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5-03-18福建省厦门市灌口中心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书籍新课标读书

福建省厦门市灌口中心小学 陈 曦

阅读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大约有30篇课文,,每个学生在六年中大约能在课内阅读36万字。这显然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从小从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非与生俱来。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本人认为: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一起努力。

一、老师爱阅读,给学生起示范、引领作用

就老师而言,应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树立阅读的典范。学生对书籍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书籍的热爱程度。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她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也渐渐会喜欢读书。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形象。我校就有一位非常爱阅读的郑老师,阅读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课余时常和学生们一起静静地看书,分享读书所得、谈论读书之乐,跟学生们交换有趣的书籍。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对书籍多了一份好奇,也渐渐陶醉于书香之中。

在校内,学校开设阅读课,班级创办图书角,举行读书交流会、故事演讲等,都为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沟通交流读书心得搭建了平台。腹有诗书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向学生展示绚烂多彩的文学世界,多为学生提供阅读协助,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内心的阅读喜悦、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排除内心存在的各种阅读障碍。这不仅能维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拓宽阅读视野,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且师生间找到共同话题,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同时,老师要多为学生朗读优美文章。作为低年级学生经常听老师悦耳动听的朗读,既能增强语感,产生阅读兴趣,又有了良好的阅读示范和模仿对象。老师为学生朗读得越多,学生接收的阅读量越大。在坚持阅读的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所获得的知识越多。先前阅读的所有东西都将成为今后阅读的储备,形成一种“背景知识”。通过背景知识才能对自己的所看、所闻、所读有所理解。背景知识储备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从而减少阅读障碍,使读书变得轻松起来,甚至成为一种享受。

二、爸爸妈妈爱阅读,给孩子启蒙、陪伴作用

一个家庭是否有书香味,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因此,家庭更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阅读氛围。父母爱读书,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不可估量。有人做过调查,在30名受访的童年背景相似、出身工人阶级的男子中,最后有15名成为大学教授,15名仍在工人阶层。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差异在于他们童年时书本阅读方面的经历不同。能成为大学教授者的父母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常为孩子读书或讲故事,这些孩子也逐渐认为阅读是趣味盎然、鼓舞斗志的,他们在书中寻找解决人生困境的答案或信息,书本成为这些孩子的精神食粮。可见,父母陪伴阅读,不仅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乃至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选好书,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认识“好”书,选取“好”书。那什么书才算是“好”书呢?每个年龄段“好”书的标准不同,但凡能触动孩子心弦的、能让孩子感到温暖的、能理解孩子情感的,能给孩子带来启迪的、引导孩子良好行为规范的……都称得上是“好”书。但应该注意的是,为孩子选择好书,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选书的权利。试想:要是孩子连选书的自由都没有,总要被规定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那他还会爱上阅读吗?选书时父母的作用应是“筛子”——过滤,在众多书籍中给孩子一些指引。

其次,多开展亲子阅读。童年的阅读是需要陪伴、引领和交流的。亲子阅读绝不仅仅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更是一种亲情的交流,一种爱意的表达,一种智慧的理解和沟通。许多明智的家长都善于利用睡前阅读,哪怕孩子白天已经读过很多书,夜晚也让孩子枕着书香入眠。我小时候就是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听着故事入睡的,慢慢地不需大人讲解就能看懂书中的意思,也逐渐爱上了阅读。

三、学生自己要坚持每天阅读

阅读是一种积累渐进的技能。学生本身能否持续阅读,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每天持续阅读的孩子,其阅读水平要比每周阅读一次的孩子高很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容易把积累起来的阅读兴趣磨灭,这也是为什么经常阅读的孩子能发现阅读是美好的经历,继而发展为终身阅读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坚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而且低年级学生年纪虽小但记忆力好,若能在其接受范围内鼓励他们多阅读,多积累,以后的阅读道路便会一年比一年宽敞。当然,要想孩子持之以恒,老师和父母的功课就要做足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孩子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能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关系阅读水平及阅读能力高低。叶圣陶先生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儿童入学时启动,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意识、自觉行为,从对老师、对家长的阅读依赖,逐渐转变为自主性阅读,终究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己喜欢的书籍里找到能畅游的小天地,真正爱上阅读。

总之,只有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才能谈得上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才能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

猜你喜欢

书籍新课标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书籍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