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设计艺术研究的风向标——读刘文良《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

2015-03-17周红惠向师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关键词:学术性可读性后现代

周红惠,向师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生态设计艺术研究的风向标
——读刘文良《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

周红惠,向师师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 要]刘文良教授《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一书,聚焦于当前生态设计面临的诸多困惑,问题意识与对策探求有机统一,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相得益彰,学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契合,为其健康发展献上了系列应对之策,堪为当前生态设计艺术研究之“风向标”。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生态设计;问题意识;学术性

近年来,“生态设计”渐渐成为设计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语词,学术界也给予了“生态设计”极高的关注。然而,关于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却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个怪圈——飘浮于口号与赞歌汇聚的“海洋”之上,乐于强调意义,疏于直面问题。诚然,起步阶段的生态设计确实需要响亮的口号来推波助澜,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却不能仅仅停留于“赞歌”的层面。实现广度、维度与深度研究的立体化效应,是当前生态设计艺术研究层次提升的必然要求。2014年12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刘文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以下简称“《后》著”),为生态设计艺术的健康发展献上了一系列应对之策,树立了生态设计研究的“风向标”。

一 问题意识与对策探求有机统一

无病呻吟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如果只是浮于现象表面发表一些人云亦云或无关痛痒的粗浅看法,那这样的研究就很难说有价值。美国哲学家杜威说过,任何富有创新意义的思索总是发端于思索者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问题是内因,需求是动力。现实的问题,现实的需求,是新的学术生长点最好的催化剂。”[1]问题意识是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后》著的可贵之处首先就在于其鲜明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作者并没有以一个生态狂热者的身份为生态设计引吭高歌,而是以一个观察家的眼光,冷静地看待当前生态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偏激问题,做秀问题,肤浅认识问题,顾此失彼问题,等等。作者指出,正是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而引发了设计中比比皆是的误区。就拿生态包装设计来说,绿色观念狭隘化、绿色内涵浅薄化、绿色设计盲目化、绿色面目媚俗化等等误区已经成为包装生态设计的严重阻碍。再比如说,城市绿地规划的装饰化,城市水环境设计的盲目化,城市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城市交通规划的滞后化,这些当前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拖累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后》著作者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包装生态设计、服装生态设计、住宅室内生态设计、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等贴近民生的设计进行把脉问诊,观察病相,探查病灶,为消费者转观念、正视听。

不仅如此,作者并没有止步于问题的确诊,而是就各种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积极地寻求解决之策。比如说,针对新农村景观生态设计存在的典型问题,《后》著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一是要以历史为源,以乡土为基,打造本土特色型景观;二是要以生态为核,以经济为媒,打造环保适用型景观;三是要以需求为本,以人性为度,打造宜人亲民型景观。在进行对策探讨时,作者并不是简单地依赖以理析理,而是尽可能地结合案例尤其是老百姓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如湖北恩施新农村的特色民居与生态农业、江苏苏州旺山村的观光农业和古典风格建筑,让对策来源有据,让举措用之在理。诸如此类的对策探讨,在著作占有很大的比重,贯穿于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各大专题研究,力求在确保较好的学术价值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因此而成为了《后》著的一道独特风景——催人警醒,助人明辨。

二 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相得益彰

生态设计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运用问题,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工艺问题,更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生态设计的策略探讨,既需要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以保证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也需要微观的细致探察,以确保举措的有效性。《后》著作者深谙此理,将对于生态设计的宏观考量和微观洞察进行了非常有机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基于宏观层面的考察,《后》著体现出了一个非常清晰而严谨的研究思路:将生态设计艺术置于后现代视域中进行考察,探析生态设计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为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寻求深层依据。在探讨现代设计的危机与“终结”趋势的基础上,论述生态设计是后现代语境下设计艺术的理性选择,然后从“绿色”观念的片面化、“人本”理解的狭隘化、“环境”意识的短视化、“多元”文化的浅薄化等几个方面论述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生态设计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惑,接着分别从绿色底线、根本之道、文化调控、本真追求等角度探索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为整体意义的生态设计明确了基本的发展方向。

