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曼生井栏提梁”之陶刻艺术魅力

2015-03-11欧为东

佛山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井栏紫砂陶陶刻

欧为东

(宜兴 214221)

浅谈“曼生井栏提梁”之陶刻艺术魅力

欧为东

(宜兴 214221)

“曼生井栏提炼”壶身刻绘“八子游园”景象,庭院之中诸童嬉戏于苍松下,情态生动,童趣盎然。纹饰刻画细致,衣褶之处,清晰流畅,颇见匠心。另一面刻绘白居易诗句“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字迹古朴苍劲,镌刻刚劲有力,富金石味。

曼生提梁;陶刻艺术;造型;装饰

1 前言

紫砂陶刻艺术是伴随紫砂壶艺一同发展而成的。供春,这位紫砂陶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人物,就在自己的供春壶上篆刻着“供春”二字。紫砂陶刻艺术开始于制壶人在壶的底部或把梢处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年代,其后又逐渐发展成在壶底书写诗句并落款,随着时代的变化,最后又将诗文搬上了壶身,直接用于壶的装饰。

2 浅谈“曼生井栏提梁”之陶刻艺术魅力

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的艺术。笔者在学艺的期间,对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勤加练习,品尝汉字书写的无穷奥秘,以期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对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在紫砂壶上的应用都细细地揣摩,或工笔,或写意,感受其中的意境,领悟内中的含义。

紫砂装饰要“因壶而制”,要根据紫砂的材质特色和壶的造型特点进行设计创作。再好的书画、金石作品,都无法凭借简单的复制就在紫砂器上散发出应有的韵味。要让作品具有陶刻气味,需要在紫砂器上通过书画、布局、用刀等手法共同作用下,产生出陶刻效果。因此,在学习和磨练陶刻技艺的同时,笔者也在紫砂壶的创制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紫砂壶式中著名的井栏壶,是以古井之形为蓝本。古时井泉四周不但有井栏,其上更架设辘轳,便于汲水。以井栏为式之壶再设提梁,亦犹井上之设辘轳也。“井栏”有很深的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并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曼生井栏提炼”壶身刻绘“八子游园”景象,庭院之中诸童嬉戏于苍松下,情态生动,童趣盎然。纹饰刻画细致,衣褶之处,清晰流畅,颇见匠心。另一面刻绘白居易诗句“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字迹古朴苍劲,镌刻刚劲有力,富金石味。

陶刻作为装饰手段,技艺上的纯粹用刀已不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单纯的刻字刻画,就是本土所谓的刻底子,虽然有水平高低之分,也只是技艺娴熟与否的区别,是技术层面的要求,其中绝大多数只在产品上作机械刻画。陶刻中最主要的的是艺术层面的要求,是文学、绘画、书法、金石浑然一体的结合形式及最恰当的表现手段。

需要陶刻装饰的紫砂产品,除了茶壶还有花盆、花瓶、餐具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紫砂品种。陶刻不只是装饰的手段,或是为了附丽而作简单的点缀,它是以自己的艺术底蕴进行二度创作。特别是空刻,刀如游龙,虽仍是装饰的表现形式,但究其实质已是纯粹的内容的体现,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为了表现而装饰,视陶刻为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如陶联、陶挂盘、花瓶、壁挂、画碟、微型花盆、微型小瓶、竹片、字屏等,成为新的紫砂产品门类。

紫砂陶刻的装饰方法,若以烧成前后来分,在烧成前有绞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陶刻则是主要的装饰手法,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

3 结语

壶艺的发展和书法、绘画、篆刻等是分不开的。尤以书法作为壶艺装饰的主体艺术,有内涵、有品位的艺术创作思路,就必须在风格、意境、刀法上下真功夫,选择多种主体用刀之变化使紫砂艺术与书法相结合,达到风格意境造型一致和谐,工细而精致,以感觉其巧夺天工。

猜你喜欢

井栏紫砂陶陶刻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