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5-03-18伍良益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残端脓肿阑尾

伍良益

(广西凌云县人民医院,凌云县 533100)

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大多因为急性阑尾炎后未进行及时手术而发生。阑尾周围脓肿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1],但具有创伤大、患者恢复慢及并发症发生高等缺点。虽然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已经在国内外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选择腹腔镜进行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3]。我院对35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并给予静心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7~78岁,平均57.3 岁;病程5 ~15 d,平均 6.8 d。患者均有典型的右下腹疼痛不适,检查均触及明显包块,术前均行彩超发现阑尾炎并有周围脓肿形成。其中发热31例,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6例;腹腔积液22例。均为择期手术,术前均排除心肺等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患者平卧位,在建立气腹并放置各穿刺套管后转足高头低位(15~20°)、右高左低卧位。首先吸出腹腔及盆腔脓液,用分离钳或吸引器分离粘连,暴露阑尾,对于阑尾根部完好无坏死者,分离结扎阑尾系膜到根部,结扎根部切取出阑尾;而根部坏死穿孔者,选择结扎根部后,再“8”字或荷包缝合周围肠壁加固。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盆腔至冲洗液清亮,再探查腹腔等脏器无异常。术后于腹腔及盆腔放置引流管,术后复查腹腔B超无腹盆腔积液后,视情况可拔出引流管。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准备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是评估患者病情,以了解患者是否耐受麻醉和手术。首先,完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及心肺情况;同时,术前进行必要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蔓延。对于有心肺疾病患者,控制病情后能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可继续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如不能耐受则改用其他麻醉方式,或改为开腹手术。术前准备不仅能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中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糖尿病3例,均经术前控制血压及降血糖治疗后缓解,并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前常规插尿管,同时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由于粘连引起肠梗阻,部分患者需要插胃管,其他准备与常规手术相同。

1.3.2 术前心理护理 为减少由于对陌生环境、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疏导。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有一定风险,部分患者有拒绝心理,害怕手术效果不佳。因此,护理人员应深入病房讲解手术方式及开展该手术方式的必要性及优点,并倾听患者的意见,同时,合理安排同类手术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使他们了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和要求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列举同类患者已获手术痊愈、功能恢复良好的例子,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思想顾虑。在解释时应说明手术的局限性,可能出现胆汁瘘等并发症,同时说明应对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取得患者信任,使手术顺利进行[4]。术前心理护理是必要的,不仅可以减轻恐惧焦虑,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利于康复。

1.3.3 术后护理

1.3.3.1 术后一般护理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大多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病房护理人员应与麻醉医师及护士做好交接,去枕平卧6~8 h。并继续心电监护,中心吸氧,注意观察有无CO2气腹引起高碳酸血症及皮下气肿,如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应不排除麻醉药的副作用,应注意观察,随时报告医师处理;应用监护仪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通过手测血压等来明确。麻醉清醒后,为了减少呼吸道感染,可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咳痰,必要时可给予雾化吸入2次/d。注意观察引流管情况,看有无肠壁损伤引起肠漏等并发症,注意有无腹膜炎体征。由于是微创手术,术后一般疼痛不明显。

