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差异化分层教学的实验对比研究

2015-03-11商聪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篮球分层体育

□商聪(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篮球差异化分层教学的实验对比研究

□商聪(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差异化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体现。本文对篮球差异化教学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针对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定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评价的教学策略,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在运动兴趣、运动知识水平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篮球教学方法认知层次

2010年徐州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兴趣,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为必修选项。学校每年开展了篮球联赛,使得篮球选项课备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篮球选项课的学生中较多都是出于自身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其实基础技术和自身身体素质并不高,因而,导致篮球选修课中的学生个体技术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我与教研组的一些老师共同研究探讨了怎样把篮球上出效果、上出新意,制定了一套篮球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初步的成果,现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教师应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的是全体统一班级授课,这种授课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明显的不足。它强调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疑阻碍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学生来源、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体能和技能情况等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运用传统的体育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一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却“吃不了”的问题。因此,在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差异化教学思路。但是这种教学思路具体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进一步开展差异化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研究对象

我校15级男生中,随机抽样2个班组,其中实验组人数48人,对照组人数48人。

2、研究方法

2.1、数据统计法

通过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相关性数据。

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文字找资料和网络资料、书籍资料查找其他专家学者对于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认真分析研究,立足于中国体育教育,在前人优秀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2.3、逻辑分析法

充分利用徐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总结。

在以上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现实,对体篮球分层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证双方面的研究。

3、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实验前后测试对比分析

身高、体重、篮球基础技术、100m跑、5级蛙跳等5项原始成绩,经过t检验,P>0.05,两组学生5项成绩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

表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基本情况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时数相同,均为28学时,授课时间安排在同一半天,同一场地。为了控制非施加因素对研究结果真实性的干扰,由教研组指派教师监督教学实施过程(实验对象除上篮球正课外,均不进行课外辅导和课外的训练)。考核采用“单盲法”,学生混合编组进行篮球技评和达标。考核时间在同一周,前后不超过3天,测试由教研组指派教师一起评定。

表2 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成绩对照表

4、建议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篮球差异化教学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体现当代体育教育新理念,适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体育技能、个性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要使差异化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4.1、准确划分学生的层次

篮球差异化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学生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这种把握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因而也是复杂而困难的。它包括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认知结构等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层次,只有清楚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各个层次,体育教师施教过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不会做无用功,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由此看来,准确把握学生层次是施行差异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4.2、动态发展的把握学生层次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提高,应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和变化重新分组,只有适时调整学生的层次,才能不断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结构总是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它具有发展的差别性、顺序性、连续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层次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发展的。

4.3、保护学生的自尊

篮球教学过程中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差异化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虽然

这种层次不是通常所说的等次,但只要分出不同组别,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施行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不相互挖苦、讥讽的同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切忌出现“差生”等教学忌语,否则学生便会从心底抵触差异化教学,教学效果不但难以提高,而且容易使师生关系紧张。

4.4、唤起学生的积极性

篮球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可以在施教前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差异化教学有正确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照差异化教学的认同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所属的层次和应该达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激励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等等。只有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差异化教学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教学实验,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法是可行的。它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身能力,而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适宜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教学更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了组织形式,转变了练习机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强了练习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差异化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显著性功能,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华慧,崔海鹰.关于高校篮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张念宏等.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3]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科学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张清等,普通高校篮球课差异化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

[5]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差异化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2,25(3).

[6]李洪勇,张根健,杜仲孝.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

[7]胡志宏.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5,10.

[8]姜玉华.如何提高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性[J].体育教学, 2008,11.

[9]姚战.高中篮球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国体育教师网, 2009,1.

猜你喜欢

篮球分层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有趣的分层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