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从语文本质反观默读教学的缺失

2015-03-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林美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静思语文课程文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 林美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却是很害怕默读,因为那会造成课堂的冷场。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语文阅读课《范爱农》的研究课,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问:那范爱农有没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当问题提出时,全教室里鸦雀无声,无人作答。执教者挠头,听课者着急。执教者过了一会儿冷静了下来,他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重读文本。5分钟之后,学生依旧不好作答。执教者又花了大概15分钟的时间继续让学生静思默想,同时从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一是围绕“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报案馆风波”“范爱农之死”讨论范爱农“冷”何处,“热”在何处。二是文中的四个事件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到文本默读、思考、感悟之后,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试想,一节课就四十分钟,这又是一篇长文,在默读上花了20分钟,事后听课者表示暗暗为这名上课老师捏了一把汗。但是后来学生的交流却异常精彩。20分钟的冷场,看似很长,实际上这时间之下,流淌的是学生自我体验和感悟,正是因为这20分钟的绿色冷场,给了学生充足的静思默想的时间,才有了学生那么丰富和细腻、独特的感悟。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很多老师为了顺应这一理念,时下的语文课堂,随堂课也罢,公开课也好,为了书声琅琅,为了活跃气氛,整节课都是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声,抑扬顿挫的读书朗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无疑,这样的课堂是热闹的,活泼的,但语文课堂,是否需要绿色冷场?显然,缺少了静思默想的课堂,是脱离语文本质的。本文将从语文本质的探讨之中反观默读教学缺失现状。

一、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回归语文的本质

(一)语文本质之争

人的认识最远初形态是直接意识到的直观。遇到问题,需要我们追本溯源,去问问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关乎语文教育的全局。从发生现象学上解释,人的一切认识都有其所由产生出来的原初意义,这是理解教育发生的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抓住语文学科本质,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本,可以说,语文本质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源。

语文到底是什么?一直是语文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语文课程”中“语文”的取义,按叶圣陶先生的解说,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章的统称,其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取向。

因此,对语文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能的大小。对这个重要命题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对语文本质及其基本特点的阐释。所谓本质,指的自然不是语文课程所有的属性,或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共有的属性。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属性,毫无疑问应具有排他性,是该学科独有的,而非其他学科共有的。然而,在语文教育领域,对于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纵观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语文性质的解释,刘静波认为争论主要存在七大“流派”: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言语说;文化说;悬置说和消解说。其中,工具说和人文说是最被人认同的两个说法。

“工具说”是语文性质问题争论的开端,也是关于语文性质学说中最持久的一种观点。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吕叔湘先生对此也有相关论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吕叔湘先生的论述表明了,叶老语文工具说的核心思想,点明了语文工具说思想的来源。

在2001年7 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 年4 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2001年、2003年、2011年的课程标准表述的不断变化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语文这一学科性质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就总体上来说,两者都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实践特点,人文性则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提法,体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也有效弥合了有关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的矛盾。

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比如,英语,两者都是语言学科,共性有很多。2011年出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由此看来,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语文课程所特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语文的本质应该是语文与其他课程分别开来的课程属性,是语文之所以称为语文而非其他课程的根本标志。

(二)彻底的基础性和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那语文的本质是什么?通过与其他课程相比较,笔者对语文课程的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做了两点补充。

第一,语文课程具有彻底的基础性。我们通常会称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基础课程,这里的基础是就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框架、从而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角度而言的。但是语文的基础性与数学和英语的不同在于彻底性。这种彻底性来自于语言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作和思维工具,语言产生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交际需要,产生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它的发展和成熟,使得人类之间可以进行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使个体能够进行思考。语言直接触及到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影响到所有课程的学习。从这个角度说,称语文是各科之母是毫不为过的。英语和数学虽然也是基础学科,但是这种基础是不彻底。

第二,语言性应该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质。同时,语文和语言紧密相连。语言在构成语言的各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的艺术。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和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高。这也说明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为此,区培民先生曾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就语文课程人文目标的达成而言, 在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体认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息,便成为师生的共同课题。而精神资源的非传习性则使教师被赋予了‘活化’的主导者的角色使命:‘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从而衍化出源于文本内容异于文本文字的语言,通过‘活化’的言语行为,消除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活化”的语言,怎么能够“消除”“疏离”“沟通”“精神空间”。事实上,是语言把教师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教材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文本与学生主体世界的对元文本的“意义转换”连在了一起。没有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数、理、化的学习显然不具备语文学科这种语言的性质。从这点也能看出语言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语言说到底,它是一种形式。当处于用文字、声音记录、传播各种社会存在及思想感情时,它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有史以来的人类的文化。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一个民族总是把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中。”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则更具体的指出:“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结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实际上,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总结以上观点,语文课程具有彻底的基础性,语言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表达和使用时的意义。语文教学,应遵循这一本质属性,让学生体验、感受、理解,并且运用语言。

