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科特点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以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为例

2015-03-18徐秉忠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体记忆

徐秉忠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 223300)

结合学科特点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以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为例

徐秉忠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 22330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的敲门砖,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其专业名词多、抽象,给刚刚接触医学的中职护生带来困难。结合教学实践,讨论提高人体解剖学学习效果的策略。

人体解剖学;中职护生;教学效果

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只有系统地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为学习其他各科知识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解剖学具有内容复杂、专业名词多且抽象、难以理解、不易记忆等特点,对于刚刚入学的中职护生,由于他们本身基础薄弱,而且从未接触过医学知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自控能力差,这些特点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种种困难。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护生自身特点,探索具有人体解剖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理解能力。

1 中职护生人体解剖学学习现状

1.1 非自主选择,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后在家长的指导下报考护理专业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护生对医学不感兴趣,在接触解剖学后,很多护生出现畏惧心理。

1.2 护生意志力薄弱,缺乏探索精神

初中毕业考取卫生学校的护生在初中阶段的挫败感[1],使其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由于刚刚接触内容陌生、难以理解的解剖学,从而对解剖学提不起兴趣。

1.3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医学中有1/3以上的名词来自于解剖学,内容多且琐碎,有些内容抽象且枯燥。而刚刚入学的中职护生往往按照初中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对新名词的学习。

1.4 归纳能力薄弱,分不清重点

笔者常常听护生抱怨说“好像整本书都是重点”,护生分不清重点,同时不会归纳,导致事倍功半。

2 改进中职护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已经在教师中广泛实行。在当今职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职教理念更是被广泛应用。把这种职教理念运用到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2.1 改变教法,提高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斥着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护生对于新知识,特别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且学习兴趣浓厚。但是解剖学中枯燥的名词、难懂的名称、复杂的结构都会使基础、意志力薄弱的中职护生对解剖学失去兴趣,如果采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护生会很快失去耐心,转为消极的学习态度。

2.2 利用自身资源,采用“自身教学模式”

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自身教学模式”,让护生学习时在自己身体上找相应的结构,比如在运动系统中,需要记忆大量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很多护生会混淆。而笔者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选一位组长,负责记录本组的学习情况以及指导组员对这些标志的寻找。各组之间进行竞争,选取学习效果最好的3个组在班级进行集体表扬,这样各小组之间会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意识,组内也会形成很好的合作意识,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3 结合日常生活,采用类比教学

对于一些难以摸到、看到的结构,笔者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滤过膜的足细胞时,笔者将手比喻成足细胞,“手掌”为胞体,“手指”分别为足细胞的一级和二级凸起,“手上戴着手套”类比为裂孔膜,通过类比,护生很容易掌握足细胞的结构以及裂孔膜的位置;再比如,护生对于膀胱三角的位置总是记不住,笔者采用“流水冲刷的石板比普通石板更光滑”进行类比,使护生很容易联想到膀胱三角在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

2.4 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率

解剖学中有大量类似的名词,给护生的学习记忆带来了困难,比如“椎孔”和“椎间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告诉护生“椎间孔”有个“间”字,也就是两个椎骨之间的孔,而“椎孔”没有“间”,这个孔就应该在这块椎骨上。这样,护生对于这两个名词就不会再混淆了。

2.5 以情待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中职护生的年龄还小,自控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的讲授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护生对于自己喜欢教师的课,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很好,而对自己不喜欢教师的课,则往往厌学。因此,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处处以身作则,多为护生着想,赢得护生的尊重和喜爱。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多和护生交谈,真正地关心、了解护生,尽量满足护生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笔者,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2]。

2.6 趣味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人体解剖学的内容比较繁杂,名词众多,容易混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借鉴或编写了一些容易记忆的顺口溜帮助护生记忆,既方便了护生的学习记忆,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讲上、下肢骨的名称时,用“内尺外桡,内胫外腓”,同时告诉护生,在古代没有尺子,在买布的时候就是用我们的前臂测量布的长度,有尺子的作用,所以内侧的为尺骨,从而帮助护生记忆尺骨和桡骨、胫骨和腓骨的名称和位置关系。在讲脑神经时,用“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帮助护生记忆。在讲到面部颅骨时,由于面部颅骨数量繁多,名称容易混淆,而且还要记住哪些成对、哪些不成对,因此笔者借助本地方言,编写了“恶(腭骨)拳(颧骨)上(上颌骨),鼻(鼻骨)泪(泪骨)下(下鼻甲),你(犁骨)歇(舌骨)下(下颌骨)”的顺口溜,告诉护生按照方言的发音,两个小孩打架,一个小孩恶(腭骨)狠狠用拳(颧骨)头打了上(上颌骨)去,另一个小孩就鼻(鼻骨)涕眼泪(泪骨)全下(下鼻甲)来了,然后打的那个小孩说你(犁骨)歇(舌骨)一下(下颌骨)吧,护生哈哈大笑,一下便记住了15块面部颅骨的名称。在人体解剖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根据地方特色或文化传统编写顺口溜来帮助护生记忆,增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职业学校里,教师不仅要教护生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教会护生如何学习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护生乐学、爱学、愿学,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1]张宏.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程设计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373-3375.

[2]谢红荣.情感教学在中职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92-93.

G420

B

1671-1246(2015)24-0070-02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体记忆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