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兴安盟农民消费因素分析

2015-03-12王换弟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对策

王换弟(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内蒙古兴安盟农民消费因素分析

王换弟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恰当的解决也就成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消费情况体现着人们生活水平因而受到关注.所以农民消费问题受到了重大关注.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由此可见,研究当前农民消费现状和因素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民消费;消费因素;消费原则;对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出了关于农民问题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里提过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分析兴安盟的消费因素对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以及建设和谐新农村予以借鉴.

1 内蒙地区(兴安盟)农民消费现状

农村牧区消费市场,是整个消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包括五个盟市,辖5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6.2%.海拔高度150-1800米,兴安盟现有161.33万人口,农村牧区人口占57.9%,但农村牧区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9%.很显然农牧区缺乏需求,这意味着兴安盟农牧区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1.1兴安盟农民消费的积极因素

1.1.1收入和消费支出同步增长

1.1.1.1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2014年,粮食生产将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三农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从表中可以看出,兴安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的10252元提高到2013年的16796元,年均增长近10%.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间由3415元提高到5765元,年均增长近11%.

2009—2013年兴安盟人均纯收入

1.1.1.2农民消费水平提高,EC降低

人们生活的好坏或品质要用于EC也就是恩格尔系数来表示的,公式为食品消费额/个人消费总额,即生存消费额/消费总额,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恩格尔系数大于0.6时,说明了居民生活处在绝对贫困状态;恩格尔系数大于0.5小于0.6时,表示了居民生活处在温饱状态;恩格尔系数大于0.4小于0.5时,表示了居民生活处在小康水平状态;恩格尔系数大于0.3小于0.4时,表示了居民生活趋向于富裕;恩格尔系数小于0.3时,表示了居民生活处在最富裕状态.EC是由居民食品支出除以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内蒙古兴安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到2007年和2008年到2010年和2013年都在下降,只有2007年到2008年和2010到2012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在不断增长.而农牧区家庭恩格尔系数2005年到2011年和2012年到2013年大部分都在下降,只有2011年到2012年在上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007年到2010年都处在EC<0.3中,这说明了处在最富裕状态.而2005、2006、2011、2012、2013年则处在0.3<EC<0.4,这说明了居民生活趋于富裕.农村牧区家庭恩格尔系数2005年到2009年和2012年都处在0.4<EC <0.5,这说明了居民处在小康水平.2010、2011、2013年处在0.3<EC<0.4,这说明了居民生活趋于富裕.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都处在下降阶段,恩格尔系数和居民生活质量是负相关的.

1.1.2农民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

2013年,全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796元,比上一年提升了百分之1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62元,比上一年提升了百分之14.0.全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765元,比上一年提升了百分之14.0;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5298元,比上一年提升了百分之15.0.

2013年,全盟城镇居民EC也称为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家庭消费总支出,为30.39%,比去年下降了0.30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33%,比去年下降了7.98个百分点.兴安盟各个地区都不断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从土地供应、规划条件、建设资金、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快推进茅草房和危房改造,确保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慢慢得到改善.2013年,全盟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6.95平方米.

据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全盟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中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分别拥有移动电话193部和177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分别拥有电冰箱79台和52台.而2010年,全盟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中: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分别拥有移动电话167部和83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分别拥有电冰箱74台和31台.差距比较显著.

1.2兴安盟农民消费的消极因素

1.2.1农民消费水平偏低,增长缓慢

农民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首先是农牧区市场消费水平整体偏低.由目前来看,兴安盟农牧民的消费水平总体较低.2013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开支为5298元,相同于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与1998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基本相等.在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传统消费品或中低档耐用消费品趋向于饱和,而在相同产品当中有很多的消费品还没能进入大多数农牧民生活.最后,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一方面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0-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4%,相对于同期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了年均增长3.1%,城乡收入之比由2000年2.33:1扩大到2013年的3.10:1,另一方面是由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差距在不断扩大.2000年农牧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开支的比例是1:2.9,到2013年扩大到1:3.65.

1.2.2农民消费质量不高

1.2.2.1农民消费环境不佳

兴安盟大部分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从各个方面制约着市场的容纳量的扩大.虽然有一些商品的价格农牧民有能力承受,也迫切需要,但由于必要的消费环境和条件不足的限制,农牧民也没法购买使用.例如,供水供电条件,通讯电视发射覆盖面积,和道路交通条件差等,在客观条件上起到了抑制作用.