(三)透视语文本质,分析语文阅读教学弊端

由于以前我们在根本上对语言本质属性认识存在偏差,致使我们在语言教学上无法正确指导教学实践。基于此,我们试着分析对语文本质认识不清导致的诸多阅读教学的弊端。

1.语文的彻底基础性与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通过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是有效获得知识的方法。

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往往是精练。每一篇文章拿到教师手上,有各种的解读,并且反复读反复咀嚼。精练时往往采用朗读的形式进行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通过文字媒介实现情感、思想、理念的对话交流过程。语文课堂阅读,老师采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教师泛读、学生盯读;学生朗诵,老师盯读;部分学生诵读、教师及其学生;小说或者是戏剧么可以分角色朗读,其余盯读;最后一种是集体默读(学生资自主阅读)。不可否认,每一种阅读方式都是有利有弊。但因为长期以来,对语文本质认识不清,忽视语文的彻底基础性,对默读重视不够。语文课堂的默读基本上流于形式。语文是一门彻底基础的学科,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现实生活中,人们用的比较多的是默读,可是课堂上很少见面默读的影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从数据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如果只强调精读,忽视语文的彻底基础性,就使得每一个人在运用语言时速度明显放慢。

2.语文的语言性与阅读教学

同时,现在的阅读教学还缺少静思默想。新课标倡导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顺应了这一理念,时下的语文课堂,公开课也罢,随堂课也罢,为了书声琅琅,为了气氛活跃,就放开手脚大显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读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由语文的语言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语文教学,应遵循语言性这一本质属性,让学生体验,感受,理解,并且运用语言。可是在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中,运用语言文字往往被忽视。当下大都重理解,轻运用。重讲授,轻自我体验。阅读理解,成为语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似乎只有通过别人读,齐读,分角色读,自己大声朗读,语文的美才能被欣赏到、感受到。但是,我们静下心仔细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读书经历,有谁是天天通过朗读获得感悟和体验呢?有谁是天天听别人读获得美的享受呢?通常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感悟”“体验”都是在静思默读中得到的。

可以说,默读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静悄悄地、真正独立地感悟、积累语言,期间对阅读文本提出的疑问和思考不易受教师或同学影响,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

本文开头从提到公开课,当教师提问出现冷场时,教师挠头着急。只有当学生大声朗读,合作研讨,纷纷抢答时,上课者和听课者才纷纷点头,露出笑容。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忽视语文的本质和基本特点而出现的一种不自觉的教学行为。

“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有效的默读能培养学生精读、专心阅读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默读”流于形式,大都呈现出“朗读有余,默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默读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出彩,默读的课堂不够活跃、热闹。阅读理解是一种个体的思维过程和活动,它既需要讨论,也需要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因此,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

二、绿色冷场,彰显阅读课堂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我们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这种寂静一般都是由默读带来的静思默想,它像一种冷场,但实际上,运用好了,反而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更大的魅力,带来绿色生机。

(一)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

默读是指一种在阅读时不发出声而默默在心内阅读的过程。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对默读的年段目标作了具体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初中(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仅仅重视朗读而忽视默读,就曲解了“以读为本”的内涵。阅读教学追究的是全面而完整的“读”,并非片面的“读”。我们要勇敢地放开手脚,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去默读,让学生在潜心中学习语文。

(二)如何默读

为了让每堂课名至实归,让每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让每个第一反应都是正确的,我们要在遵循语文本质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

默读时,应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划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我们在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时要牢固熟练地掌握字词,默读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词字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时还要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读得快而又理解得深,才是高水平的默读。

