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O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2015-03-09朱大鹏孙兰兰

会计之友 2015年5期

朱大鹏 孙兰兰

【摘 要】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文章基于高层管理团队(TMT)理论,选用年龄、学历、专业、任期、职业经历作为CFO背景特征,并引入高管激励研究其对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CFO年龄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显著负相关,任期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CFO学历、专业背景、职业背景、高管激励政策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 CFO背景特征; 高管激励;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023-05

一、引言

营运资金对于企业如同人体内的血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如果企业营运资金周转不畅,则可能会陷入“黑字破产”的困境。从2007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出现的企业破产案例来看,资金链断裂成为公司破产倒闭的最大杀手。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企业经营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上行期,企业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在经济下行期,将转为流动性最大化(吴娜,2013)。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CFO的关注。根据美国CFO杂志调查,美国企业财务总监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既然企业CFO如此重视改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那么CFO个人背景特征是否会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CFO个人背景特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中,公司的高管激励政策是否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等。以往的研究成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但也留下了一些未被考虑的内在因素。本文运用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理论,考察企业CFO个人背景特征以及企业高管激励政策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相关关系。在当今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业务流程密切联系的发展趋势下,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高管选聘、高管激励机制设计、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供有意义的现实指导与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关于营运资金基本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营运资金即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第二种观点。2008年IASB/FASB联合概念公告中将主体的两类信息即营业活动和筹资活动分开列示,投资活动成为企业营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竹泉(2013)在界定营业活动范畴的基础上,从资金使用和资金融通两个角度探讨营运资金的基本内涵,并将营运资金重新界定为企业在营业活动中净投入的流动资金,即“营业活动流动资金净需求”(简称NCFNB):营运资金(NCFNB)=流动资产(CA)-经营性流动负债(COL)。这一界定反映了当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CFO对营运资金管理不能再局限于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要素的单独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理论逐渐兴起,为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打开了新的思路,也为企业CFO管理营运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ambrick & Mason(1984)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高层管理团队人口特征不仅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该理论将易于获取并观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研究变量,主要考察高管的年龄(Age)、职业背景(Function Track)、其他工作经验(Other Career Experience)、教育(Formal Education)、社会经济背景(Soeial Economic Background)、财务状况(Financial Position)等。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选取了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任期作为CFO个人背景特征的变量进行分析。何霞(2011)对高管背景特征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三种研究路径:(1)直接效应,即研究TMT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及绩效的直接关系;(2)中介效应,即研究TMT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及绩效的影响是否通过团队内部的某种运作机制或中介过程而发生作用;(3)情境效应,即引入某种重要的调节变量,以考察不同情境下TMT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及绩效的影响。

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冲突。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Jensen & Meckling,1976),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委托人为了保证代理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行事,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代理人利益与委托人利益趋于一致,减少监督成本,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企业高管激励政策主要包括:收益激励(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契约通常将激励措施的实施与企业经营业绩直接挂钩。随着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和薪酬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水平的相关度在逐渐提高,股权激励作用有待提高。

(二)研究假设

年轻的管理者与年长的管理者在精力、体力、学习能力、记忆力、风险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高管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越大,决策行为越趋于保守,越不愿意采取进攻型战略(Bantel,Jackson,Wiersem,1992)。年轻的管理人员更容易适应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广为流行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有建立全球视角的现金池归集资金统一管理、应收账款银行保理、使用EIPP(电子发票首付制)加速资金收回等。这些对企业管理人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的CFO更容易緊跟行业市场发展的节奏,在日常经营决策时倾向于更多元化、先进性、风险性决策和战略。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