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2015-03-18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福建省服务业

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

对目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通过现代师徒制,探索解决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逐渐得到重视,康复治疗专业也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专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养老服务是改革开放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是解决老年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1]。

1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需求的背景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截至2013年底,福建省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11万,占总人口的8.24%;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64.56万,占总人口的1.71%;空巢老人有107.6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2.62%。预测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1 026万人[2]。福建省老年人口加速增长趋势愈发明显,传统依靠儿女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必将受到冲击。

1.2 老年服务业发展

福建省结合本省实际相继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办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构建了很好的发展通道,其中养老服务机构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平台。自2010年以来,为扶持养老机构建设,共投入27.1亿元。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 896个,112.7万老年人受益,从中得到无偿或低偿服务的老年人有37 566名,基本实现了全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3]。

1.3 养老服务机构现状[4]

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少,以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为主。瘫痪卧床或痴呆的老年人是最需要养老服务的群体,但由于养老机构的风险规避和难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导致养老机构的覆盖人群出现结构性缺陷,即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受到欢迎而拒绝失能、失智老年人。

1.4 老年病康复需求增加

慢性病患病率高是老年人群的一个主要特点。对在福建省城乡居住半年以上且65岁及以上的1 512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5],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5.78%,其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骨关节病、肿瘤等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些疾病恢复慢、病程长、并发症多、造成的残障或功能障碍严重等决定了社区、养老机构或是老年人家中需要有相关医疗人员[6],故老年病康复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之一[7]。

2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

有学者做过调查[8],福建省一级、二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是三级医院的1倍以上,可是康复专业人员结构显著差于三级医院(χ2=20.3,P<0.01)。康复医学专业人员仅占8.2%,其中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学历人员占25.5%,且很多康复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本身是临床科室转岗而来,仍然以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手段,可见康复专业人才匮乏。而对于高职而言,康复专业较多成了“本科压缩型教育”[9],没有充分考虑到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成了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3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3.1 意识层面

目前我国各类康复人才不到两万人,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仅700名,而我国有康复需求的老年人约有7 000万,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员[10]。国家出台政策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提高工资待遇和岗位津贴,可以优先参加政府资助培训项目及开通职称评定和职位晋升通道等;科学引导专业毕业生选择对口单位就业,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8]。社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老年康复需求增加和康复人才在养老产业中的缺失。

我省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办法,构建良好的通道。可是,学校没有很好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过于强调课程本位,忽视能力本位,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无法发挥人才培养的社会作用。所以做好高职教育、发展好康复专业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9]。

养老服务业是阳光产业,目前国家有很好的政策扶持这个朝阳产业,我院看到了老年服务业的市场和机遇——社会对老年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现实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及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刻不容缓。我院开设了“精英班”、“特训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并开创现代师徒制——将以校内导师培训和校外师傅指导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我院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3.2 培养特色

福建省医药卫生类高职学校的康复专业基本面向医院的康复理疗科、推拿科及社区的康复治疗技术岗位等。省内本科医学院校都有康复专业,培养的也是理学学士,就业同样面向医院和社区的康复科,因此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必须具有自身特色,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试点实行招工招生一体化,与企业联合参与面试,学院根据企业员工综合学业成绩择优遴选,同时招为学院的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和就业协议,进行“双元育人”,具有高中文凭的农民工子女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优先,根据学生层次划分班级。学习结束后,经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后颁发毕业证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特色人才。

3.3 课程设置

国内高职康复专业培养目标基本无差异,进而导致课程体系雷同[9],盲目向一些名牌院校、本科院校看齐,没有充分考虑到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特色,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福建高职院校中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护理专业已经开始注重素质培养和开设凸显老年康复的课程[11]。我院借鉴国外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经验,充分考虑国内行业发展现状,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以企业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语言素质培养作为基础,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技能标准为核心开发课程模块,如推拿、刮痧、拔罐、艾灸、中医食疗等,实行分阶段培养,每阶段组织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打破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局限性,深入社区养老一线调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增加老年康复方面的课程,并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工学交替,分导师进行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学习,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我院已实施的康复专业现代师徒制正是从课程设置的技能性和实用性方面构建的符合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长期聘请康复医院医生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康复专家为客座教授,专业课教师在国医堂跟诊。

根据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我院立足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尝试通过现代师徒制解决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缺乏问题,今后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

[1]王卫平,王国祥.福建省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2]黄一民.福建老年人口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12):38-39.

[3]滕容,廖振华,任劭喆.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生长环境——福建省“五措并举”助力养老服务业发展[J].中国民政,2014(6):49-50.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5]管纪惠,苏丽壬,陈友兰,等.福建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现状及需求调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2):83-88.

[6]肖惠敏,姜小鹰,张旋,等.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调查[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1):73-75.

[7]崔旭妍.天津市养老机构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96-97.

[8]刘翠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老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探讨[J].老龄科学研究,2014(2):29-36.

[9]方琼.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5-8.

[10]潘小群.加快康复人才培养、促进康复事业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470-471.

[11]郑翠红,陈楚,李淼淼,等.福建省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及校企合作意愿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5):506-508.

R195

B

1671-1246(2015)24-0123-02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社区养老服务康复保健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AS150992);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福建省服务业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