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肝降酶饮联合恩替卡韦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5-03-17郑金萍朱叶珊张朝永聂欣宁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保肝拷贝唐山市

郑金萍 朱叶珊 李 健 张朝永 聂欣宁

(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河北 唐山 063020)

临 床 研 究

保肝降酶饮联合恩替卡韦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郑金萍 朱叶珊1李 健 张朝永1聂欣宁1

(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河北 唐山 063020)

肝炎,乙型,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已成为重中之重。2010-01—2012-12,我们应用保肝降酶饮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肝45例,并与单纯恩替卡韦片治疗45例对照,观察对患者肝功能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1]中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个正常值上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或-),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105拷贝/mL,治疗前6个月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及抗肝纤维化药物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代谢性肝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住院6例,门诊19例)和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住院12例,门诊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7岁,平均(45.6±2.8)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平均(7.8±3.7)年;HBV-DNA 103拷贝/mL 3例,104拷贝/mL 11例,105拷贝/mL 14例,≥106拷贝/mL 17例;其中HBeAg(+)29例,HBeAg(-)16例。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2岁,平均(47.1±4.9)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年,平均(7.5±2.1)年;HBV-DNA 103拷贝/mL 2例,104拷贝/mL 10例,105拷贝/mL 15例,≥106拷贝/mL 18例;其中HBeAg(+)27例,HBeAg(-)1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①予保肝降酶饮。药物组成:当归10 g,白芍药10 g,五味子18 g,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②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98)0.5 mg,每日1次口服。

1.3.2 对照组 予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3个月。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BV-DNA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BV-DNA水平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γ-GT及HBV-DN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LT、γ-GT及HBV-DN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及γ-GT均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1)。

2.2 2组治疗前后IL-9、 IL-10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IL-9、 IL-10水平比较

治疗组(n=45)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5)治疗前治疗后IL-9289.54±223.19164.91±276.15∗△248.13±288.53225.67±211.23∗IL-1089.32±69.2457.71±57.33∗△82.56±73.3569.94±69.46∗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IL-9及 IL-1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

3 讨 论

慢性乙肝是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坏死性疾病[1],慢性乙肝可演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导致患者死亡。2006 年全国慢性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乙肝现症患者约有2 000万例,每年死于与慢性乙肝相关肝病者约30万例[2]。现代医学认为,合理规范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尽早控制HBV 的复制,保护患者的健康,防范肝硬化及肝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但注射干扰素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仅32%左右[1],且不良反应大,不适用于所有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较为广泛,但耐药性的产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研究表明,HBV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反应所致,所以细胞因子在慢性乙肝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IL-9可通过肥大细胞的募集和脱颗粒来介导移植耐受,表现出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3]。IL-10是一种由单核细胞产生的辅助性T细胞Th2型细胞因子,但近年来证实有很多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都能产生IL-10,IL-10可抑制Th1细胞应答,起到抑制炎症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同时减少炎性反应引起的氧化损伤,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中医学并无慢性乙肝称谓,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外因为感受湿热疫毒侵袭,内因则为正气亏虚。主要病机为湿热毒邪缠绵羁留,肝失调达,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机体防御功能减弱,终至血瘀痰凝。探讨慢性乙肝病机尤当重视气郁、血虚、血瘀、湿热等因素,故在临床应用中,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在清化、开泄、扶正的基本原则上[4],又配合祛邪的方法,应用经验方保肝降酶饮。方中茯苓甘淡清利,当归补血活血,白芍药养血柔肝,三药配伍起到“清化”作用,既可清痰浊,又可化瘀血;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除两胁痛闷,起到“开泄”作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运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肝血得以健旺;五味子有滋肾生津的作用,从“乙癸同源”论治。诸药合用,调补脾胃肝肾,起到“扶正”作用,全方有机结合,标本兼顾,病证相参,使脏腑气机调畅,肠胃疏通,增加肝脏血运而缓解肝病主症,脾胃健运而增食欲,肝病诸症得除。本研究结果表明,保肝降酶饮可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症状,同时降低患者血清IL-9、IL-10水平。由于高水平的IL-9水平不利于抗病毒治疗的HBV-DNA清除,故IL-9可能与IL-10一样在慢性乙肝患者发病过程中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5],这可能是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1):66-82.

[2] 邓永岳.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和预防[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4):202-205.

[3] de Vries VC,Wasiuk A,Bennett KA,et al.Mast cell degranulation breaks peripheral tolerance[J].Am J Transplant,2009,9(10):2270-2280.

[4] 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案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3-63.

[5] 邓勇,苏智军,余雪平,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9和IL-10在恩替卡韦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J].肝脏,2013,18(1):33-35.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11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3119)

郑金萍(1976—),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传染病临床防治工作。

R512.620.58;R735.703

A

1002-2619(2015)09-1318-03

2014-03-25)

1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猜你喜欢

保肝拷贝唐山市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