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合欢壶》的造型和历史

2015-03-11邵仁平

佛山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宜兴艺人紫砂壶

邵仁平

(宜兴 214221)

浅谈紫砂《合欢壶》的造型和历史

邵仁平

(宜兴 214221)

传统经典壶类型,蕴含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集历代精华凝练而成。《合欢壶》胎体坚致,质地细腻,表面光泽洁净,颜色纯正明快。造型端庄,古朴大方,线条流畅,棱角挺括。

合欢壶;造型;传统;文化;品茶

1 前言

紫砂茶具自创始之初,就是因茶而发展的一种煮茶器具,取宜兴独有的紫砂泥料,经艺人的工艺手段制造而成。传统的紫砂艺术如何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是新时代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当代紫砂的发展现状变化万千,如何体现时代的精神,又赋予其时代的历史意义,也是一个紫砂领域上关于创新和技艺的大课题。

2 紫砂《合欢壶》的造型和历史

宜兴紫砂,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造型有了不断的创新,装饰手段也是与时俱进。历代紫砂艺人借鉴青铜器、石器、漆器等造型进行创新,或模仿自然界中某一物体进行构思。紫砂壶的美,在于壶泥、壶型、绘画、篆刻、雕塑共融于一壶。

紫砂艺术的发展不仅要着重于其本身的创新变化,更要博采众长。要以一种开放的视角和心态,将紫砂艺术与其他多种艺术相结合,以达到技艺及美感的创新,从而完善紫砂艺术本身。其实,作为一种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艺术,紫砂壶与多种传统文化都有着共通之处。例如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这些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的运用是十分具有普遍性的,由陈曼生创制的“文人壶”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这样能使得紫砂壶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又渗透了其他的文化元素,使其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韵。

传统经典壶类型,蕴含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集历代精华凝练而成。《合欢壶》胎体坚致,质地细腻,表面光泽洁净,颜色纯正明快。造型端庄,古朴大方,线条流畅,棱角挺括。此壶形制似曼生十八式合欢壶之变异,嘴稍长,把阔扁,盖平扁,珠钮形似壶身,圆厚饱满,从功能上改制的茗壶。

笔者的《合欢壶》壶体端庄大气,工艺精湛,颇肩,壶腹极扁,在中间形成对接之势,腰线过渡圆润不见棱角。流把挺拔有力,一弯流自壶身中间偏上胥出,势力极低,嘴口下沉,壶把自肩部挺出,与壶嘴持平,耳形壶把圆润流利。

一代代的紫砂艺人们继承和发扬前辈的探索精神,从不同的文化和工艺中吸收有益的元素,把它们应用到紫砂艺术的实践中去,创造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艺术造型天地,使紫砂壶闻名于世。《合欢壶》为经典之器,通过每件《合欢》作品,我们能看出紫砂艺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艺术品性,这也许就是紫砂文化的魅力所在。

宜兴紫砂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公认的实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宜兴紫砂有它清晰的文化背景和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它所体现的工艺流程和独特风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性、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从事紫砂工艺制作的人,大多都是从很年青的时候便开始学艺,终身都在技艺上不断的磨练,使技艺纯熟,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制作出好的紫砂陶器。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显示高雅涵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的艺术,是集儒、佛、道与民风民俗于一炉的中华茶文化。紫砂壶是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

一杯茶,水意葱茏,清香流动。禅言:杯盏人生。读罢,杯水盈盈方寸间,万念聚拢,欲语还休。个中滋味,自晓自知。晚秋,且让我们一起吃茶去吧。一壶一世界,壶里有乾坤。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融合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精髓,演绎着紫砂之美。品一盏淡淡的清茶,任丝丝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细细体会人生。品味的是壶里乾坤,有容乃大的境界;来自于自然造化的紫砂器,原生的泥味和质朴气息,给予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感悟。

3 结语

紫砂壶是会说话的,懂得紫砂壶的人一定能从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中读出紫砂艺人要诉说的情怀,要表达的意境。紫砂艺人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观都融入他的作品之中。因此说,紫砂的世界犹如人生,姿态万千。

猜你喜欢

宜兴艺人紫砂壶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