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0例疗效观察

2015-03-17吕建军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治疗室室性心脏病

吕建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内科,河北 栾城 051430)

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0例疗效观察

吕建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内科,河北 栾城 051430)

室性早搏复合征; 汤剂;投药,口服;心血管药物(中药);中医药疗法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门诊和住院以心悸、胸闷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心悸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心电图常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1],而中老年人多有心脏病史。临床上少数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表现,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不伴有心脏器质病变者可影响生活质量,伴心脏器质病变严重患者可导致猝死[2]。2008-03—2014-12,笔者应用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0例,并与稳心颗粒治疗130例对照观察,如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50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165例)及住院(85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

龄25~78岁,平均(55.8±6.2)岁;病程10 d~20年,平均(12.5±3.2)年;不伴心脏器质病变者35例,伴心脏器质病变者85例;冠心病42例,肺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9例,心肌梗死支架术后3例;室性期前收缩分Ⅰ级23例,Ⅱ级62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Ⅴ级8例。对照组130例,男88例,女42例;年龄23~75岁,平均(54.9±5.3)岁;病程10 d~20年,平均(12.2±2.9)年;不伴心脏器质病变者40例,伴心脏器质病变者90例;冠心病45例,肺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9例,心肌梗死支架术后5例;室性期前收缩分级:Ⅰ级25例,Ⅱ级65例,Ⅲ级19例,Ⅳ级13例,Ⅴ级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中医诊断学》[5]。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6]。

1.3 治疗方法 门诊患者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住院患者在常规心脏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予安心汤加减。药物组成:白茅根20 g,炙甘草10 g,鸡血藤15 g,麦门冬15 g,生龙骨(先煎)30 g,琥珀粉(冲服)3 g,珍珠母10 g,炒酸枣仁20 g,百合10 g,五味子10 g,丹参15 g。伴善惊易恐、少寐多梦者加朱砂(冲服)0.2 g、磁石(先煎)15 g;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者加黄芪40 g、当归10 g、人参(先煎)10 g、阿胶(烊化)10 g;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热象较著者加黄连8 g、生地黄15 g、石斛15 g;不欲饮食者加焦神曲15 g、炒麦芽15 g、炒槟榔10 g;心阳不振者加桂枝10 g;胸闷、心痛、唇甲青紫心血瘀阻较重者加桃仁10 g、红花15 g、赤芍药10 g、川芎12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3次服。连续服用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性观察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变化情况。

1.4.2 安全性观察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服药后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7]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制订。痊愈: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或为<5次/h;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或为偶发(<30次/h);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有所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50%~9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50%或增多。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后总数减少例数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后总数减少例数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总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复发情况 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20%(5/25),对照组复发率50%(12/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3个月,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室性期前收缩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也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锑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及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均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及心力衰竭等更易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其发病机制常包括心室及室间隔自律性增加,折返现象,触发激动,平行收缩等多种[9]。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症状不太明显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精神安慰,改变生活方式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症状消失,往往无需药物治疗。有心脏器质病变的患者需积极治疗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目前,西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虽可明显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改善心悸症状,但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治疗心律失常,另一方面又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但并没有改善其预后,使用不当甚至还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6]。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并可改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左心室增大和射血分数下降,但因其有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应用受到限制。故而探索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药疗法,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室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其病机为心、脾、肾三脏亏虚,血行不畅,心失所养,瘀血阻络。其病理主要有虚实2个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久之浊瘀内生,心失所养,主要见于老年人及有心脏病患者;实者多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心血瘀阻所致,多见于青壮年患者人。临床多表现为心中悸动,心跳不规律,气短乏力,胸闷,脉结、代、促。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详。《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济生方·怔忡论治》认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医林改错·心慌》认为瘀血内阻是导致心悸、怔忡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提出了“安养心神、滋培根本”的治疗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自拟安心汤,紧扣中医辨证之气阴两虚或肝郁气滞所致瘀阻心脉的主要病机。安心汤方中白茅根补中益气,除瘀血;炙甘草补益心气,益气复脉;丹参清心凉血,祛瘀复脉;鸡血藤通络活血;麦门冬养心阴,清心热,除烦安神;生龙骨镇惊安神;琥珀粉镇惊安神,活血散瘀;珍珠母安神定惊;炒酸枣仁养心安神;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五味子补益心肾,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祛瘀通脉、定惊安神、养心复律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门冬具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左心室功能,保护心肌作用[10];炙甘草、炒酸枣仁具有镇静、抗心律失常作用[10];丹参有抗心律失常和保护心肌的作用[11]。

观察结果表明,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优于稳心颗粒,复发率低,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未见异常改变,说明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但患者样本量偏少,观察、随访时间短,故需进一步扩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样本量、服药观察时间及治疗后随访时间,对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作进一步观察。

[1] Akkaya M,Roukoz H,Adabag S,et al.Improv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and left atrial reverse remodeling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J].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2013,38(3):179-185.

[2] Selvaraj RJ.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dysfunction - another head on a many-headed hydra [J].Indian Pacing Electrophysiol J,2013,13(4):134-135.

[3] 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5.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5-166.

[6]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98-1400,1392.

[7] 朱文玲.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6-18.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5.

[9] Penela D,Van Huls Van,Taxis C,et al.Neurohormonal,structural,and functional recovery pattern after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ablation is independent o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13,62(13):1195-1202.

[10] 高敏学.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51,508,456.

[11] 周倩,钟强,王照华,等.丹参酮ⅡA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327-1330.

(本文编辑:董军杰)

感谢您对《河北中医》杂志的关注与支持!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20

吕建军(1971—),男,副主任中医师,学士。从事心脑血管病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

R289.5;R541.705.31

A

1002-2619(2015)09-1339-03

2015-05-04)

猜你喜欢

治疗室室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