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里寻她千百度”,寻求学生的习作之路

2015-03-17徐敏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结合点年段读后感

徐敏

提及习作,留下一声叹息,让语文教师伤脑筋,学生头疼。写作教学就像雾里看花,怎么看都看不明白。写作文像蜀道难于上青天,学生攀爬得很辛苦,学生费尽千辛万苦,搜索材料后只写出光有骨架,无实质内容的习作。

在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文章,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倘若我们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巧妙地渗透写作教学,那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彩,体会了作家独特的写作手法。我在教学中根选择读写结合点,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在这样的读写练习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教材依托,激发学生兴趣的习作点

在语文教材里介绍了许多作家文豪对习作的热爱,他们的习作态度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习作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充满热情,关注生活,找准方法就能成为作家。如《庐山的云雾》《敦煌莫高窟》等课文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秀丽的景色,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充满神秘的景观深深吸引大家。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也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再如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我讲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生动的情节、细致的刻画,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借此引入课文:莫泊桑因为什么而拜师?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爱上习作,乐于探求习作方法的兴趣。

二、感悟写法,寻求方法引领的习作点

学生开始习作时,表达方法等技巧几乎是零。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感悟一些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很有效的做法。如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对于文中大篇幅描写家乡灞河之柳,引发学生的思考、追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提到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出高原之柳生存的艰难和生命的顽强。于是,我在此强调:“这就是对比的写法,这一侧面衬托,突出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在我们的习作中学会运用这种手法,我们的文章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以读促写,探索创新能力的习作点

鲁迅说:“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的点,渗透习作的方法的指导,引导生学提高读写能力。

1.根据教材特点找读写结合点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地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只管阅读,忽视习作,读、写分家的做法。教材编排也是非常合理的,尽管文章是以“组”或“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每一组或每一单元文章的思想表达上还是有着不一样的表达特点。

例如,六年级上册中共10篇写人记事文中有8篇都是写名人故事的,如《轮椅上的霍金》《郑成功》《詹天佑》等。通过整合,学生逐步学会体会名人文章在题目、选材、揭示中心的方式等写作特色并尝试运用。

2.根据不同年段特点找读写结合点

读写结合点要根据不同年段的学习特点来选择。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简单的读写练习,学习文章中特殊的句式、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但高年级学生读写要求就应提高,比如写一篇短文,写一个场景,也可以写读后感等较深的文章。如《最大的麦穗》一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好结合教材中读后感的学习,让我们围绕本文的主题写一篇读后感。由一句话、一段话再到一篇文,这样螺旋式、阶梯式地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3.根据学生的特点找读写结合点

学生习作中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还需要完善哪些能力,教师必须掌握这些内容,并能综合学生情况、教材特点、年段要求确定比较合理的读写结合点。

例如,在学习《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感受点面结合是把救援场面写具体生动的好方法,我选取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场面,如升旗仪式、联欢会、运动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办法进行重点段的练习,使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形成自己的习作能力。在这样长时间的读中悟写法、习作中用方法的练习,学生在如何写具体这个问题上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四、从模仿到创造,实现读写延伸

我们的习作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过分地“导”的极端走向过分地“放”的另一个极端。其实只有很好地掌握“度”的问题,我们才能做到情动笔动,文从心来,优秀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

如从《夹竹桃》中知道写景文章融入联想,可以使景物更奇妙。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对比在阳光下、月光下或风中等姿态进行联想,这样文章视角更独特。从《理想的风筝》中学会了布局谋篇,知道选取典型事例、细致刻画和借景抒情就能将文章写得像作家一样出色。结合小学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临别赠言和话别类作文,用上这一课的方法,这样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梦里寻她千百度”,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把课文内容化为自我认识,再将这种认识运用的习作中,就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除此以外,还要多观察、多练笔,因为“才气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样信手拈来的习作就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清晰明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学生的习作之梦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沈尚娟.起步作文教学之我见[J].才智,2009.

猜你喜欢

结合点年段读后感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找好老促会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