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5-03-11任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部

任璐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任璐

目的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好, 值得推广使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骨科临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发病原因为单侧或双侧的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 临床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相对应的反射﹑运动﹑感觉等引发障碍。对患者除给予常规的治疗外, 给予优质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恢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为临床基于中医护理路径护理效果与基础常规护理效果对比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 占50%, 女15例, 占50%, 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54.3±6.9)岁;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10例, 风寒湿型5例, 虚寒性5例, 湿火型4例, 其他类型6例;对照组男18例, 占60%, 女14例,占40%, 年龄42~73岁, 平均年龄(55.2±5.9)岁;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12例, 虚寒型6例, 湿火型4例, 风寒湿型3例,其他类型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 如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 并对病情进行评估,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治愈后即可出院。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路经模式, 即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接受中医特色对症治疗﹑护理干预﹑康复治疗等。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 给予对应的中医护理治疗。①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 应当为其选取恰当的体位, 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 并经颈围对患者颈部予以保护;同时, 针对急性阶段的患者, 使其卧床休息, 如果在缓解阶段, 患者可下床活动, 但注意活动的频率, 以此促进患者颈部﹑上肢肌肉康复。选取活血化瘀药膏涂抹于患者颈部, 展开热熨, 再结合激光﹑频谱降低患者疼痛感[2]。②针对虚寒型患者, 要确保患者充分卧床休息, 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居住场所进行适时打扫, 确保环境干净﹑舒适﹑温和;同时, 引导患者采取温水泡脚的方法来提升肢体温温和度, 协助通过一定的力度对患者麻木肢体进行敲打, 加快患者肢体血液循环, 最后还要配合热熨肩部或者中药熏蒸。给予患者化痰益气温阳的食物。③针对风寒湿型患者, 医护人员要维护病房偏暖环境,给予患者颈部采取保暖措施, 防止风吹﹑受寒。给予患者祛风散寒﹑活血养血的食物。④针对湿火型患者, 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展开热络的交流沟通, 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心理情绪, 树立起患者乐观﹑健康的心态;同时, 指导患者开展颈部肌肉锻炼, 如转动颈部﹑耸肩等。给予患者清热利湿﹑舒筋活血的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经护理治疗后, 体征症状完全改善, 颈部﹑上肢以及肌力恢复正常, 能够独立生活﹑工作;显效:患者经护理治疗后, 体征症状显著改善, 颈部﹑上肢明显好转, 疼痛感缓解;有效:患者经护理治疗后, 体征症状有所好转, 颈部﹑上肢机能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经护理治疗后, 体征症状五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 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

3 小结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常规治疗是目前临床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 同时给予临床路径进行特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临床护理路径是众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共同制定的一种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严格遵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理论, 给予患者针对的护理治疗, 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纠正了以往的错误医疗护理理念, 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 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4]。

本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 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好, 值得推广使用。

[1]刘蕊.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29(2):2222-2224.

[2]范伟英.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8):70-71.

[3]刘佳丽,练伟东,赖苑. 中医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4(4):16-17.

[4]陈玲华. 中医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产业, 2014(5):69-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80

2015-02-26]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