(三)找准契机,静思默读-我的一分钟教育微课程

1.合作前,静思默读

新课程倡导同伴间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如果我们只关注合作后的结果,而忽视个体阅读体验、独立思考和静思默想,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低效、高消耗的一种表演形式。因此,在学生合作前可以静思默想。合作前静思默想,实则是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例如,教学《唐吉可德》一文时,在对《唐吉可德》课文文本进行内容结构的梳理之后,我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看待唐吉可德的“疯狂”的?在西班牙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即使我们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至少还有《唐吉可德》。”唐吉可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回答是不同的,有人说他是可笑的疯子,滑稽的小丑,盲目蛮干的冒险家,可悲的英雄,勇敢的斗士,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在梳理完文本之后,立即进入合作讨论环节,让学生去讨论唐吉可德的形象,那有些人的思考可能就会停止,他们会变成别人思想的附属品,看似热闹的讨论,实则是某一两个学生的自我表演,甚至最后演变成教师一人的思想“独舞”。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同伴间的合作讨论,思想交流碰撞,但更需要学生的自我情感的体悟,需要学生运用自我的生活经历调动自我的生命养料去进行自我精神之旅。因此,虽然学生急于表达,但是我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再次进入文本,静思默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增多,学生才至于让唐吉可德变成脱离现实、主观主义、盲目冲动的代名词。因为唐吉可德的全部不只是那些。因为有了自我默读与静思,学生在讨论之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读出严肃和崇高,读出勇气与信念。正如唐吉可德自己所言:我并不像一眼看上去那么疯癫愚鲁。他虔诚地信奉着“骑士道”,在他心目中,游侠骑士是最为光彩的:他们身陷丛林迷津,冲破艰难险阻,甘愿承受各种艰难困苦,经受重重考验;他们不畏强暴,勇于挑战妖魔鬼怪。扶助弱小。所以,在这位骑士“疯狂”举动的背后,我们发现了他绝不“疯狂”精神—对骑士精神(骑士道)的执著信念,恢复骑士制度的坚定理想,和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毫不动摇、百折不悔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堂课结束了,我想,正是在合作之前,有了学生带着问题的静思和对课文的默默的读,才有了学生这样精彩而深刻的表达。

2.对话前,静思默读

对话,实际上就是人与人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时是以学生个体理解为基础的。但是,每一个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对于一个问题、一篇文章的理解,学生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自己凭借一些思维方式,如联想、比较、分析、概括、了解与体会等,慢慢去完成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复杂的思维过程,对问题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且进行交流,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样仓促的交流对话,只会停留在肤浅和片面的层次上。因此,需要教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因思考变得自信而睿智,让学生的思维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表达由匆忙的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序。例如,我在执教庄子的《逍遥游》之后,很多学生对《庄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是《逍遥游》一文只能是管中窥豹,庄子的思想重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构建的价值世界中,没有任何的牵累。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思想在太平盛世往往儒家思想抬头,中国历代的变动纷扰,对于儒家是沉重的负担,每每都是由道家承担起来。而道家的集大成者的人物,就是庄子。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陈鼓应的《庄子浅说》,从“贫穷的生活”“喜鹊的故事”“终生不仕”“契友惠施”“鼓盆而歌”“蝶梦”“涉世之道”“肯定真知”“自然无为”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默读,让学生了解庄子的面面观。默读之时,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运用学生联想、比较、分析、概括、了解与体会,之后再进行交流和对话,显然学生的个体感悟就是有分量了。有一个学生写到:请想想我们现在世界,现代高度机械化的结果,早已使得优游生活成为过去。都市文明的生活,使得人不再与泥土或自然相处。凡是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的因素,全都在庄子的价值系统中烟消云散。对话前的静思默读,使得交流完全建立在了学生个体理解的基础之上了。

3.疑难处,静思默读

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比如,老舍的《断魂枪》,学习的重点就要把握沙子龙这个别有一番社会意义的艺术人物形象。那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沙子龙孤寂苍凉而又澎湃的内心,深刻理解人物形象,也是一个难点。初读之后,很多学生仅能从表层理解,认为沙子龙非常保守,老舍是怀着苍凉的心境对武侠文化吟唱了一曲挽歌。这种看法是很肤浅和失准的。于是,我充分给予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与空间,采用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设置了下面的问题:一是断魂枪传给谁?断魂枪有没有传的必要?二是故事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这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穿梭于文本之间,完成对文本语言的体会与内化、情感的体验与交融。反应比较敏捷的学生说道要关注老舍作常规叙事时的心境,文章前三段不单是故事的起因和北京,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中国的悲惨危机国运的写照。沙子龙威震西北二十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时移世易,那是一个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的时代,断魂枪已无传下去的必要,它落伍了,陷入了落寞之境。有人说,谁能体味着落寞,这即将被淘汰的悲哀?沙子龙只能与断魂枪互相慰藉。所以,与其说作品表现了沙子龙和断魂枪的落寞,不如说是沙子龙所体味到英雄末世的悲哀。与其说是老舍先生面对即将被时代风尘所掩盖的民族传统文化所做的严肃思考,不如说是对沙子龙式有着辉煌过去却在不经意间被时代抛弃的人们那种复杂的心理感觉和命运的关注。最后回答的学生升华到了,“走镖已经没有饭吃了”,沙子龙顺应时势把镖局改成客栈,在那个无需再传也无人可传的时代,再传枪,无疑是对英雄精神的践踏。沙子龙无疑是理智的、情形的。沙子龙这种看似保守实是情形的倔强又依稀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牺牲精神的崇高和悲壮。这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坚守。阅读理解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师只有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课堂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四)如何默读更有效

