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对策

2015-03-18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荔景中学李燕琼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培育价值观

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荔景中学 李燕琼

学校是塑造青年、培育青年价值观的主阵地。但学校也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同样冲击着学校校园。许多青少年学生受到功利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变化,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容易失去正确的方向,给学校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难度。因此,中小学校该如何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依法,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包括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科学性原则

任何有效的机制,都必须准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体系工程,为促进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在规律,坚持多样性和导向性,广泛运用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实践,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达到创新和继承的结合,探索、制定、完善和实施科学的价值观教育。

(三)整体性原则

由各个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结构首先具有完整性。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新功能,它是由部分组成,但是价值和作用却超过了部分功能之和。因此,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更大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其工作机制,在机制以外的接收机制基础上,形成有机的整体结构。发挥社会的各种要素,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政策法规,积极发挥个体认知,接受道德的约束和利益的调节机制,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成为全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教书和育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自身先期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涵,才能自觉地运用和贯穿教师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以身作则才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为此,教师要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此外,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

从目前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社会教育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家长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系统、大环境之中,空间上向社会发展,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取得综合整体教育效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对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让祖国的未来再铸辉煌!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