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评析

2015-03-11王新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脑出血住院常规

王新梅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评析

王新梅

目的评析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临床组, 每组47例。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 临床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临床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 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越来越年轻化[1]。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有很大的制约。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 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提升并巩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作者就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 探究其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临床组, 每组47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9∶18, 年龄最小53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61.35±8.34)岁, 出血量最少23 ml, 最多84 ml, 平均出血量(53.64±10.12)ml;临床组男女比例为28:19, 年龄最小54岁,最大85岁, 平均年龄(61.47±8.29)岁, 出血量最少25 ml, 最多86 ml, 平均出血量(53.78±10.74)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 即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等, 同时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1.2.2 临床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性格特点, 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饮食指导﹑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功能康复﹑出院指导等。

1.3 评价指标 记录常规组患者及临床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并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进行比较。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住院期间, 临床组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 常规组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9/47), 临床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86±2.34)d, 常规组为(17.24±3.88)d, 临床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74%(45/47),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2%(37/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在脑卒中占25%左右,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 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老化等, 患者一般在情绪激动﹑用力过度时发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3]。幸存的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其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有效的护理不仅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只是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 并没有以患者为中心,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 缺乏一定的人性化理念, 临床护理效果较差[4]。

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进行了解, 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入院指导﹑饮食指导﹑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功能康复﹑出院指导等。护理人员在患者的住院期间, 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 选择有经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健康宣教﹑功能康复等,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及生命体征, 加强与有负面情绪的患者之间的交流, 消除其不良情绪。责任护士应该与护理人员一起查房,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情况, 发现问题,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降低脑出血患者危险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在患者出院前,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院外护理指导,并对患者的饮食给出建议, 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临床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21):13-14.

[2]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20):143-144.

[3]徐晓艳,王涛,张顺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0):1863-1865.

[4]高健,张菊芬,尚进,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效果的Meta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26):3101-3104.

[5]邓永莲,陈宗宁.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3(11):1453-1454,15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54

2015-08-18]

471000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脑出血住院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