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科学储粮技术认知与采用意愿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

2015-03-09西爱琴朱广印吴敬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5期
关键词:储粮粮食农户

西爱琴,朱广印,吴敬学

(1.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引言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户粮食储备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家庭减困脱贫、食品安全和收入安全,也影响到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而由于粮食存储不当所导致的损失严重是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非洲许多国家,由于储粮设施的简陋与技术的缺乏,不仅导致食品供给不足,还使得农户不得不在产后立即售粮,致使其家庭处于低收入状态;同时也会导致农户缺乏信贷抵押而不能获得贷款,进一步加重贫困[1]。而在我国,80%的粮食收获后分散在千家万户,每年储粮损失约为150亿~225亿kg[2]。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学者 (黄祖辉,1987,1989;刘兴远,1990)指出产后环节的浪费惊人,不仅关系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我国整个粮食供需矛盾的变化。如果把农户储量损失降低一半,就相当于营造近200万公顷的“无形粮田”(赵姜等,2012)。因而,如何降低农户储粮损失是事关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

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际机构就已向经济欠发达国家 (地区)推广农户储粮技术。例如瑞士发展与合作署 (SDC)1983年在洪都拉斯推动了旨在提高贫困地区的食品安全及生活水平、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相关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POSTCOSECHA”计划,推动金属仓生产、推广金属仓储粮技术。后又拓展到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及萨尔瓦多。根据SDC(2011)的报告,1983~2009年间,上述4国有超过40万农户 (占粮食种植户的24%)、约240万人口采用金属仓储粮技术,降低潜在损失累计达33.6万t。

我国在2007年首批选取辽宁、山东及四川为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试点,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研发与示范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 (装具),转变农户储粮观念,改善农户储粮条件,促进农民减损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据国家粮食局数据资料,2006~2010年期间全国25个省(区、市)近200万农户配置了新型储粮装具,平均减损6.5%,每年减少储粮损失2.6亿kg,相当于增加了3.27万hm2的“无形粮田”,可为农户增收4.8亿元。然而国内学界对农户科学储粮的政策反应及效果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

文章基于农户一手调查数据资料,考察农户对科学储粮技术的认知、采用与其效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探讨影响农户储粮技术采用决策的因素,以期探究微观的政策反应及效果,为构建农户科学储粮长效机制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参考。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为数不多的经济发达的产粮大省,山东省科学储粮技术的试点情况,对其它省市 (地区)将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因而基于山东样本的研究,对其它省市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价值。

2 文献综述

针对SDC的“POSTCOSECHA”计划,一些学者的研究证实了金属仓储粮技术的有效性:可使玉米储存损失由传统方式下的10%降低至1%(Raboude等,1984);与传统储藏方式相比,金属仓更能有效保护粮食免受虫害、鼠害、鸟雀、昆虫及真菌侵袭 (Hermann,1991;Coulter等,1995;Gladstone等,2003)。因此农民在决定储存还是销售方面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Florkowski等,1990;Coulter等,1995)不仅降低了对中间商的依赖 (Coulter等,1995)甚至还使得粮食平均售价高于非采用者 (Hermann,1991)。除经济影响外,金属仓储粮技术在提高农户家庭卫生、营养及健康水平,以及后代教育等方面都大有成效(Hermann,1991;Gladstone等,2002;Raushan Bkusheva等,2012)。甚至由于装仓的粮食已经进行脱粒,避免了传统储粮方式下每次消费之前的脱粒与搬运等工作,减轻了妇女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性别不平等 (Raushan Bkusheva等,2012)。总之,所有这些研究结论为金属仓使用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的食品安全,且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各方面,包括家庭食品安全、卫生、营养与健康甚至后代等均具有积极影响,总体福利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际学者也深入探究了影响金属仓储粮技术采用的因素。主要有:(1)农民 (户)个体特征,如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水平、耕作经验、是否接受过培训与农民掌握的相关技术知识及创新意识等(Rao等,1996;Raushan Bkusheva等,2012;O.A.Atibioke等,2012);(2)社会因素,如代理机构或者组织者的能力、信用与沟通能力、信息来源与社会经济状态及土地所有权与基础设施质量 (Polson等,1991;Rao等,1996;Rogers,2005;Okunade,2006;Raushan Bkusheva等,2012);(3)政府政策,如提供适当补贴与技术服务,不仅会提高农户对金属仓技术的采用率,还会提高技术效率 (Raushan Bkusheva等,2012)。

国内学者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很多是基于数量的考虑,也有少数学者,如粟云端 (2014)提出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问题 (2014),但从微观层面考察粮食安全的文献较少。现有对农户储粮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户粮食储备的重要性与影响、储粮损失与其数量估计、储粮动机与目的、储粮行为与影响因素等方面 (柯柄生,1997;孙希芳等,2004;武拉平等,2005;史清华等,2005,2009;陈伟红,2006;武翔宇,2007;万广华,2007;),对储粮措施及其效果的研究相当缺乏。目前仅吕新业 (2009)对农户储粮方式、保护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都对粮食储备采取了保护措施,主要是防虫、防鼠及防潮,且大多数农户都认为自己的粮食保护措施效果较好 (吕新业,2009)。针对“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试点实施效果与政策反应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尚未发现。

3 数据来源及农户储粮基本情况

为获取文章研究数据资料,项目组于2013年寒假来临前对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有兴趣并有条件参与调研的学生进行培训,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在其家乡进行调研。这样既能保证调研质量与样本数量,又能最大限度地扩大调研范围,增强代表性。调研内容包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2010~2012连续3年农户粮食生产、消费与储备情况、科学储粮专项工程 (技术)认知与技术采用及其效果等方面。