1.3.3.2 腹腔引流管护理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由于阑尾周围粘连,周围组织炎症水肿严重,术后炎症感染、细菌局部蔓延等均可引起腹盆腔脓肿,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脓肿发生通常采取的方式,同时可预防或治疗阑尾残端瘘。护理上加强引流管的管理,注意引流量及引流液的颜色变化,如患者引流液性质变化,并出现发热、腹胀和腹痛等腹膜炎表现,应考虑腹腔脓肿发生可能,应报告医师处理:进行腹腔B超检查,抽血化验血常规,观察白细胞情况;如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黄色浑浊样,并有粪臭味,提示有阑尾残端瘘或肠瘘发生,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本组并发阑尾残端瘘2例,经留置引流管畅通引流后全部治愈。加强腹腔引流管护理对治疗或预防术后并发症非常必要,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标签并妥善固定好腹腔引流管,以防患者在翻身或活动时被牵拉而脱出;对躁动及不合作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引流管脱出;②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腹腔引流管扭曲、受压和滑脱,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压,以免腹腔引流不畅,而导致腹腔内感染形成腹腔脓肿;③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免引起逆行感染;④ 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等。腹腔引流管的良好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1.3.3.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术后并发症为切口感染、阑尾残端瘘、腹盆脓肿及皮下气肿等。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由于套管切口远离炎症病灶,切口很少受到污染,切口感染发生机率少,本组无切口感染病例。而由于气腹的影响,有约5%的患者会并发皮下气肿,本组发生皮下气肿2例,经观察后自愈。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阑尾残端瘘,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往往都是阑尾化脓、坏疽、穿孔等引起,手术切除阑尾时,残端处理需要缝合加固周围肠壁,如在腹腔镜下缝合不牢固或周围肠壁有炎症,很容易出现阑尾残端瘘,如出现残端瘘,护理上应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避免腹腔引流管扭曲、受压等,定期观察腹腔管引流情况,观察引流的量、颜色及性质;采集引流液做常规化验检查,并做腹腔B超检查,查看腹腔积液情况,一般通过通畅引流2~4周后能自愈;本组发生阑尾残端瘘2例,经加强抗炎及继续畅通引流后痊愈。阑尾周围脓肿另一常见并发症是盆腔脓肿,盆腔脓肿发生多是由于术中间隙脓液未完全清除、术后炎症控制欠佳、引流效果不好等原因引起。为预防脓肿的发生,术中尽量探查腹盆所有间隙,清除脓液及坏死物,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直至水清,同时注意腹腔内脓苔的清理取出,术中引流管应尽量放在盆腔最低位置;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细菌繁殖;引流管护理管理是防治腹盆腔脓肿发生的重要措施,护理上加强腹腔引流管护理。本组术后发生右髂窝积液4例,盆腔积液5例,均经抗炎及继续引流后痊愈。

2 结果

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阑尾残端漏2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右髂窝积液4例,盆腔积液5例,均经抗炎及继续引流后痊愈,皮下气肿2例,观察后自愈,术后无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术围术期护理的意义 由于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5,6]。为了配合医师临床工作,增加手术效果,展现微创特点,护理人员除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外,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加强腹腔引流的管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阑尾炎作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阑尾炎性病变,及时诊治可使多数患者身体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7]。虽然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有一定难度,但如选择病例得当,术中操作小心仔细,术后精心护理仍能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

3.2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中的作用 手术仍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的常用治疗方案,选择一些病程不长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但为了减少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相应的护理干预配合,进而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患者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证明。通过对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护理工作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同时说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的重要作用。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及时准确的解决问题。钟腊梅等[8]研究得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增强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的一项可行有效方案,在具体护理干预过程,需要严格注意每位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体征变化及术后创面变化情况,尽可能做到恰当及时的针对有效护理,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切除术联合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积极影响意义,且无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1] Balique JG,Guinot R,Mondesert C,et al.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600 appendectomies carried cut by laparotomy(Mac Burney)or laparoscopy.A plea for laparoscopy[J].Chirurgie,1993 -1994,119(9):504 -510.

[2] D'Ambra L,Berti S,Bonfante P,et al.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J].G Chir,2011,32(4):181 -184.

[3] Shindholimath VV,Thinakaran K,Rao TN,et al.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appendicular mass[J].J Minim Access Surg,2011,7(2):136 -140.

[4] 华永萍,郁 蓉,丁小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6):507.

[5] Kargar S,Mirshamsi MH,Zare M,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appendectomy;which method to choos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J].Acta Med Iran,2011,49(6):352-356.

[6] Ali SM,Hassanain M.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appendectomy[J].Saudi J Gastroenterol,2011,17(4):225 -226.

[7] 丁菊翠.护理干预在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740-2741.

[8] 钟腊梅,周桂春.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47 -148.

猜你喜欢

残端脓肿阑尾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