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与利,能否兼得

2015-03-16孔雀绿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7期
关键词:孟尝君田螺利益

孔雀绿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说如果价值观不同,就会影响人与人的交往。英国政治家邱吉尔也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请联系生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在审题上几乎无难度的材料作文题。题干中的意图很明显——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更加重要呢?也就意味着,选择“价值观”也好,选择“利益”也好,均符合写作要求。一般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价值观重于利益,二是利益重于价值观,三是价值观和利益都重要。从实际写作的难易度来说,预计大多会选择“价值观重于利益”,因为这样显得“高大上”。这就给创新留下了空间:我们可以选择利益重于价值观,比如在集体利益面前,可以放弃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可以选择“价值观就是利益”,比如争取个人的利益就是争取大家的利益,大家的利益其本身就是价值观。

此外,关于“价值观”也可以进行再次的延伸——有理想是一种价值观、有责任心是一种价值观、勇敢是一种价值观、独立是一种价值观、仁慈是一种价值观……这样写作的范围就缩小了,中心也就更明确了。

无愧于心(散文)

张珏霃

成长的车轮在无情的岁月中无声地辗过,枯黄的树叶在深秋萧瑟的寒风中悄然飘落,青春的记忆像日历一样被一页页地翻过。花开又花落,年轻的你请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

时光如流水般在生命的缝隙中轻轻穿过,带来喜怒哀乐,带走青春年华。物是人非,时过境迁,难道一切都只是幻觉?我在虚幻与现实中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年轻的心不愿碌碌无为,不愿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因为这样才不会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

不知何时,天边那轮美丽的夕阳在我的眼中早已失去颜色,我的心累了,倦了……

面对这无奈的结果,我不知所措。此时的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颗闪亮的流星,划破夜空,陨落,陨落……

但是,我不能陨落。人,一撇一捺两笔,就够写一辈子。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将要遇到的挫折和挑战不计其数。当处于逆境的时候,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心,勇敢地成长。你可知道,要想让自己的生命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必须坦然面对失败!无论梦想有多么遥远,无论前面有多么艰难曲折,我们都决不可以放弃希望!

在人生这有限的几十载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珍惜每一个瞬间的感受,珍惜每一次心灵的感悟。在这天地之间,尽情地书写,书写我们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我十五岁的雨季里,没有飓风,没有闪电,只有一道绚丽的七色彩虹。我将用我鲜红的血液和我满腔的激情,编织这最美丽的彩虹!

每个人的人生也许都不一样,却都少不了一个主角,人们在选择中将各自的人生演绎得无比精彩。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有人不假思索,有人犹豫徘徊。无论如何,选择就意味着割舍与放弃,就意味着痛苦。所以,在面对心灵的选择时,许多人都会不停地询问:“究竟该选哪一个?”

怎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

我只是满天繁星中的一颗,但我会永远努力地闪烁着;我只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像水面上的阳光,泛着温暖的涟漪;像一棵大树,能挡住一些寒冷的风;像夜色中的萤火虫,点亮自己前行的路……

我要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我要跟着心的声音走,做到无怨无悔。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考生用流水般灵动的语言,以行云般飘飞的思绪,道出其矛盾而真实的心路历程。在求学路上,有梦想也有现实,有挫折也有成功,有忧愁也有欣喜……“我要跟着心的声音走,做到无怨无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说说义与利(议论文)

唐梦婕

义与利的关系,自古以来,备受争议。人们都不断地思考着,想要找出一个支点,来平衡两者的关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孔子早已将这一利义观纳入君子之风,让弟子们好好继承发扬。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义,孟子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至于远不及生的利,则更不必言之了。

《吕氏春秋》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可谓逐利的一把好手。一次他派门客冯谖替他去讨债。临行前,冯谖问他是否需要带些东西回来,孟尝君随口说,你看我缺什么就带什么吧。冯谖到了地方,将契据烧毁,并假托孟尝君之命,将债款赏赐给了百姓。次日,他回齐向孟尝君交差,孟尝君倍感意外。冯谖说:“我为您买了义。您只有一块封邑,却渔利百姓,我将债全部放还,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次年,孟尝君因不受赏识而被贬回封地。离地百里,便见百姓上前相迎,不禁感叹:先生替我买的义,真是重于利百倍啊!以此可见,信义的价值之深。

不过,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是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才“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曾说过“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由此可见,义与利也并不是一定要站在对立面上。并不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就一定能体现大义,而腰缠万贯也不一定就是耻辱。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是完全值得提倡的,也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被活活饿死纵然值得敬佩,但现世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大义。

义与利本就是一朵双生花,在面对取舍时,希望你能舍利取义,但更希望你能“利义双收”。

文章引经据典,论据翔实,又以冯谖买义的故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贵的是,考生在赞同重义轻利观点的同时又倡导现世人们尽可能利义兼得,丰富了文章的层次与内涵。

道与利益

-名言-

1.利益根本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我们每一个人视为幸福所必须的东西。

——霍尔巴赫

2.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

——霍尔巴赫

3.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泰戈尔

4.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

5.如果不懂得耕地和写诗同样高尚,一个民族是不会兴旺的。

——勃·华盛顿

6.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7.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索取什么。

——爱因斯坦

8.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

——拉罗什富科

-珠玑-

也许,他的价值观害了他,没有这价值观,他不会不断的劝谏君主,引来龙颜大怒,使自己流放到荒芜之地。也就不会引来奸诈小人,使自己只能无奈高呼“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但是,他的价值观也帮了他,使他在颠沛流离的同时还能想到“吾独困乎此时也”那份淡然,被多少后世学子学习。亦使他在穷困之时,不愿放弃自己的高尚品质,仍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份高洁,不知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影响了多少人。——选自《淡薄名利》

-故事-

小溪里有许多田螺,母亲靠卖田螺维持生活。有一次,我用一只大盆子养了半盆田螺。母亲见到后说:“放错地方了。真太可惜了,还是倒掉算了。”我说这么好的田螺为什么倒掉呢?母亲说:“这盆子是洗脚用的,现在用来放田螺,那就不能吃了。”我刚想说“反正不是自己吃的,是卖给别人的”,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因为母亲心地善良,她有着自己最为坚定的处世观和善恶观。后来母亲把半盆田螺全都倒进了溪里。

猜你喜欢

孟尝君田螺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I Love You, Dear China
我学会了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冯谖拿钱买“义”
冯谖拿钱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