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MC的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人际互动特征研究

2015-03-09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意手势言语

许 鹏

(南通开放大学 外文系,江苏 南通 226000)

基于CMC的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人际互动特征研究

许 鹏

(南通开放大学 外文系,江苏 南通 226000)

随着信息交流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计算机交互(CMC)的交际特征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以Skype为交互工具,采用话语分析法从语意协商与话轮转换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计算机交互的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人际互动特征。研究发现,开放外语学习者在计算机交互环境中会综合利用言语及非言语手段达到交际目的。非言语手段或独立使用,或配合言语手段使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计算机交互;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人际互动;语用能力

1 引言

随着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人们借助计算机进行在线交互已成常态,计算机交互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环境中的行为特点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但目前此类研究多集中在单模态交互,即利用文字或语音进行的在线交互。如石晓玲(2013)[1]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话轮转换与语意协商两个维度探讨了基于异步工具Blackboard进行书面话题讨论时的人际互动特征。Bueno Alastuey(2012)[2]研究了课堂教学中基于同步语音交互(SVCMC)的协商互动与修正输出。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在线信息交流向着视听说兼容的方向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文字、音视频、表情手势等多种渠道达到在线交际的目的,由此产生了多模态交际行为,多模态交际也必将成为CMC环境下主要的交际形式。但目前对于此类行为的研究尚少。同时此类研究的对象也多集中于在校学生,还没有专门针对成人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开放外语学习者为对象,采用实证方法以数据为支撑探究Skype支持的多种模态交互环境下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人际互动特征,以期充实相关研究。

2 语意协商及话轮转换

Long的互动假说认为语言习得中的互动在二语习得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意义协商是互动的中心环节,在意义协商中学习者与对话方参与进行中的互动调整过程(Pica, 1991)[3]。“意义协商,特别是能引起本族语者或水平较高的对话者互动调整的协商过程,有助于习得,因为协商将输入,学习者内在能力,特别是选择性注意和输出有效地联系在一起”(Long,1996:451-452[4])。所谓意义协商就是当交流发生理解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理解与否的反馈,进行诸如重复,释义、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从而使得输入变得可理解。Smith(2003)[5]提出了CMC环境中语意协商的模式,包括“原由(T)”、“提示( I)”、“反馈(R)”、“对反馈的反应(RR)”、“确认( C)”和“再确认(RC)”等六个阶段。“原由”是指交谈中引起理解困难的问题;“提示”即交谈者明确表示理解有困难;“反馈”是对问题的解释;“对反馈的反应”即表明对解释认同或不认同,若不认同可能需要返回上一阶段对问题再次做出解释;“确认”是交谈者相互确认问题已解决;“再确认”即再次确认问题已解决并准备恢复语意协商之前的话题。而话轮,简而言之,就是交谈参与方轮流说的话。话轮转换是会话中人们决定谁是下一个发话者的过程,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Stenstrom(1994:68)[6]提出, 话轮转换分为获得话轮(taking the turn) , 保持话轮(holding the turn) 和放弃话轮(yielding the turn)三个过程。此语意协商和话轮转换模式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位于东部沿海国家开放大学某地市级分部的26名开放学员为对象,他们来自2013年秋法律、小教本科专业并具备较好英语能力,另外还有10名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英语本族语者参与了此次研究。26名开放学员每周花60-120分钟利用Skype与远程的英语本族语者完成开放性讨论和角色扮演任务,随后将音视频转录为文字材料(包括非言语片段的转写标注)归档留作分析。研究人员现场观察时使用隐藏摄像头,以便真实的记录研究对象使用英语沟通时的多模态交际特征。

为分析开放外语学习者的人际互动特征,本研究提出两个问题:1)在CMC环境中,开放外语学习者出现交流障碍时会采取怎样的语意协商形式?2)学习者的交际呈现怎样的话轮转换模式?

