵌顿结石所在区域,在预定的肾盂切口旁垫纱布,以免小或碎的结石漏出。置入吸引器于肾盂切口旁,准备吸引尿液。尖刀片纵行切开肾盂,取出肾盂内结石。经肾盂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进入肾内各盏,寻找到结石后用胆道取石钳或取石篮把结石拖出肾盂外。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动作轻柔,避免撕裂肾盂切口。对较大或嵌顿结石,可经液电碎石击碎后分次取出。术中可B超或X线摄片明确有无残石,无明确结石残留后经肾盂切口置入F5双J管。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肾盂切口,无漏尿后,放置肾周引流管,依次关闭切口各层。出院前复查KUB或超声,3个月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术后做结石成分分析,为调节饮食预防结石复发准备。

2结果

本组18例取石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60~120 min,平均90.00 min。术后结石取净率为88.90%,总的结石排净率100.00%。2例术后KUB发现结石残留,但直径<4 mm,为临床无意义残石,后服用中成药自动排出。3例患者术后镜下血尿,4例有膀胱刺激症,拔除支架管后消失。余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3讨论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目前仍是泌尿外科的一个难题[3]。ESWL治疗复杂肾结石易形成输尿管石街,排石时间长,排石过程中出现肾绞痛,血尿等,效果不理想,且多次冲击波碎石对肾组织造成损伤,继续发展可影响肾功能。PNL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穿刺部位欠准确,可致出血、上尿路穿孔、肾盂黏膜撕裂等并发症[1]。并发症多及残石率高,再次手术的几率大。开放手术虽创伤较大,但残石率低,并发症较少。在术中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经肾盂切口钳取肾盏内结石,可提高净石率。在胆道镜配合下钳夹结石则避免以往用钳子盲夹导致肾盂、肾盏黏膜损伤而出血。纤维胆道镜较输尿管软镜镜体短而粗,其工作通道大,操作较输尿管软镜方便,视野较软镜好,易到达的肾盏。胆道镜通过取石网或取石钳可直接取出﹤1 cm结石,提高手术成功率[2]。尤其适合于尚未配备肾镜、输尿管软镜及腔内碎石清石系统的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4

[1]李逊.经皮肾镜术[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6):365-367.

[2]曹文锋,王亮,庞勇,等.微创经皮肾穿刺肾镜结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9):982-984.

(收稿2015-08-12)

【中图分类号】R69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67-02

猜你喜欢

肾盏肾盂
腹腔镜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在近端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结核性肾积水与非结核性肾积水的影像学差异
多路径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对比研究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CT尿路三维重建联合IVU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集合系统CT三维重建精准指导经皮肾镜手术目标肾盏选择和穿刺的临床研究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2 cm肾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