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精益生产方式下的陶瓷机械设备管理与技术措施

2015-03-11叶逢明

佛山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精益机械设备陶瓷

叶逢明

(河源市东源鹰牌陶瓷有限公司,河源 517000)

1 前言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遇冷,再加上如今高端项目减少,需求相对减少,其下游的陶瓷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处境相对艰难,品种多、订单少、利润微薄又遭遇实施新的环保法等原因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寻找出路。而陶瓷机械设备管理也正是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之一,基于鹰牌公司经过近几年加强设备管理运作,使生产稳步增长,设备运行稳定,事故大幅度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走出困境并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现再进一步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在推行过程中发现了传统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其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

2 传统的陶瓷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 传统的陶瓷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1)目前传统的设备管理的大量工作集中在维修阶段,而不注重设备全过程的管理。

2)传统的设备管理在技术、经济、组织三者关系方面,侧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同时对组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3)传统的设备管理仍然停留在单纯配角服务的阶段。

4)传统的设备管理只注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参加,没有把同设备有关的部门、人员组织协调起来,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5)还有就是设备数量多、种类繁杂且使用点分散,设备的“年龄”差异大,备品备件和工具材料的种类多,创修重修成本高以及缺乏故障历史的记录分析等。

3 传统的陶瓷机械设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单纯的追求利润和政绩,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更新,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2)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中,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工作。其次,缺乏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多技能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大都依托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设备管理。

3)工人队伍不断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数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使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4)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脱节。因企业没有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操作人员往往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相互推卸责任。

5)设备维修浪费严重。比如:对大量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随意报废。

6)库存高,但还是经常性缺件,库存记录不准确等。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1)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没有建立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缺乏完善、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2)维修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的设备维修体系大多以职能分类,分为不同的维修组,但由于现代企业设备具有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按职能分类容易造成一些部门的职能交叉。

3)维修人员专业水平较低。陶瓷企业设备越来越多,且呈现了复杂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可目前企业大多依靠传统经验进行设备维修,缺乏专业的维修技能。

4)缺乏高效的激励机制。目前的企业对设备的考核以惩罚为主,缺乏必要的奖励,这挫伤了设备维修人员保养维修设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对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低。我国企业领导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设备”的现象,认为只要生产搞上去,企业利润就相应增加了,孰不知设备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

4 利用精益生产方式下的陶瓷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步骤及解决现存问题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4.1 精益生产方式的概述和推行优势

1)精益生产方式,指以顾客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快速反应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运作效益以及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其核心就是精简。

2)其优势意义,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所需人力资源最低能减至原来的1/2,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平均库存水平的1/4,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2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的终极目标

1)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2)备件、备品实现“零”库存。

3)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为此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4)“零”灾害(即安全第一)。

4.3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设备管理总的来讲就是通过采用5个为什么等方法分析确定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连续的改进,最终得到一个理想的设备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准时化生产”(JIT),达到消除浪费的目的。

4.4 推行步聚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在技术和方法上并不难,难就难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为了实现精益,这里从运用TPM(全员设备维护)方面阐述其推行步骤。

1)准备阶段。引进TPM计划,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2)开始阶段。TPM活动的开始仪式,通过广告宣传造出声势。

3)实施、推进阶段。制定目标,落实各项措施,步步深入。

4)巩固阶段。检查评估推行TPM的结果,制定新目标。

4.5 解决现存问题的技术措施的建议

针对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陶瓷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通过学习,加深精益生产方式和设备管理关系的研究,对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加强设备的管理,逐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具体的技术措施建议如下:

1)首先企业的设备管理应适应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建立一整套生产管理体系;重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采用,鼓励员工的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尊重和信任职工,充分应用多种形式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个员工的职明才智。

2)应遵循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原则:思想观念要新;精益精神要强;团队协作要好。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积极开展设备预防性管理,依靠集体智慧解决生产中的各种设备故障;业务技术要精。要强化职工的技能培训,确保职工一专多能。

3)确保设备正确选型,做好新购设备的验收管理。包括设备验收的组织、性能测定以及设备资料的验收等工作。

4)健全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5)重点抓好设备的日常管理。(1)对职工设备知识培训,提高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的素质。①针对员工操作的设备进行“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实地培训。②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③通过聘请高级维修人员、定期举行维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2)设备日常维护保养。①应制定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定;②应制定设备点检规定和设备的润滑计划,并每月检查其执行情况并统计设备故障停机率。③应做设备的预防性管理,特别是建立车间设备的巡检制度。

6)做好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精益生产方式使企业减少了备品备件库存量。

7)建立高效的赏罚机制。

8)与时俱进,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比如窑炉安装新型节能喷枪;淘汰旧的电动机,换上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电动机;抛光线前磨机厂家原配1.5kW的倒角磨头更换成4kW的磨边磨头;原料车间的摆线针搅拌机更换成齿轮搅拌机等。

9)结合“7S”现场管理进行设备管理。

5 结语

总之,面对我国企业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陶瓷生产设备管理实践,在总结精益生产方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适应精益生产方式的生产设备管理原则,并提出了改善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的技术措施。为此,相信企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设备管理中,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安排和设计,将会实现企业在质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的各项战略目标,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孟凡云,许万昌.浅析企业设备维修的组织与管理[J].知识经济, 2010,07

[2]张英.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装备制造,2009,05

[3]姜宏锋.精益生产—全员设备保全暨设备管理人才高级研修课程[J].2015,03

猜你喜欢

精益机械设备陶瓷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陶瓷艺术作品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