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先借鉴Smith和Stenstrom的框架对本研究中的语意协商形式和话轮转换模式进行归纳分类,再对所分类内容进行量化并分析原因。

4 结果分析

4.1 基于CMC的开放外语学习者语意协商形式

在1小时的测试时间内,受试发言总次数为2,693次,其中784次用于语意协商,占比29.11%,说明受试在交际中常常遇到阻碍,谈话内容中有相当比例是在进行语意协商。下面将具体对语意协商达到的阶段和各阶段特点作分析。

4.1.1 语意协商达到的阶段

Smith(2003)[5]认为一次完整的语意协商包括六个阶段。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语意协商都必须包含这六个阶段。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受试可能会停止语意协商恢复原先的话题。如表1所示,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语意协商共出现了267次,除少数达到确认和再确认阶段,多数次停留在了反馈和对反馈的反应阶段。受试通过“提示”表明交流存在困难而对方不“反馈”时,语意协商只能停留在提示阶段。本研究中语意协商只达到提示阶段的情况并不多,多数是由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缺陷难以反馈或不想反馈,有的想通过忽略问题而直接开始新的交谈话题,还有的则直接终断了话题。在Skype支持的计算机交互中,多数语意协商达到了反馈阶段,说明遇到在交流困难时大多数情况下交谈双方还是在积极沟通,给予反馈,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问题解决后,交流双方似乎急于恢复原来的话题,确认和再确认的比例并不高,使得多数语意协商停留在了反馈和对反馈的反应阶段。

表1 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语意协商达到阶段

4.1.2 计算机交互环境中引起语意协商的原由(T)

表2 计算机交互环境中引起语意协商的原由

根据表2所示,陌生词汇成为引起语意协商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协商还停留在词汇意义的澄清而非内容的传递上,表明开放学习者外语基本功不扎实导致低效的交际。谈话内容也是引起语意协商的重要原由之一,包括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和说话人的语意表达不清。如在开放性讨论任务“Talk about global warming”中对本族语者说出的美国俚语“Well,?It's?all?Greek?to?me!”意义的协商。另外,部分学习者的发音不标准或有误(如将blow发成blue),造成交流困难。与单模态交际不同,在Skype所提供的多模态交际环境中手势也能成为引起语意协商的原由。由于同一手势有不同的文化解读或某些手势具有文化独特性造成交流障碍,从而引起语意协商,如:

①L:You must be joking.②N:Of course not, it’s true.③L:I still cannot believe that.

④N(伸出四根手指,搭在自己肩膀上):It’s for real.

⑤L(伸出四根手指,搭在自己肩膀上):What do you mean by doing this?

这里伸出四根手指,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势引起了语意协商。这并不是使用很广泛的一个手势,四根手指表示4,four即for;指向自己的身体,身体是最真实的,就是real,所以该手势是for real 的含义。学习者并不理解其意义,从而引起语意协商。

4.1.3 语意协商的提示手段(I)

通过对语料分析发现,Skype所提供的多模态交际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发出信号,提示对方交际有困难。因此语意协商的提示手段也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大类。言语手段通常通过某些句式来实现,可间接表达(如“What do you mean?” 或“Sorry, I don’t know.”),也可直接表明问题所在(如What does administrator mean?)。但学习者在提示中没有使用到Smith(2003)[5]所提到的推断策略(Inferential Strategies),即假设推断后作出验证,以此来表明理解有困难。非言语手段包括表情和手势,如面露疑惑表情、用手按着头表明理解有困难。但非言语手段提示成功率偏低,原因在于说话方未必总能注意到这种提示,要在目光注视着听话方的前提下才可能捕捉到该提示信息。

4.1.4 反馈及对反馈的反应

在CMC环境中,反馈主要还是以言语的方式呈现,包括解释(elaborating,对原由试图作出更为详尽的解释)、改述(rephrasing,换种方式进行表述)、重复原由(repeating the trigger,不做任何修改地简单重复原由)、放弃(giving up, 表明不能进行回应) 。在一些情况下,非言语手段也会配合言语以加强言语反馈的解释效果。如学习者在解释某一单词时会边拼写用手势在空中划出字母。对反馈的反应手段包括言语(“OK,” 或“I still don’t know.”)和非言语(点头或摇头)手段,非言语手段通常配合言语手段的使用,如边摇头边说“I don’t know.”,同时嘴角下扬、眉毛下弯表示不理解。

