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2015-03-18王丽珍王欣欣张伟耿虹居红格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课病例

王丽珍,王欣欣,张伟,耿虹,居红格

(1.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60;2.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王丽珍1,2,王欣欣1,2,张伟1,2,耿虹1,2,居红格1,2

(1.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60;2.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因其方法呆板、枯燥、手段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验课教学效果。通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导入相关病例,进行病例分析教学,探讨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尤其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可能在教学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1]。就病理学实验教学而言,明显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应付考试,但不善于将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所观察标本的临床意义毫无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很少向教师提出问题,甚至很少思考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导入相关病例,进行病例分析教学,使病理学教学能够和临床紧密结合。

1 我院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学科,是以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为基础,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也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2]。病理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对整个病理学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病理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设,按照我院教学大纲的要求,病理学实验课共计10次40学时,以观察人体标本和切片为主要教学手段,大多是按照课本设定的内容开展验证性实验,认识各种疾病的形态学变化。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都显得比较呆板、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地将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相结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即使我院形态学实验室已经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但因实验学时有限、学生多,教师在课堂上仍不能指导每位学生观察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学生相关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这些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实验课教学效果,容易使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实验课没有起到对理论课良好的补充和促进作用。为了保证病理学实验教学更好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病理学教研室在借鉴其他高等医学院校成功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病例分析教学。

2 病例分析教学法在我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分析教学法是以一个实际的临床病例为起点,由此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表现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书和文献,分析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疾病发生、发展、形态改变和功能变化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认识疾病,提高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认识,大家共享得到的结果,互相补充。

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实验课共10次,由于课程设置及各章节知识点不同,不是所有章节都适用病例分析教学法。笔者尝试在血液循环障碍及消化系统疾病实验课中使用临床病例分析教学。

2.1 病例选择

在病例分析教学中,病例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病例要具有代表性,难易程度适中,最好是临床实践中的真实病例或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典型病例,且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病例。教师将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融入病例讨论中,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我教研室同时承担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外检工作和包头市公安局部分法医病理工作,我们的教学病例都是我教研室集体备课选择的典型病例。例如:肿瘤章节给出胃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介绍患者生前的一般情况、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及尸体解剖情况,并提供相关病理标本。这一病例同时考查了学生对肿瘤形态的认识、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对人体的影响、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及特点,几乎囊括肿瘤章节所有要掌握的内容,而且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琐碎的内容系统化,学生不仅容易记忆这些知识点,而且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若遇到此种病例能够灵活应对,周全考虑,并能给予恰当处理。

2.2 病例分析教学法的实施

病例分析教学法已在多种专业中广泛应用,形式各有不同,每所院校实施的具体过程都体现不同的特点,但都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法。

2.2.1 课前预习与指导在前一次课结束前,教师应将病例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婚育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及必要的诊疗过程)提供给学生,考虑到大二学生掌握的临床知识有限,再向其简单解释一些病例中比较专业的知识(例如检查、化验结果等),并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2.2.2 标本观察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相关病理学知识简单复习后,引导学生在标本陈列室观察本次实验课病例相关的大体标本,在互动实验室观察相应的切片标本。

2.2.3 课堂讨论结合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进一步分析、验证课前分析得出的结论。将每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进行讨论,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重点,避免跑题,并把握课堂讨论时间,控制课堂节奏。组内每位学生都可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补充、提问、质疑,学生各抒己见,不分主次,自由发挥,直至得出小组统一结论。

2.2.4 学生发言每组选派1名代表发言陈述,组内其他学生在其发言结束后可补充发言。教师在每组学生发表意见时,不要急于对各组结论进行评判,尤其不要急于宣布答案。如果各组有不同结论,全班再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厘清思路,得出统一的结论。如讨论1例下肢骨折患者拆除石膏后走动时突然死亡,分析该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什么。有的组认为死于心肌梗死,有的组认为是脑梗死,有的组则认为是动脉栓塞所致猝死,并分别解释该病理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不同观点的学生相互提出质疑、查找相关证据,教师适当引导,最后得出统一结论。

2.2.5 教师总结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由教师归纳总结,明确结论。对于学生考虑不到、模糊不清的问题,教师进行补充,并对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做重点分析,最后对本节课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做一总结。

2.3 结果评价

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病例分析教学法的优势为:(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2)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医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培养了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5)督促教师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和提高教学组织能力。本研究将病例分析教学法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激发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3-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00%的学生认为病例分析教学法适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而且希望以后能多开展几次;96%的学生认为有益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病例分析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课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知识,而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病例分析教学继续深入发展,必将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灵敏,刘青华,徐菁.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54-655.

[2]苏润泽,门九章,李晓芳.浅析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59-60.

[3]沈丽达,谢琳,龙庭凤,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102-103.

[4]廖惠花,何绮霞,莫坚,等.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85-2386.

G420

A

1671-1246(2015)24-0052-03

包头医学院基础学院学分制下课程改革课题立项(JCYX201423)

猜你喜欢

病理学实验课病例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病例”和“病历”
有趣的实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