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教学体会

2015-03-18李鹏高肖荣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周催席元第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食品课程

李鹏高,肖荣,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周催,席元第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

医学生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教学体会

李鹏高,肖荣,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周催,席元第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受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于2013年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目前已完成两轮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遴选、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医学生;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教学体会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医学生的知识构成中应包括对当前社会中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事件的科学认识[1]。在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全社会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十分重视。为了拓宽医学院校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我国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认知,激发学生思考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食品卫生学理论和原则来分析、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我们于2013年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了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18学时),目前已完成两轮教学实践。本文旨在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1 课程内容设置

作为一门课程,必须首先确定“讲什么”。目前,国内一些农、理、工科高等院校也开设了食品安全相关课程,但教学内容一般侧重于检验、检测技术。部分医学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虽然也开设了卫生学相关课程,但一般只有3~6学时,内容以食物中毒为主。这些课程普遍存在内容理论性过强,联系实际不足且部分内容过时的问题[2-4]。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下,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医学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选修课的内容应该既不同于工、理、农科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不同于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授课内容应该更灵活,以联系实际为主、理论灌输为辅。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以当前国内外的食品安全形势为引导,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为切入点,在介绍事件的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出相关理论和法律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各类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事件的科学认识。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则应该从全球的角度介绍各国的应对方法,介绍各自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我国实情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成长历史、经历的考验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各种角度的介绍,使学生能从更深远、更宏观的角度思索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不求全而大,但力求使选课学生能充分理解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心中有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如食品污染的种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如何识别、防治及监管等。

2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认为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应该不同于必修课,应该更灵活,在充分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授课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态度一开始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5]。

为此,首先一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新式教学设备的优势,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目前,我校已有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笔者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广泛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大量的课程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在本课程授课一开始就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将PPT、教学视频、动画、电影等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增加了信息量,另一方面也将国内外的一些学科前沿知识渗透于教学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在有限时间内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当前各级政府、百姓及媒体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教学内容必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充分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对北京发生的亚硝酸盐鸡腿食物中毒事件,上海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及甲肝大流行等事件重点介绍,通过介绍这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讲到食品添加剂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爱吃的海鲜、烧烤等食品,介绍苏丹红、孔雀绿、多环芳烃等食品安全事件,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化学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情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思考和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三,对教学重点内容应增加实习课教学。综合性实习课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6]。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次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时,授课教师先将资料发给学生,学生每5人为一组,在课前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回答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演示。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对回答较好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赞扬,对回答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和引导。最后教师总结遇到相关事件时的处理步骤和思维方式。通过这次综合演练,使选课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了我国当前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流程,具体到对行政报告、鉴别诊断及样品处理等过程的认识,掌握了相关处理原则、处理程序和方法,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3 考核方式

作为公共选修课,本选修课最后的考核方式为写一篇与食品安全和健康相关的论文,题目可自拟。要求学生平时就可以收集相关食品安全事件资料,并进行思考,但考试时要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 000~2 000字的论文。这种考核方式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对自己感兴趣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论述。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写论文全面考查学生驾驭语言、阅读材料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4 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时事密切相关的课程,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的开设受到了本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每年选修人数都在200人左右。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高等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没有合适的医学院校统编教材,这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预习和复习。因此,教材建设将是下一步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次,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何在短短的18个学时内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此外,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不断充实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但这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开设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不仅使学生受益,对教师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符合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我校这门选修课开设的时间不长,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吴他凡.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6-27.

[2]周辉,周红丽,胡亚平,等.食品安全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0-61.

[3]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等.高校选修课创新性教学实践探讨——以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课程为例[J].才智,2013(1):118-119.

[4]叶蔚云,邹宇华.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选修课的教学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1(21):3345-3347.

[5]武林芝.公共选修课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与实践[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52-53.

[6]陈致印,胡一鸿,金晨钟.对高等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学公共选修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8):42-43.

G420

A

1671-1246(2015)24-0060-03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304177);首都医科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交流培养项目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食品课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