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开放大学教务管理模式设计

2015-03-11陈萌黄社运王洪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陈萌++黄社运++王洪海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放大学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特殊性。以四川电大现行教务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以未来学分银行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中心,构建符合未来四川开放大学发展的教务管理制度体系,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灵活衔接与沟通,形成良好的学历与非学历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和个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四川开放大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务管理系统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031-03

1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四川开放大学在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制的历史契机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努力实现一站式服务的构想,积极探索开放式、多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整合社会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所没有围墙、办学网络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开放大学。例如:当前基于社会化媒体E-Learning2.0学习,其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用户的共同参与互动,以及面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学习。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和以往传统教学的结构特征相比,它将学习者融入虚拟网络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协作学习,构建自主学习网络。还有云技术应用以及各种移动学习(笔记本电脑、手机交流软件、APP)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学习者提供自由、开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使得学习方式更加人性化。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一站式网络学习平台,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一种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30多年来,广播电视大学从最初的面授、电视、广播等教学信息传播方式手段到现在逐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的网络化教学环境,电大人都在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教学媒体技术的发展,开发新资源。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以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

首先,教务管理系统平台能够实现教务管理流程完全信息化处理,全面包含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规则、招生、考务、学籍等各项教务管理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务管理流程的科学化、人性化,进一步规范开放大学教务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开放大学教务管理新的运行机制,适应深化四川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务管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提高四川开放大学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 依托信息化管理的教务平台为开放的课程资源、学分银行及一站式组织架构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改革传统模式下教学计划的刚性管理,实现灵活、自主的学分认证制度。

再次,对教务管理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教务管理信息化在对学习者、教务管理者提供信息化支撑的过程中将形成数以亿级的学习者课程注册库、成绩库,积累大量开放大学教学和管理相关数据。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实现从大规模教务数据中对关键信息的自动获取,协助管理人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学校当前教学和管理情况,跟踪监控最新动态,通过比较以往发展历史和趋势,更加合理地调配资源开展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支持。

2 开放大学多资源服务平台

开放大学的教务管理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务管理系统建设中,让学生实现自主入学、自主选课缴费、查询个人学籍档案的开放学习体制。对于专业课程资源的设置,建立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在云技术支撑的网络学习、新媒体移动装置提供的移动学习、基于Web2.0支持个性化多种学习模式的环境下,根据课程需要,设置相关情境,激发动机、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开放大学教务管理体系中,成立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者可以存储、积累所获得的学分,查询个人学习档案记录;当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根据学习者需要,可以转换为相应的学历证明书或学习成果证明书等;考试形式也将逐渐转变为以网络在线考试为主、纸质考试为辅的开放式考试制度,实现学习者在线报名缴费,建立网络试题库、编排考场、按题库随机抽取进行在线网络试卷考试制度。对学生学籍异动处理(转学、转专业、休学、退学)等问题实现网上认证制度;资料审核管理逐步实现纸质化管理向电子化文档审核管理方向转变。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努力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建立起涵盖招生、专业课程规划、学分银行、考试中心及学籍个人终身档案的教务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资源存储、转换、整合和共享的发布交流平台及全过程管理模式,为开放大学办学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系统。

3 四川开放大学教务管理模式及制度设计

四川开放大学教务管理模式框架是依据当前教育发展需要,在原有教务管理的教学计划、招生、考务、学籍四大模块中增加学分银行功能。学分银行是开放大学区别于传统电大的特色和亮点,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并结合四川电大主要办学类型而设计的。从开放、自主的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电大管理中以教务管理人员为主的管理制度模式。首先,在学习者管理服务体系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可自主完成入学注册、选择课程、缴费、学习、考试获得学分、提交毕业申请以及参加各类资格证书的学习和考试等,这个流程是在完全开放、自主选择的平台进行的。其次,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利用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拉近决策层和操作层的距离,提高了管理层级间的工作效率;第二,管理者逐步变为学习者的辅助指引者,为学习者建立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制度。

在整个模块的构建中,包括注册录取管理、专业课程管理、学分银行、考试中心、学籍管理五个模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五大模块的具体功能和相关管理制度(图1)。

注册录取管理 注册录取管理主要完成学生的入学注册信息处理,包括注册专业及人数、学生网上报名、招生数据的审核校验、打印录取通知书等,并将最终数据生成学籍数据。

制定《四川开放大学报名及录取管理办法》,规定四川开放大学的注册录取对象、学历层次、学习形式、工作流程等,以及各教学点开办专业申报、招生宣传、报名审核、录取注册、违规情况处理等环节的要求等。

专业课程管理 专业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依据。其主要功能包括专业计划制订、课程设置、开设课程管理、考试课程管理、课程替换管理等。