1.2.2.2消费支出结构不平衡

以目前看来,很多农牧区居民生活还处在温饱阶段,消费水准还处在相对较低层面,对于购买商品农牧民们更加关注的的是商品是否物美价廉、是否经济实用,对于家用电器的需求上,农牧民更在意的是商品是否造作便捷、易上手、并节约省钱,但大多商家都忽略了农牧区市场的这些消费特点,走入了误区,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商品的使用功能和销售价格都远远脱离了广大农牧民的实际消费情况,一方面,这造成了农牧民根本无法承受商家拟定的商品价格,不能用的商品堆积如山;另一方面,不少广大农牧民急需的商品又无从购买,使得农牧民消费增长受到了遏制.受消费习俗、意识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农牧民的消费层次较低,导致了消费结构失衡,突显了消费问题.例如,一方面在房屋修建、婚丧嫁娶上消费过大.另一方面,人情往来花销大.农村牧区送礼的理由繁多,还有一些灰色娱乐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如封建迷信、体育博彩等,这些不正常的消费观念也抑制了农牧区经济市场的发展.

1.2.2.3消费方式不科学

第一,农民消费非理性化.在农村,大多数农牧民朋友把部分收入用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开销上之外,剩余的则用于修建房屋上,其实大部分农牧民是由于虚荣心作祟,而经常与别人进行比较,也不管自家人口多或少,就盲目的追求房屋的美观和面积上,而这些开支往往很大,从而导致农牧民住房建设更豪华奢侈.第二,消费方式的单一化.由于农牧民常年收入较低的因素影响,日常消费都集中在基本生活花销上,例如日常温饱、衣着穿戴等,即使生活较富足的农民也只是购买些质量较好的商品,从而可以看出农牧民朋友日常消费都集中在物质消费上,这也彰显了农牧民消费方式的单一化.第三,消费方式的制约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时候农牧民的消费是是不由自主的,如人情往来.就算这种消费对你没有意义,但你还是受制于农村观念而迫于消费.

2 内蒙地区(兴安盟)农民消费的因素

2.1观念因素

②干旱年份,洪泽湖接近死水位时,限制出湖水量,加大抽江水量补湖,保障人们的生活、生产及水生态环境用水。

观念保守是农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农村比较突出强调储蓄和积累.农民对于消费和储蓄更倾向于储蓄.这种守旧的消费思想以及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使农村居民对激活消费经济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活度下降了,在很大程度上使经济政策的作用减弱了,使消费无法对生产产生刺激性作用.

2.2经济因素

2.2.1收入水平低

农牧民的收入来源单一,不是种田就是放牧,而这些都是看天吃饭的,收入不稳定.全过程都是人工的,而不是机械化的.农民们秋季收了庄家冬季就无事可干而呆在家里,就算有牛羊,由于圈养,牛羊也养的很少大多都卖了,还由于地理因素、种族原因和文化知识的原因,除了种田放牧不会别的,所以他们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虽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城市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

2.2.2支出预期高

长期以来,兴安盟农牧民收入增长与东部比起来还是比较慢,政府也相继发布了多项改革措施,如房改、医改、教育等;这也打破了传统的的福利保障体系,但新发布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与收入的不稳定性相比,农牧民预期支出的增加更加明确;例如,培养子女教育费的增多,随房地产升温修改房屋的成本也累来越贵,医疗支出加重.随着开支预期增多,农牧民的负担加重,对未来产生了悲观的心态,为了将来不确定性的开支需求,农牧民减少了当前的消费,增加了储蓄,从而引起了消费下滑的趋势.据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各种储蓄目的当中,子女教育排在首位的居多,依次是养老、购房和预防意外.因开支负担过重,为了以后准备,使得农民增加了储蓄,限制了即期消费,在很大意义上限制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3环境因素

2.3.1农牧民居住环境不利于农牧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3.1.1农民居住过于分散

由于土地位置是永远不变的,为了便于生产,农民只能把房屋建在距离田地比较近的地方,因而出现了依田地而形成的众多村落的情形,也就形成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对农牧民日常消费供应很难形成规模,从而商品单价走高甚至出现了无商品供应点,买不到商品的情况.

2.3.1.2农民组织不紧凑

在农牧区,有很多居民都是以血统而聚集居住的,这种居住现象虽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以后的农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再加上很多农民的小农思想,群体力量又相对较弱,没团结意识,因此没法抱成一团把农牧民凝聚起来,只知无目的地出钱出力创造无价值的东西,开支与收入不成正比,在这种状况下,很多农牧民都愿意外出谋生活,但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到最后还是不能改善当前农村的消费现状.

