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卫校校企合作的探索

2015-03-18朱文慧张伶俐刘翃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医院

朱文慧,张伶俐,刘翃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中职卫校校企合作的探索

朱文慧,张伶俐,刘翃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开展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分析我校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探索我校校企合作的思路和策略。

校企合作;中职卫校;“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行业的需求。这种合作模式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更加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1]。职业学校为很多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使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1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凸显中专卫校毕业学生的优势,使其顺利进入就业岗位,这是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发展校企合作就是一个契机,根据企业(医院)需求来培养学生,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可满足众多就业岗位的需求。比如:我校特色专业——美容美体专业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就业导向清晰,强调人才的应用能力,就业岗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不高。所以我们只需把握企业(医院)和市场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就可使学生就业前景变得非常广阔。

2 我校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有如下几种:一是学校引进企业(医院)模式。将企业(医院)引进学校,也就是将企业(医院)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二是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第一是工读轮换制,即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第二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即学生在企业(医院)全日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医院)进行技能提升训练。三是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医院)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医院)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四是订单式合作。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教育的实施由企业(医院)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医院)的需要,开设企业(医院)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医院)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做法

一是学生在校3年期间,第一学年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第三学年到企业(医院)进行岗位实习;二是聘请企业(医院)业务骨干到学校承担个别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和实训指导工作;三是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医院)进行专业进修或实践;四是接受企业(医院)对教学设备的资助。

2.3 我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我校校企合作的实施多是学校主动向企业(医院)寻求合作支持,较少有企业(医院)主动来学校洽谈合作事宜,而多数企业(医院)与学校的配合也仅停留在学生见习、实习基地的提供,捐助教学设备,接收教师到临床一线进行专业实践或到药企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所有这些校企合作的模式均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缺少深层次的沟通行为[2]。具体体现如下:一是学生定岗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去企业(医院)实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医院)在接收实习生时,是需要学生交实习带教费的,并没有酬劳。学生在实习单位实践过程中有些盲目,完全靠自觉来完成实践。另外,医院带教教师多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业务繁忙,难以抽出单独的时间去带教学生。二是企业(医院)的业务骨干到学校授课,只是局限于个别课程的讲授。三是教师在企业(医院)进修或者实践的成效不大。原因如下:一方面,教师去企业(医院)进修和实践存在盲目性,相关部门并没有按照教师意愿和专业去安排实践;另一方面,企业(医院)带教教师业务繁忙,没有大量空余时间去完成带教工作。另外,教师工作环境和企业(医院)环境截然不同,很多教师跟不上企业(医院)的工作节奏,难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四是“订单式培养”并未真正落实,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学校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医院)真正开展“订单式培养”,无法达到毕业与就业同步。

3 解决我校校企合作问题的策略

3.1 加快成立学校附属医院

我校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不仅对学校升格是个限制,而且对发展校企合作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学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那么学生或者教师去医院实习、实践不平等的地位就可以大大改善,进而可减少师生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质量。附属医院的成立需要政府和学校领导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完成,但是为了学校和师生的发展,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3.2 做好学生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指导工作

学生顶岗实习对于其中专学习生涯和将来的就业意义重大,学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减少学生实习的盲目性,应安排专门的教师来负责学生实习期的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前需强调实习的意义、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实习过程中,定期开会讨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将对学生职业发展非常有意义[3]。

对于教师去企业(医院)实践,学校应该根据教师具体情况来安排实践,根据教师意愿和专业来选择实习的时间、医院和具体科室。由于学校工作环境和医院工作环境差别大,为避免浪费国家和学校资源,达到教师实践的目的和成效,学校需要积极改进教师实践具体的管理措施,比如,年轻单身教师可安排较长时间的实践,年龄大的教师可安排中短期培训。另外,学校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医院)实践,以提高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只有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的实践(进修),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3.3 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中职卫校有其鲜明的职业特质,要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积极探索和发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达到学生毕业和就业同步。鉴于学校和企业(医院)在校企合作中地位的不对等性,可从一些特色小专业入手,比如康复技术专业和美容美体专业。学校可成立“订单式培养”项目办,专门探索这些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脑梗死患者人数增多,这些患者的后遗症是半身不遂,要想尽快恢复,必须尽早做康复治疗。因此,康复按摩师是个紧缺岗位,这一岗位对学历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我校的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在医院的调研中,发现有些医院的康复师并非康复专业毕业,仅是通过培训上岗。学校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落实康复技术专业的“订单式培养”工作,寻求合适的企业(医院),根据用人单位标准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保障学生就业。我校从这些小专业突破,逐步建立和拓展其他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而创立出自己的校企合作特色[4]。

[1]王建林.推进中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适用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4-15.

[2]刘加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4(12):37-39.

[3]蔡凯.医学类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实习对策研究——以湛江卫生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8):99-101.

[4]张丽,孙伟星,陈鹏飞.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2112”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4,5(10):239.

G630

A

1671-1246(2015)24-0028-02

猜你喜欢

订单式校企医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为县级医院定锚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