1.默读需要营造潜心读书的场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学结果却平平常常。这是新课程改革后很多语文同仁进行课堂尝试之后,发现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其实,语文的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而这种人文情感,就在字里行间中流淌着。如何才能让学生自己从书里获取和转换信息呢?显然,单凭教师的讲解分析是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靠小组合作也是代表了学生的自我体验的。真正的有效阅读,需要营造潜心读书的场,因为课堂上热热闹闹的的气氛是难以让学生悟出真谛的。默读不出声,不会干扰别人。只有在这样静静的读书场中,学生才更容易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自我思想的交流。敢于让课堂进入较长时间的“冷场”状态,看似沉默,实则在“冷场”之时,课堂呈现出了一种“绿色”生机。

2.默读需要搭建渐入思维的梯

人的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慢慢深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阶梯慢慢深入的。在这个过程中,静思默想是不可缺少的。当遇到学生思维无法继续继续深入之时,遇到重点、难点之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去默读课文,引导他们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文本。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读”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江河直下”般的连续讲解或勉强讨论为好。静心默读,能锤炼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静静的阅读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深刻、更趋严谨,那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消磨掉的是宝贵的生命。敢于让课堂进入“冷场”状态,才有了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才会有具有厚度与深度的绿色课堂。

3.默读需要激发学生思想的情

激发学生朗读的“情”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一种内部精神活动,它既适合于大致了解的浏览,也适合于逐字逐句推敲的精读。默读是在朗读前的情感推敲和酝酿,也是在朗读后的回味与探究。学生只有静静地用心去品读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的朗读才最真实也最精彩。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读,可以帮助学生汲取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实现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进而发展语感与思维,获取审美体验与情感陶冶。读的方法很多,根据其不同特点可分为朗读、默读;精读、粗读;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领读等。教师在进行“读”法指导时,应对各种读法的性质、特点及效用加以研究,依据文本特点选择不同读法,关注学生“读”的感受与体验。

第一,依据文本思想内容,选择合适的“读”法不同的“读”法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文本在体裁、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及不同目标来确定不同的读法。如果读法单一或与内容不符,该默读时用朗读,该自由朗读时用齐读,该细读时却用速读,这样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学生既掌握不了“读”的方法,读的水平也不会提高。

第二,整合运用各种“读”法,追求“读”出最佳效果“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通过读的实践掌握“读的方法,提高读的水平。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朗读能把无声的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有助于传达文章的情感,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记忆;默读有助于思考,形成内部语言能力,深入理解文本;齐读有助于造成声势,渲染氛围;速读有助于学生快速接收信息,提高读的效率。语文教师应当从教材、学情出发,依据各种读法的不同功能灵活选择和设计多种“读”法,通过读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读”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总之,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阅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不同文本的特点,科学设计、巧妙组织,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再者,默读有默读的好处,这几种阅读方式也不是孤立的,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穿插配套,互为补充,以达到“精读”的目的为佳。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不断地阅读中,在可学的阅读方式指导下,才能洞悉文章的主旨, 逐步提高语言文学水平。

四、总结

语文的本质是彻底的基础性和语言性。语文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由语文的语言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阅读是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尊重这一规律,才能够让语文教学较好地回归语文课程的本质。默读正是个体沉浸在文本之中,与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我们也一定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认认真真地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绿色冷场运用好了,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更大的魅力,带来绿色生机。绿色冷场,让每一节课名至实归,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我们摈除形式,摈弃浮躁,尊重语文本质,让静思默想点亮我们的课堂。

猜你喜欢

静思语文课程文本
《静思》 《泪》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静思 萧声意无言 赏游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关于“想”的成语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