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握踝关节在跳远教学中的作用

2015-03-11解术军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踝关节兽医力量

□解术军(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如何把握踝关节在跳远教学中的作用

□解术军(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本文以五年兽医班的五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询问法、数据统计、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在跳远过程中,学生出现踝关节的错误应用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踝关节的正确应用并改进错误动作把发展踝关节的力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对于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防止运动损伤,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踝关节跳远教学作用运动损伤

1、引言

踝关节在跳远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跑、跳跃的蹬伸过程,踝关节有推动身体向前运动的作用,特别是,在踝关节着地时的缓冲退让、还是蹬伸发力阶段,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跳远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很大程度出现在踝关节。本文以五年兽医班的五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询问法、数据统计、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在跳远过程中,学生出现踝关节的错误应用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踝关节的正确应用并改进错误动作把发展踝关节的力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对于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防止运动损伤,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的是五年制学生,他们身体发育还不完善,特别是身体的速度、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心里的稳定性还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他们在跳远过程中的发挥。对于踝关节而言,由于五年制学生小腿力量不足,踝关节两侧韧带加固还不牢固,再加上平时缺乏锻炼,因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动作,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经过及时的教学改进,强化了学生对踝关节的思想意识,并采取了多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整个跳远过程对于踝关节的应用规范了合理了,学生的速度、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跳远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三级五年兽医班五十人。

2.2、研究方法

观察法、询问法、数据统计、综合分析法。

3、踝关节的结构分析

踝关节结构是由胫骨、腓骨的下端和距骨组成,关节两侧有韧带加固,外踝长内踝短,外踝韧带薄弱,同时,内踝高于外踝,具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关节稳定性较低,在受外力作用下就会引起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从生物力学看,踝关节是一个末端关节,在跑、跳跃的蹬伸过程,踝关节有推动身体向前运动的作用,特别是,在踝关节着地时的缓冲退让、还是蹬伸发力阶段,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跳远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很大程度出现在踝关节。

4、在跳远过程中,学生出现踝关节的错误应用

表1 

5、如何指导学生对踝关节的正确应用并改进错误动作

通过在跳远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不同类型的错误,教师在观察、询问、分析后及时采取措施,因人而异、个别指导,从准备活动到基本练习,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

5.1、准备阶段

(1)把发展踝关节的力量贯穿于准备活动阶段,加强韧带的力量。

①侧身跑、大步跑;

②单腿跳、跨步跳、双腿交换跳;

③立定跳远。

(2)把跳远的有关简单或辅助练习贯穿于准备部分。

①原地模仿放脚上板,结合两臂摆动,要求脚尖向正前方,全脚掌落地并迅速滚动至脚前掌;

②助跑一步结合放脚起跳,掌握好身体重心,放脚同时,结合摆腿、提肩、拔腰的协助配合;

③三步或五步助跑起跳,最后一步可以重心低一点,步幅要小,上板要快,特别是踝关节放脚要正,并体会全脚掌的前滚、缓冲和蹬伸动作。

5.2、基本练习阶段

(1)助跑:强调步频与步幅的节奏,由慢逐渐加快,脚前掌着地,特别是踝关节方向要正。

①“外八字”助跑的同学,助跑速度可以慢一些,注意踝关节的正确落位;

②脚后跟助跑的同学(女同学占多数),鼓励他们大胆前跑,大腿前摆要有力,脚前掌着地并有扒地动作。

(2)起跳:助跑最后一步要小,着地上板要快,全脚掌踏板,并迅速前滚缓冲蹬伸,整个过程脚踝要正。

①改变脚前掌踏板,告诉他们,助跑和起跳要求不一样,起跳时脚乘受压力大,要全脚掌着地并前滚到脚前掌;

②改变“跺板”,小腿不要垂直下落,踝关节要有缓冲过程;

③改变小腿前伸,最后一步步幅要小,大腿主动下压,上板要快。

④改变“外扒式”,踝关节放脚要正,脚尖朝前。

(3)腾空:学生跳起后,主要维持空中的身体平衡,摆动腿要以脚跟为力点自然下方,不要绷脚面。

(4)落地:主要解决小腿的摆动。落地前要有收腹、小腿并举前伸,双踝自然上钩,脚后跟先落地。

5.3、强化学生对踝关节作用的思想意识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踝关节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正确的助跑和起跳技术概念,错误的运用不仅会影响跳远的成绩,甚至会导致踝关节不同程度的损伤。

5.4、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

(1)采用边示范边讲解,同时带领学生一起跑、跳,使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助跑和起跳技术。

(2)正误对比,对个别错误严重的同学,选几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在同学面前展示,再找几个动作运用正确的同学进行示范,让大家分别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

(3)发挥优秀学生的骨干作用,对于练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运动能力强、动作运用正确的同学的作用。可以安排一对一进行帮助指导,这样既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快正确动作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

表2 跳远初始阶段错误和跳远结束阶段错误人数对比

6、结论

(1)在跳远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踝关节在各阶段的作用,建立正确的运动概念,应用正确的动作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多样、得当。既要尊重学生身体发育的多样性,还要理解学生运动的个体差异;

(3)把发展踝关节的力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对于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防止运动损伤,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经过及时的教学改进,强化了学生对踝关节的思想意识,并采取了多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整个跳远过程对于踝关节的应用规范了合理了,学生的速度、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跳远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其练,周美芳.探析踝关节对跳远成绩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2]马丙奎.跳远起跳过程中踝关节肌群的工作特征初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3]贾鹏.以“快速动作与速度节奏”为核心施教对跳远技术教学效果的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猜你喜欢

踝关节兽医力量
我是兽医志愿者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怀疑一切的力量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