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模型的发展

2015-03-17张会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金融资产会计准则

张会莉

论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模型的发展

张会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分析了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的缺陷,对预期损失模型达成了共识。尽管仍存在着分歧,但其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目的性计量的会计计量目标,体现了会计与监管分离的趋势,且未放弃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追求。

金融资产;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资产减值和贷款损失准备成为焦点问题。2014年7月IASB颁布了《IFRS9:金融工具》,明确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模型,实现了从已发生损失模型向预期损失模型的转变。模型的转换,既是金融危机形势的推动,也是会计理论的一次发展,会计从历史观向未来观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已发生损失模型生成的会计信息所存在的缺陷: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冲突

已发生损失模型下,金融资产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两种计量属性,所有金融资产均进行减值检查,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某组资产可能发生减值。已发生损失模型强调“客观证据”,准则对减值损失的确认建立在充分证据基础上。

以“客观证据”为基础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但会计证据的获取存在着主观选择性,证据的认定受技术方法的约束,证据的搜集需要大量的成本。所以,客观证据并非完全客观。因此可靠程度有限的证据难以满足相关性要求。

以“客观证据”为基础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无法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因为基于该模型计提减值准备无法及时反映金融资产所发生的损失,从而导致市场高估金融资产、虚增收入。不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其决策的相关性较弱。

二、已发生损失模型引发的会计目的的争论:保持市场稳定还是提高透明度

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机构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于金融资产计量产生了较大分歧,分歧的起点是已发生损失模型,分歧的意图是会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基于顺周期角度要求会计准则降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危机顾问组(FCAG)基于防范信用风险角度要求会计准则保护市场稳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基于信用信息角度要求改进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则拒绝将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监管的目标直接放在会计准则中,坚持认为会计准则应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认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主要目标是改进金融资产信用质量的透明度,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

由此可见,关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进,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争论的焦点是,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保持稳定性还是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首先,基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角度,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金融稳定,而是提高透明度。其次,增加透明度可以维护金融稳定,如果对隐含的风险没有适当的透明度,也将无法维护稳定。第三,在互联网引发的信息革命的社会环境下,审慎监管机构因为认识到缺乏透明度将直接导致稳定性的缺失,也希望采取预期损失模型(汉斯2009)。

三、已发生损失模型减值产生的减值计量的思考:关注暂时性还是永久性

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计量的两种属性,在金融工具市价下跌的情况下,两种计量属性都会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公允价值对市场反映具有及时性和时点性,减值计提对市场的反应具有时滞性和阶段性。金融危机之后,实务界和理论界深入分析了两种计量属性运用,对摊余成本下的减值损失计提分暂时性和非暂时性两种类型。

一是明确了非暂时性减值的定义。FASB将对金融资产非暂时性减值的定义从“具备持有意图和能力”缩小为“管理层不打算出售”并且“在其公允价值恢复到成本以上之前可能不出售”。目的是,试图赋予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决定减值是否为非暂时性和能否恢复方面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二是明确了非暂时性减值的确认方法。仅对债务工具确认和列报非暂时性减值,缩小了非暂时性减值定义的适用范围。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债务证券的公允价值低于摊余成本,在价值恢复前主体很可能不会将其出售,并且无法按照合同条款收回所有金额,那么,就应认为该债务证券出现非暂时性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三是明确了非暂时性减值的计量方法。将与信用损失有关的减值计入损益,将与其他因素有关的减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续的价值恢复不调整账面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应在债务证券的剩余期限内摊销。

四是明确了非暂时性减值的披露要求。根据金融工具合同条款,投资者如果很可能无法全额收回投资,产生的减值不符合非暂时性减值的定义,企业应在损益中披露与信用损失相关的损失部分。

四、预期损失模型减值计量方法的改进:从重视证据到注重分类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IASB与FASB加快金融工具准则修改的议程,经历了各自为政到相互合作的历程。

第一阶段,IASB与FASB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确认基础。2009年11月,IASB发布《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预计损失模型,即判断金融工具是否发生减值,只是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在金融资产整个寿命期内为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金,以摊余成本确认减值。2009年4月,FASB公布的工作人员立场公告(征求意见稿)的暂时性结论,要求以公允价值确认减值。

第二阶段,IASB和FASB共同提出了两组别分类方法。2011年1月,IASB和FASB联合发布《金融工具:减值》补充文件(征求意见稿),提出二组别法,设置“好账”和“坏账”两个组别,以时间比例为基础确定减值准备模型。当存在早期损失证据时,主体对与“好账”有关的减值准备设置底限,要求最小准备金额建立在不少于12个月的预期损失基础之上。并且,在决定信用减值金额时建立一个不多于主体报告日后三年的“上限”。但该补充文件未得到会计界的广泛支持。

第三阶段,IASB和FASB共同提出了三组别分类方法。2011年6月,IASB和FASB共同提出“三组别法”模型。该模型将全部贷款分为三组,第一至第三组依次为:尚未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的贷款、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但尚不能具体到特定项目的贷款、受到可观测事件影响的具体贷款。第一组减值准备的计提基础为12个月,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减值准备的计提基础则扩展为整个存续期间,从而,不同组别的分类决定了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

五、预期损失模型理论确立的基础:资产确认的利益观与资产计量的目的性相统一

1.预期损失模型体现了资产确认的利益观

上世纪八十年代,资产的定义从成本观念转向强调资产的价值,强调资产的未来服务潜能,或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FASB和IASB对资产的定义均强调未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项重要特征。预期损失模型关注的“预期”,与未来经济利益关注的“未来”,是一致的。金融资产计量中运用的损失模型,就是站在现在的时点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通过对未来损失的扣减计算出的金融资产价值,就是金融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预期损失模型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

2.预期损失模型反映了资产计量的目的性

资产的计量有两种类型:目的性计量和事实性计量。预计损失模型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之后得以重视,是因为其具有两个目标:一是为了避免已发生损失模型下的一个错配问题,即解决利息收入提前确认而减值损失仅在发生后才予以确认的缺陷;二是对金融资产的损失进行警示。预期损失模型考虑了未来期间预计损失变化的影响,并将该影响计入当期损益,从而能够让报表使用者关注企业将要发生的损失,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成为会计准则应对金融危机的良策。

3.预期损失模型兼顾了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FASB将可靠性论述为可验证性,如实表述,中立性等要素。预期损失模型需要建立评价模型、收集模型所需要的必要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建立预测所需要的信息系统,计算合理的实际利率、进行回溯测试等,要求报告主体对财务系统进行较大变更。收集的数据包括来自内部历史数据,和来自同行业的相同或类似数据。已发生损失模型和预期损失模型均强调数据,前者关注过去已发生的数据,后者关注将来要发生的数据。历史数据的可靠性体现在它已发生了,成了“唯一”;而未来数据需要现在采取多种技术方法寻找其“唯一”。所以,预期损失模型尽管与传统的可靠性不完全一致,但它也在尽量追求信息的可靠性,并未抛弃可靠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预期损失模型做到了会计规范与行业监管的分离

财务会计规范与行业监管规定相分离,是现代会计发展的一个特征,无论是IASB和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还是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体现了会计已逐渐与税务管理、金融监管、保险监管相分离。预期损失模型体现了与金融监管的分离,金融监管中心提出亦运用预期损失模型,但与准则制定机构运用的方法、内容和目的均不相同。金融监管中心运用的目的为了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的监管需要,计算贷款损失和确定风险减值准备。

[1]陈燕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正在酝酿中.中国会计报,2012(3.2).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系)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金融资产的分类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影响探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现代金融工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