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郁消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2015-03-12徐东梅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0期

徐东梅(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解郁消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徐东梅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观察解郁消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辨证分型口服解郁消结汤加减煎剂,对照组口服乳癖散结胶囊。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消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明显。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解郁消结汤 ;对照治疗观察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自拟解郁消结汤辨证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我院乳腺门诊治疗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均合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型标准。肝郁气滞型78例,痰瘀互结型26例,冲任失调型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26~60岁、平均38.8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8年。对照组60例,年龄27~59岁、平均37.6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0年。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①多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 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 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②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③本病多见于20~40 岁妇女。④钼钯 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解郁消结汤。香附9g,柴胡9g,瓜蒌15g,浙贝母15g,当归9g,陈皮9g,白芍12g,延胡索12g,莪术9g。肝郁气滞型加川芎9g,枳壳9g;痰瘀互结型加海藻12g,橘核12g;冲任失调型加杜仲9g,淫羊藿9g。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

对照组:用乳癖散结胶囊(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10)4粒,日3次口服。

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疾病的 75%[1]。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黄体素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的长期刺激,致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而发病[2]。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疡医大全·乳癖门主论》曰:“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发病与肝、脾、肾及冲任相关。解郁消结汤方中香附、柴胡、陈皮、延胡索疏肝理气,当归、莪术养血活血消癥,瓜蒌、浙贝母化痰散结,白芍柔肝止痛。肝郁气滞型加川芎、枳壳行气理脾,痰瘀互结型加海藻、橘核化痰软坚散结,冲任失调型加杜仲、淫羊藿调补冲任。全方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散结兼顾活血消癥,故可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司银套,申贝贝,常宁甫.乳腺增生病中医发病机制与防治思路浅探[J].江苏中医药,2011,43 (8):3-4.

[2]刘东平.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4):133-134.

[收稿日期]2015-05-15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