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闰月那点事

2015-03-11马荣霞孙步光

城市地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阴历阳历月相

马荣霞 孙步光

(1.泊头职业学院,河北 泊头 062150;2.沧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河北 泊头 062150)

闰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比如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闰九月,未来的2017年闰六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有闰月?闰月是怎么设定的?我们怎么很少遇到闰正月,闰腊月?如果遇到闰正月,难道我们要过两次春节?要是遇到闰腊月,是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还是闰腊月的最后一天算除夕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弄明白闰月这点事。

一、为什么会有闰月

为什么要有闰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了解历法的相关知识。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产生了天然的计时单位年和日。“年”是指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即365.2422日,;“日”指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即24小时。月球绕地球公转,产生了月。“月”指朔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即29.5306日。而历法就是根据天文周期,具体规定全年的天数、各年的月数、各月的日数及相互间的关系。按照发展顺序历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太阴历、阴阳历和太阳历。

1.太阴历简称阴历,它是创立最早的历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阴历”。太阴历按朔望月的长度来订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因此,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代表一定的月相,例如初一对应的月相是朔,初七、初八对应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五、十六对应的月相是满月,二十二、二十三对应的月相是下弦月。阴历以12个历月的累积为它的历年,所以阴历的一年有12×29.5306=354.3672日。这样阴历的一年就比回归年短了10.875日,三年就比回归年少一个月,所以阴历的月份不能准确的表示季节的变化。现在很少有国家使用它。

2.阴阳历是改良后的阴历。我们平时所说的农历,其实就是一种阴阳历。它的历月和太阴历一样,而它的历年则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我们知道,一回归年是365.2422日,一阴历年354.3672日,比回归年短10.875日,三年就会比回归年少一个月,为了控制这个差值,阴阳历便在当年补上一个月,叫闰月,这一年会有13个朔望月。我们的祖先在辛苦的天文观测的基础上规定“19年7闰法”,也就是在19个阴历年中设12个平年,每年12个朔望月;设7个闰年,每年设13个朔望月。这就是说,19年中总共12×12+13×7=235个朔望月,总共的日数为29.5306×235=6939.6910日;另一方面19个回归年的总日数为365.2422×19=6939.6018日。比较起这个总日数,相差仅为0.0892日。阴阳历中知通过设置闰月,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很好地协调了起来,使这种历法既有明确的月相意义,也兼顾了季节含义。

3.太阳历简称阳历,又称公历,是当前世界通行的历法。它以回归年为基础制定历年。一回归年是365.2422日。这样一个数字在实际应用上是很不方便的,应该取整数,所以现在阳历规定一年是365天。每年12个月,除了2月为28天以外,其余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而一年余下的零头0.2422日,凑上4年,就多了0.9688日。于是每隔4年就增加一天,加进2月里,变成29天,这一年等于366天,叫做“闰年”。所以阳历中规定,4年设一闰,那么怎么判断哪一年是闰年,哪一年不是闰年呢?阳历规定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如2012年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2014年不能被4整除,就不是闰年,而是平年。但是这种方法使得我们4年的阳历年比4年的回归年多过1-0.9688=0.0312日,这就导致每400个阳历年就会比400个回归年多出3天,所以在上述历法的基础上又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 (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须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2000年既能被4整除也能被400整除,所以2000年就是闰年,而1900年虽然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400整除,所以1900年就不是闰年。

二、怎样设置闰月

闰月到底设在哪个月呢?这要根据节气。我国的传统历法自秦汉以来,一直是阴阳历和二十四节气并行。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一个月里节气在前,中气在后。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12.3682个朔望月,这就使得二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便是闰月。这个月出现在哪个月的后面就叫闰几月,比如2014年农历九月的后一个月没有中气,那么这个月就叫闰九月。但是闰月不具有季节意义。所以即使出现闰正月,我们也只会过一个春节。

三、为什么闰月多出现在夏季

通过统计1645年-2796年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闰年的出现规律,我们发现共有425年有闰月,其中闰五月最多,出现了83次,其次是闰六月,出现了70次,闰四月,68次,闰七月61次,闰三月57次,闰八月30次,闰二月25次,闰九月10次,闰十月9次,闰冬月 (闰十一月)和闰正月只有6次,闰腊月最少为0次。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闰月多半发正在夏季各月,以闰五月出现的频率最高,而冬季各月很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个近似于正圆的椭圆,日地距离并不是一个定值,一般在阳历1月初到达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而在7月初到达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在冬季的时候,地球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致使中气的间隔与朔望月长度相差无几,节气推延便不显著。所以冬季的时候出现闰月比较少。在夏季的时候,地球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致使中气的间隔比朔望月长度要长,所以夏季的时候出现闰月比较多。

[1]金祖孟,陈自悟.地球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阴历阳历月相
月相历
制作月相盒
阅读理解专练(三)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闰月的由来
阴历与农历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解读你所不了解的月相表
腊八节
一次苏州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