具体到各个设计领域,每一类设计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设计生态化的要求、标准与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后》著并没有满足于前述宏观上的生态设计策略,而是在宏观策略的引领下,继续着眼于中观和微观,择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类别如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住宅室内设计、新农村景观设计等进行具体的生态化设计研究。无论是中观还是微观层面,基本上都是以问题和对策为主线进行贯串。以城市生态设计对策探讨为例,在中观研究层面,《后》著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立足:一是要以生态为本,克服城市绿地规划的装饰化;二是要科学规划,拒绝城市水环境设计的盲目化;三个要因地制宜,打破城市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四是要全面统筹,超越城市交通规划的滞后局面。更进一步,则为更为微观的探讨,比如说“克服城市绿地规划的装饰化”的对策就包括:扩大绿“面”的同时更需注重增强绿“效”;减少异地植被“入侵”本地物种的机会;抑制“大树进城”对生态的双重损害;让绿地“装饰风”回归生态本位;等等。正是这样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层层深入,道理越讲越透,说服力越来越强。

三 学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契合

严谨的学术性,是任何一部学术著作的立身之本。当然,学术著作并不排斥可读性,缺少可读性的学术著作其吸引力必然会大大降低。“任何对读者缺失吸引力的作品,已经从其根本与源头上失去了存续的一半可能,当然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吸引,其文章所产生的审美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是极易消散的。”[2]如果学术著作具备良好的可读性,那它的学术性将如虎添翼。《后》著即是这样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成功之作。

《后》著强烈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视点的科学性、结构的缜密性、行文的规范性和语言的严密性上。作者将生态设计置于后现代语境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加深层次的理论支撑,让生态设计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及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汲取更多的“养分”,获得更多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启示,从而为建构科学性更加严谨的生态设计理论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著作内容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主要从理论基础上探讨生态设计生存与发展的后现代“大语境”。“中篇”在探讨生态设计的诞生背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当前生态设计面临的困境以及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下篇”主要选取包装生态设计、住宅室内生态设计、城市生态设计、新农村景观生态设计、服装生态设计等若干个设计类别,具体研究各大领域中生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研究方法上说,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便于多维度地对生态设计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将规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有机结合,便于更客观、更深入地探讨生态设计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考虑到设计领域的覆盖面,论述时主要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提炼,注重从设计观念、材料、结构、文化、人性等多方面进行挖掘。《后》著研究思路清晰,结构非常严谨,创新性比较突出,对于丰富和提升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层次,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交融渗透均具有比较突出的学术价值。

除严谨的学术性外,《后》著的品位还在于其良好的可读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睿智优雅的语言带来的生动性。在很多人看来,学术语言往往因为讲究科学性、严谨性而缺乏生动性,于是,一些学术专著作者对于自己干涩的语言也就心安理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术语言需要严谨但并不拒绝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为学术思维的表达锦上添花。通读《后》著,舒畅的语言足以让读者好感顿生,而不时渗融的风趣幽默则更让我们心旷神怡,很多深奥的学术观点经由这谐趣的语言解读立马变得浅显易懂。二是民生案例营造的亲切氛围。《后》著在选用案例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作者尽量选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案例,选择身边的或自己亲身参与设计的实例。作者居住地株洲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案例,作者指导研究生设计的一些生态包装案例,因为饱蘸着亲身体验性,叙述过程中所体现的现场感和情感性更加突出,感染性也就更强,学术穿透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提升。

随着生态设计的蓬勃兴起,生态设计研究也已经有了蔚然成风之势。然而,正如《后》著作者刘文良教授所认识到的一样,发展中的生态设计尚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惑亟待我们去直面和解决,无原则地吹捧与赞美只会让步履不稳的生态设计摔得更惨。无论是《后》著所倾心探讨与解决的一个又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后》著所采用的科学严谨、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都可以说是生态设计艺术研究重要的“风向标”。《后》著的出版,是作者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设计学研究的一盏指明灯。

参考文献:

[1]刘飞娥.问题意识与文艺学的学术生长点[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51-754.

[2]贺 颖.增强文学批评的可读性[N].文艺报,2015-01 -26(002).

责任编辑:黄声波

A Wind Indicator for Ecological Design Research
——Reading Ecologic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by Liu Wenliang

ZHOU Honghui,XIANG Shishi
(College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 China)

Abstract:This book by Prof.Liu Wenliang,titled Ecologic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focuses on the lots of puzzles that ecological design currently confronts.It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blem awareness and countermeasures,high complementarity of macro and micro research,and a perfect fit of technicality and readability.By presenting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design art,the book can be regarded as a wind indicator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ecological design art.

Key words:Ecologic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ecological design;problem awareness;technicality

作者简介:周红惠(197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向师师(1988-),女,湖南湘西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与批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12FYS010)

收稿日期:2015-01-12

doi:10.3969/j.issn.1674-117X.2015.05.026

[文章编号]1674-117X(2015)05-0124-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J04

猜你喜欢

学术性可读性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可读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90后现代病症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在增强地方时政新闻可读性上用足心思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