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EVA的价值管理 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015-03-11李冀英郝全梅姜辉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管理价值创造

李冀英 郝全梅 姜辉

摘要:本文阐述了EVA的内涵和EVA的积极意义,分析了EVA对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因素与制约作用,并对如何运用EVA管理手段、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EVA 价值管理 价值创造

EVA是企业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的手段,EVA包含了战略规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报酬激励、内外部沟通等管理因素,相较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而言,EVA评价指标在度量企业经营业绩和价值增值方面更具有优越性。企业应当建立起以EVA驱动业绩评价与价值管理整合的机制,构造有效的价值创造体系。通过实施EVA价值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一、EVA的内涵

(一)EVA的涵义

EVA,即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EVA是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加以调整、用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是一种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只有营业利润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经营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EVA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当投资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创造价值,股东财富才会增加。在经济增加值方法中,企业价值=期初投资资本+经济增加值现值(式中:期初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净债务)。

(二)EVA的基本理念

企业不能单纯以规模作为所追求的目标,更要注重自身的价值创造,以EVA为导向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建立起有效使用资本的约束机制,按照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流程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有利润”。若EVA为正,说明经营盈利,增加了企业价值,也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若EVA为零,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的收益目标;若EVA为负,说明经营亏损,损害了企业价值,也侵蚀了股东财富。

(三)EVA的核心思想

EVA的核心是“剩余收益”,实质是在对企业净利润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即: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成本率×投资成本。“扣除所有资本成本才真正创造股东财富”。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才能给股东带来价值,投资者至少应从企业获得其投资的机会成本。

二、EVA的积极意义

企业制度决定了激励方式。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是一体,产生了职业经理阶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与企业经营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建立一种符合资本效率有效发挥的新型激励机制。也就是说,要在保证所有者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将创造的价值部分地奖励给经营者或员工,同时也让他们承担更多的风险。

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价值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EVA并不仅仅是衡量经济业绩的财务指标,还是包含战略规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报酬激励、内外部沟通等管理因素在内的一种价值管理体系。

在建立完善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过程中,以EVA为基础,引导企业从理念、管理、激励和考核等方面更加注重价值的实质内涵,体现价值创造、价值增加的企业内在发展目标。

一是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衡量企业经营绩效。EVA从税后利润扣除资本成本,考虑了资金机会成本和投资回报,实质反映了企业实现的经济利润和增加的经济价值,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管理效率。

二是能够有效促进增强企业全过程价值理念。EVA以企业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为核心,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增加的目标,形成以价值链条为纽带的管理流程,提高企业价值管理水平。

三是能够充分协调平衡企业相关利益人有股东、经理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EVA在利润实现的基础上,扣除资本成本,当EVA为正时,股东收益增加,经营者目标实现,债权人利益得到保证,同时也辅助兼顾其他利益人的经济利益,充分协调平衡不同利益人对企业的期望和价值需求。

四是能够持续推进企业科学、长效发展。EVA能够将投资人利益与经理人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紧密结合,关心自身价值提升和长期增值,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控模式,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并使EVA得到持续改善。

EVA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其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EVA是创造财富的真正关键所在。从深层次理解,EVA不仅仅是一项评价企业的指标,也提供了一套全面的价值管理体系。

三、EVA对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因素与制约作用

EVA为现代企业管理在价值创造上提供了理念上、方法上的变革和指引,但由于经济社会和管理环境的复杂性,EVA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EVA以财务报表为基础,通过对部分财务指标进行调整来反映价值创造结果,由于财务报表是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事后反映,因此EVA是滞后性经济指标,可能会造成企业决策的滞后性。

二是EVA通过结果数据来指导驱动过程,对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营销策略、生产流程、人力资源等因素关注不充分,缺乏前瞻性,因此不能够提供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的过程信息,难以揭示财务指标与企业经营、运作和战略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充分计量和评价企业经营过程的价值创造。

三是EVA以综合业绩指标解释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对企业风险的反映和控制缺乏有效手段,从企业长效持续发展角度看,高EVA数值的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使得股东的价值受到威胁。

四是EVA涉及的调整事项繁多,调整项目选择没有具体的规定,企业选择调整项目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其复杂性,EVA计算时的必要调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四、运用EVA管理手段,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一)将EVA考核体系与自身战略目标执行情况相结合

总体而言,EVA和企业战略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所以EVA应该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企业应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加入EVA的理念。实际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EVA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互助性。企业一旦选择了战略目标之后,可以把战略目标看作是EVA的里程碑,所以为了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不必拘泥于每年的EVA都保持快速的增长而放弃长期的发展战略;应将两者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EVA的内在统一。

(二)转变发展模式,突出主业的领先优势

EVA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突出主业的领先优势。EVA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能够将企业引入持续创造价值的发展模式。EVA能有效防止企业过度投资,将企业“引向”创造价值较强的主业,并在主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积极追加向高利润行业的投资比例,并将其作为主业,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EVA指标考核体系能够成为企业涉足高利润行业的标尺,从而提高其投资效率,保持自身在主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其价值创造能力。

(三)加强对EVA指标考核体系的评价,改善自身评价体系

企业应将EVA纳入对投资项目经济考核或者评价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重大项目的投资,尤为重要。EVA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EVA考核体系能够减少企业短视性的经营方式,预防国有资产投资效率低下和浪费企业资源的行为。EVA指标能够通过资本成本来评价资金的机会成本等,有利于企业衡量自身是否具备在新涉入行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EVA考核体系通过调整相应形成的在建工程在计算资本占用中的方式,来鼓励企业提升科研能力,从而促进主业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投入和以获取战略资源为目的的风险投入。

EVA是财务指标,相对缺乏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企业应在运用EVA指标考核体系的同时引入一些与未来发展潜力预测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特点增加对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风险控制,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自身价值创造能力和战略执行情况。企业可以依据预测作为经营业务的市场需求指标,并作为对EVA考核指标的补充。

(四)加强自身治理,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通过EVA考核体系,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提高其创造价值的能力。EVA对会计利润调整的同时,考虑了所占用资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企业可以通过EVA对企业形成由上至下的考核体系,来剔除会计利润的不良影响。此外,企业还应通过提高股东的期望值和运用外部市场机制来设置自身的EVA考核体系,有效发挥EVA对自身治理的改善。

企业在继续保持主业的领先优势之外还要对主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整合,以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企业应根据行业的特点,加大科技研发,提高产品的收益率,同时,应加强对自身的大型设备管理,防止资产虚增账面价值。

(五)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将战略、EVA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激励约束机制融为一体,培育和构建企业文化。战略、资源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共生的、相互支持、因果相连、层次递进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系统整合资源、发挥决策、制度和措施之间的协调效应,系统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树中.《大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关崇福.《引入经济增加值管理理念,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兵工财会[J],2012年(2).

[3]朱经平.《建立经济增加值驱动因素运营管控体系》.兵工财会[J],2011年(10).

(作者单位:李冀英,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郝全梅,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姜辉,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猜你喜欢

价值管理价值创造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增长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价值创造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