2.3.2农民消费品市场不完善挫伤农民消费热情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商品流通组织混乱.尤其是农村牧区,大多都是以个体的小店、小铺为主,规模小而分散,进货渠道混乱,“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这种低组织化的商品流通状况导致了农村牧区商品流通组织的混乱.其次是交易方式比较落后.2010年,我盟农村牧区共有集贸市场60多个,这些集贸市场95%以上是漏天式场地的不固定的农村牧区大集市交易,这种很原始的交易方式,很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再次是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农牧民消费受到限制.目前,我盟农村牧区市场适合农牧民的物美价廉、经济实惠、方便耐用的商品极少.存在供求不均衡矛盾,一方面造成了农牧民生活拮据而买不起,无用的商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出现了农牧民日常所需的商品买不到的局面,导致了农牧民消费增长;最后是农村网络通讯不健全,使得农牧民不能及时的收到科学的生产辅导和市场销售信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严重脱节,使农牧民的实际消费需求受到制约.

2.3.3农村消费环境不佳限制了农民消费意愿

我盟大部分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从各个方面制约着市场容纳量的扩大.农牧民对有些商品价格虽能接受也有能力买,并且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必要的消费环境和条件不足的限制,农牧民也无法购买使用.比如道路交通条件差在客观条件上上起到了抑制作用.

3 内蒙地区(兴安盟)农民消费的对策

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并继续以最低价格收购玉米、小麦,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2.增加对农业方面的补贴.对有土地的农民给予补助,退耕还林者每亩多少给出价格,使不适合种地的地方得到保护,也让没能从这块土地获得收入的农民得到一定补偿,即提高了收入又遏制了环境的破坏.政府还应该放活一些土地限制,放宽对农民土地的限制.

3.政府应推出针对农牧民的一系列政策.如对大学生给予补助,只要考上大学就给予补助,这样农牧民就没压力供学生读大学,还有一个家庭里学生多或贫困家庭则选于低保家庭,给老人一定的保障,减轻家里的压力,有低保的家庭给予学生一定的补助,不仅如此还对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给予补助,从而吸引农民们,脱离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让子女们读书.

4.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农村发展了,农民们的收入增加了,满足了基本的需求后自然而然的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了,如买液晶电视机,人人有手机,去大城市旅游等.交通方便了,人们都去大城市购物了,因在大城市,你有很多个选择,而在乡下你的选择只有单个数,在大的市场里你能够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5.加大推进农民消费政策力度.除了提高农牧民收入之外,推出针对农牧民的贷款项目,无利息贷款或延长还款期限等,是农民有资金创业或帮助农民脱离困境.

6.改变农民的消费思想观念.农牧民的生活过得富裕,就会出现从物质到精神的一个转移,而人们在休闲的空间就会注意身体上的保护,继而为了未来的风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保险,继而就会在农村出现很大的市场,由而加速农村牧区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育.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一,加强农村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第二,通过农村大众传媒方式向农村宣传现代文明.

(2)加强城乡交流,引导农民树立新的消费理念.第一,加强城乡文化教育交流,引导新的消费观念进入农村.第二,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引导.第三.是让农民更直接的接受新理念.

7.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三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第一,优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二,建立灵活多样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建立.

8.使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多元化.不能只靠田地,也不能只靠牛羊,而是在固定的收入下,从别的途径增加收入.扩大农村外部增收来源.要本民增加收入,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上.并加快农村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9.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秩序.政府应该对权力学会放手,才能使市场机制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但前提是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如果有违法的现象,应严格打击触犯农村消费者利益的不法人员,从而维护好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并对消费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

10.提高农牧区地区的孩子们的文化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使农村的孩子们可以上学读书,并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水平的差距.减轻有学生家庭的负担,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最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扩大义务教育范围,是孩子们都能上学,扩大义务教育普及率并使农牧区的学生所占比例提高.使不能继续读书的初中、高中生有机会读书.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1.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长,使更多的农民就业,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4 结语

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而且内需的主要潜力在农牧区.由此可见,尽快解决农牧民消费问题,对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奇.我国农民消费水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11.

〔2〕邬德政,刘鸿渊,曾艳琳.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经济体制改革,2007(1).

〔3〕朱长明.影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环境因素分析.农业经济,2012(4).

〔4〕卢一宣.促进农民和谐消费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农村经济,2010(3).

〔5〕时红艳.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低迷的原因分析.农业经济,2012(3).

〔6〕王敏,梁利.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5).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02-04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