4.1.5 确认及再确认

确认与再确认并非语意协商必备阶段,在本研究中达到这两个阶段的协商并不多。大多数交际者在作出反馈或对反馈的反应后不进行确认或再确认,而是急于结束话题。确认及再确认的手段也包括言语(如Yes, I think so.或重复反馈话语)和非言语(如点头、作确认手势)。

4.2 基于CMC的开放外语学习者话轮转换模式

4.2.1 话轮的获得

会话开始时交际双方互致问候或是直接开始讨论话题来开始发话,常见的句式如“Hi,I’m xxx, nice to meet you”和“Well ,today we are talking about Halloween.” 。会话进行中,学习者也会通过打断会话获得发话机会,如“I want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但有时所用句式生硬,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特别是在表达不同观点时直接使用“No,no,I think”的句式,给人不礼貌的感觉。而很多西方人为避免唐突多委婉地表达不同意,如使用“I know what you mean, however…”等句式。非言语方式也可帮助获得话轮,如通过副语言(笑声)、疑惑的表情引起对方关注,给予发话机会。非言语还可配合言语一起使用,增强言语使用效果,如一边说“Wait!”一边举起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但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在交谈中本族语者比较能积极地获取话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一些学习者多数时候处于听话者的位置,即使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过后对此进行了访谈,他们认为“不知道如何才能说上话,所以一直在听”,也有些人表示“打断别人讲话是不礼貌的”。

4.2.2 话轮的保持

话轮的保持是指说话人利用技巧延续自己的发话。学习者多用言语重复( speech r epetition) 和沉默填补( silence filler ) 的言语手段来保持话轮,如“I just think, um, um, it is really um, well, really um, not so good um...”。手势和目光也可帮助学习者保持话轮。学习者说话时会将手停在半空中,表明话语内容尚未结束;或说话时目光会有意回避对方,避免对方重开新话题。

4.2.3 话轮的放弃

学习者放弃话轮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学习者在发话结束前采用一定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主动将话轮传递给听话人,放弃话轮。如使用一些短语句式“All right.”、“This is I want to say.What do you think?”并伴以语调下降和语速放缓。非言语手段有时也独立使用,如点头示意、微笑或说话时停顿并且目光正视对方来提示听话人接过话题发话。

5 结语

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可做如下总结:

5.1 在Skype所支持的多模态交互环境中,开放外语学习者在出现交流障碍时会积极利用可用资源进行语意协商。对话内容中有相当比例是在进行语意协商,且多由词汇这种基础性知识引起,反映出成人学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此外文化背景知识和手势也能引起协商,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目的语文化教学。在协商的反馈和对反馈的反应阶段都有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两种手段或独立使用或相互配合,达到交际目的。

5.2 学习者利用言语及非言语手段来获得、保持和放弃话轮,非言语手段或独立使用或伴随言语手段出现,增强言语使用效果,使得话轮转换呈现独特性。因此,今后教学中应注重成人学员跨文化非言语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石晓玲.外语学生基于网络异步交互工具的人际互动特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05):65-70.

[2]M.C.Bueno Alastuey.Focus on form and 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synchronous voice-based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dyad[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4): 39-44.

[3]Pica, T.Classroom interac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mprehension: redefining relationships[J].System,1991,(3):437-452.

[4]Long, M.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W.Ritchie & T.Bhatia (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1996:413-468.

[5]Smith,B.Computer-Mediated Negotiated Interaction: An Expanded Model[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8):38 -57.

[6]Stenstrom, A.B.An Introduction t o Spoken Interaction[M].Harlow, Essex: Longman, 1994.

2015-03-11

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科研课题“计算机交互环境中开放外语学习者多模态交际能力研究”(编号:G14A1403Q)。

许鹏(1983—),男,江苏南通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语用能力教学。

G431

A

1008—3340(2015)04—0029—04

猜你喜欢

语意手势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挑战!神秘手势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V字手势的由来
胜利的手势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