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春竹提梁》壶的造型魅力

2015-03-11储建锋

佛山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宜兴紫砂壶

储建锋

(宜兴 214221)

浅谈紫砂《春竹提梁》壶的造型魅力

储建锋

(宜兴 214221)

紫砂《春竹提梁壶》五节竹段作提梁,秀美典雅,素净而又格调绚丽,同时又不乏竹子的苍劲之风,着实让人雅兴大发,品茗之余,把玩在手,乐趣无穷。这每一节竹段都需要手工理干净,这般妙趣横生的模样,该经过多少遍的临摹和检验,制作难度之大、精度之细、工程之巨,绝对令人叹服。

春竹提梁;紫砂魅力;成型技法;君子气概

1 前言

紫砂壶作为传统的实用陶瓷工艺品,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有着传统工艺品根深蒂固的民族根基,有着前辈们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留给我们最可贵的财富,也被一代代紫砂艺人所传承。

2 紫砂《春竹提梁》壶的造型魅力

宜兴紫砂壶发展数百年以来,凝聚着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历经创新——继承——再创新,使得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五彩缤纷,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紫砂壶爱好者都可寻得自己喜爱的款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的《咏竹诗》。“竹”挺拔遒劲,自古以来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郑板桥一生倔强不驯,尤以画竹、写竹见长。

紫砂《春竹提梁壶》五节竹段作提梁,秀美典雅,素净而又格调绚丽,同时又不乏竹子的苍劲之风,着实让人雅兴大发,品茗之余,把玩在手,乐趣无穷。这每一节竹段都需要手工理干净,这般妙趣横生的模样,该经过多少遍的临摹和检验,制作难度之大、精度之细、工程之巨,绝对令人叹服。三节竹枝作壶流,蓄势而出,引流向上,出水流畅如一泻千里。一枝细竹破节而出,几片竹叶轻抚壶身,生机涌动,每片竹叶比例协调,刻画逼真,意境唯美。壶身大气卓然,圆盖微鼓,呈现出一种大度君子的气息,浑厚而端庄。纯正的紫砂泥,更衬托着作品一尘不染、纯正无暇的特质。砂泥呈红色,红而不嫣,质地粗而不糙。壶身圆润,泥质极为淳厚,容量大,显得大气、稳重。泡上一壶茶,是否觉得心神俱静,享受昔日清闲呢?

宜兴紫砂壶因其独特的成型技法,能极大地体现作者的创作自由度。其创作题材的多样性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变化、发展和完善。但无论其如何变化和发展,一把好的紫砂壶作品在其设计上一定能较好地实现泡茶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兼顾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引起人们在情感或者是经历上的共鸣。

紫砂艺人创作紫砂壶时遵循着一定的法则,依据传统和其特定的语言,具有传统性和继承性。紫砂艺人们遵循着传统并且不断突破,为达到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不断努力,完善艺术的创作。一件紫砂作品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使人们从视觉去感受,而其所表现的内容正是人类情感的语言。紫砂艺术是博大的,能够体现出紫砂艺术的美感,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紫砂的艺术形式将美感传递出去。

纵观宜兴紫砂陶的发展史,都离不开紫砂陶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离不开土与火的交合。在紫砂陶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不同时期,紫砂陶土泥料炼制的工艺不断更新,不断提高,使它具有很广泛的适应性、实用性、多样性。紫砂壶的工艺制作发展到今天,独步于陶瓷之林。紫砂壶提高了茶艺文化的品位和高度,形成了优雅的饮茶风气,紫砂也因泡茶之利而被赋予茶中宝器之尊,天下茶具之首。它将品、闻、观、赏、感、悟等有机结合,达到了从生理、心灵最后到灵魂的超越。追求自然清净、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

3 结语

一壶一世界,壶里有乾坤。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融合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精髓,演绎着紫砂之美。品一盏淡淡的清茶,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细细体会人生。《春竹提梁》虽寥寥数笔勾勒,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已然跃然壶上,不需繁复芜杂的笔触,已经让人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了。

猜你喜欢

紫砂陶宜兴紫砂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