制定《四川开放大学教学计划管理办法》,规定教学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教学计划实施的要求及程序等;制定《四川开放大学专业课程选课管理办法》,明确选课规则、选课时间、学习者完成专业课程获得学分的基本要求等。

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开放大学的特色和亮点,是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终身学习的发展需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载体,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学分档案,学分存储积累、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转换等功能都需要有学分银行这样的实体机构方能实现[1]。

对于未来学分银行功能建设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1)学分存储。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账户,账户号为个人身份证号,终身学习账户号陪伴学习者一生。无论何人在何时何地参加何种学习,依据学习的不同类别、内容和学习量确定的学分给予登记,包括学习者在线学习学分、社会学习点学分、单位学习点学分、其他类型学习学分、获得各类证书学分。学习者获得的标准学分储存在学分银行中,且新增的标准学分可以不断累积存储。

2)学习成果认证。对注册登记的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育机构以不同的形式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认可的学习成果折算转换成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

3)学分兑换。学习者存储在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累积到一定量时,可以兑换成相应学历证书或写实性的学习成果证明书或终身学习补贴。为鼓励社会成员不断学习,按照知识老化的规律,学分存入超过一定期限而未兑换的部分可以折旧。

4)免修免考。学习者可以灵活地把在不同时间、不同教育机构获得的合格课程学分成绩经学分银行认证通过后,申请开放大学课程免修免考。对具有开放大学学籍的学员,其成绩和学分直接计入学生的学籍档案中;对无开放大学学籍者,计入其终身学习账户中。

5)学习档案管理。学分银行有对已经建立账户的学习者完整的电子学习档案,为学习者和单位组织提供学习档案查询服务。学习者可通过网络、电话,凭密码远程查询自己的学分(学习成果)情况,也可直接到学分银行服务网点查询。经授权的社会组织也可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查询。

制定《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分认证制度》,制定学分认证、转换与累积的系列标准和规范,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考试中心 考试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和实施整个四川开放大学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包括网络考试和纸质考试,主要涉及学生报考、考场编排、试卷印制、考试组织与管理等业务,为各学院、分院提供考试文件、试卷征订等信息;组织开放大学的阅卷、成绩录入、违纪处理、补考处理、成绩查询、成绩合成、成绩更改、成绩发布、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等。

考试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考试管理制度应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系列管理办法。如:制定《四川开放大学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课程考核的性质、工作内容及组织管理,课程考核说明的基本内容、编制要求及流程;制定《四川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形成性考核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监督与检查的要求和程序;制定《四川开放大学试卷的命制和印制( 或录制)管理办法》,规定试卷的命制和印制的要求、流程,报考、考场编排及试卷征订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制定《四川开放大学考试组织实施管理办法》,规定考前(报考、考场编排、试卷征订、考场设置、考试保管和发放)、考中(正副主考、监考员、考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考后(试卷整理、清点、装订、统计、造表、保管等要求和规定)各环节工作的管理办法;制定《四川开放大学答卷评卷管理办法》,规定答卷评阅、成绩登录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制定《四川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成绩管理办法》,规定各类课程成绩的评定、登录、复查以及时限性等要求,明确成绩数据库管理、成绩管理工作的纪律[2]。

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含学生管理)主要负责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和毕业审核管理,负责向其他模块以及学校教学部门提供学生信息和选课信息;受理学生毕业申请,并按照申请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则对学生所修课程进行审核,一旦达到要求即可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主要功能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毕业预审、毕业终审、照片管理、电子注册号管理、学位申请、证书管理等;同时完成学生奖励惩处、毕业生追踪、建立优秀毕业生名录等功能[3]。

制定《四川开放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四川开放大学学生学籍管理的适用对象、入学注册、课程注册、缴费、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免修免考、学籍异动、毕业(结业或肄业)、学位毕业证明书和学位证明书、奖励与处分等[4];制定《四川开放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学位授予的适用对象、授予条件、办理流程等;制定《四川开放大学奖学金管理办法》,规定奖学金的发放范围、资金来源、种类及等级、申请条件、评审程序、评审机构等;制定《四川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班主任评选及表彰奖励办法》,规定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程序等。

4 结论

开放型大学教务管理模式体系的设计是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开放教育平台的重要保障,对构建全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务管理制度是开放型大学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整个教务管理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针对开放大学建设体系中教务管理制度的前期理论模式设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更多的理论做指导,并需要在其他省份已经创办的开放大学中检验其可行性。同时由于教务管理中各模块路径依赖机制的存在,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实证研究,予以改进、充实和完善,逐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全方位、人性化、终身化、多资源选择的开放大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鲁雁,徐彬.云南开放大学实践与创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1.

[2]黄思霞.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1-5.

[3]胡萍,刘建芳,文惠婵,等.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探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4):

118-120.

[4]周杰,刘超球,耿立伟.广东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10-14.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
数字林业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政治课堂的具体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艺术教学的整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工作综述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