表1 2010~2012年末农户存粮及损耗情况

经过认真审核,有效样本585户,分布于全国10余个省份。但由于学生大部分是山东籍,因此山东省的样本占绝大多数,有361户,分布于山东省34个县 (市)区。该文的分析就是基于山东的样本。山东省主要的粮食品种为小麦与玉米,农户储粮数量与损耗情况、储粮目的与方式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已经有一些农户家里不存粮。平均而言2010、2011和2012年小麦和玉米年末存量变化不大,但户间存粮差距有扩大趋势。农户储存小麦主要目的是满足口粮需求,存量大约为9个月用量,而存储玉米则主要用作饲料,存量约为6个月用量。就损耗情况来看,小麦比玉米的损耗要大,小麦储藏损耗率在5.6%~8.0%之间,而玉米为5.5%~5.8%左右,可能是因为小麦储存时间较长的缘故。农户储粮目的主要是为口粮,其次是待价而沽。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农户储粮目的

表3 农户储粮方式

表3显示,农户目前储粮方式主要以袋装为主。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储粮期间损耗主要来源于鼠害,其次是虫害与霉菌。就目前储粮方式而言,认为效果“好”的农户只占17.8%,68%的农户认为效果一般,而其余14.2%的农户认为粮食保护效果“不好”。需要指出的是,表2中采用“金属仓”的农户,除购买科学储粮小粮仓外,还有部分农户自制金属仓储粮。

4 农户科学储粮技术认知、技术采用及效果

科学储粮技术主要指为农户研发与推广新型储粮装具,俗称“小粮仓”。根据实地调查情况来看,截止2013年1月,尽管山东省科学储粮技术覆盖的范围相当有限,但采用该技术降低储粮损耗的效果明显。

4.1 科学储粮技术认知情况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农户对“科学储粮专项”工程不了解,有67.7%的农户“没听说过”科学储粮小粮仓,“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农户占了26.3%,只有6.1%的农户表示对科学储粮小粮仓“非常了解”。这表明科学储粮试点的推广范围应当扩大。表3显示,农户了解科学储粮技术的主要渠道是亲友介绍,其次是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

表4 农户了解科学储粮技术的渠道

4.2 技术采用情况

在山东的361个样本中,只有24户购买了科学储粮小粮仓。绝大多数农户之所以没有采用科学储粮技术,主要原因是当地没有推广,如表4所示。但是如果本地推广的话,17.2%的农户“乐意购买”,43%的农户表示“可能购买”,明确表示不购买的占22.3%,其余农户表示“不好说”。而购买科学储粮小粮仓的农户,近90%都是源于“自家存粮需要”而非受“政府号召”、“政府给予补贴”等因素的影响。这表明科学储粮技术是应农户储粮之需而推广。

表5 农户未购买小粮仓原因

农户购买小粮仓支付的费用,最小值为150元,最大值为450元 (有农户购买多只粮仓),平均支出为253元。认为粮仓价格偏高农户有13户,占52.1%,其余11户均认为价格合理。当问到“您认为购买粮仓政府是否应予以补贴”时,62.5%的农户认为“应当”,每个粮仓补贴额度在20~200元之间,其中多数农户认为100元/个可以接受。也有20.8%的农户认为政府“不应当”给予补贴,其余认为无所谓。

4.3 效果

采用科学储粮技术的农户中,79.2%认为效果“非常好”,20.8%认为效果“比较好”。根据调研资料的统计,样本农户采用科学储粮技术后,小麦减损最少为5kg,最大为50kg,平均减损22.29kg,大多数农户减损为30kg;玉米减损,最少为5kg,最大为60kg,平均23.67kg,大多数农户减损在30kg左右。

5 技术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从上述分析得知,由于很多地区并没有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因而农户目前并未采用该技术。然而如果推广技术,只有约1/5农户明确表明不购买,其余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购买意愿 (将表示“不好说”的农民视为潜在的购买者)。为深入考察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采用的决策机理,下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采用决策的特征因素。

鉴于Logistic回归模型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常用方法之一,很多学者对其基本思想及模型形式做过详细介绍,故此处省略模型介绍。该文中,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0(不购买)”和“1(有购买意愿)”;解释变量及其统计特征如表6所示,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采用向后筛选的方法,最终结果如表7所示。模型的卡方统计量为111.781,自由度为14,对应的p值为0.000;Hosmer-Lemeshow卡方统计量为16.823,自由度为8,对应的p值为0.032;模型的似然比检验值-2logL为252.002,Cox&Snell R方统计量为0.280,Nagelkerke R方统计量为0.426;模型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2.6%,因此模型整体上显著。

从表7可以看出:(1)户主个体特征方面,年纪越轻的农民采用金属仓储粮技术的意愿越强,表明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购买意愿越弱,可能的原因为这部分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多,或者即使是经营农业,也更倾向于种植粮食之外的经济作物;“是否曾外出打工”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产生负向影响,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可以相互验证,也即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一般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相对而言更愿意经营粮食之外的农业生产项目。(2)家庭特征方面,“家庭常住人口”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非常显著,常住人口越多的农户采用金属仓储储粮技术的意愿越强,而耕地面积越大的农户,购买小粮仓的意愿也越强。近3年有贷款的农户,技术采用倾向为负,大概是由于农户急于售粮还款的原因所致。(3)粮食生产特征方面,总产量越高的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越高的农户,反而采用金属仓储粮技术的意愿越弱。可能的解释是:第一,越是纯粮种植户,其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因而往往采取收获后不久就出售粮食获取现金收入;第二,家庭收入依赖于粮食种植收入的程度越高,其支付能力越低。(4)粮食储备特征因素方面,“储粮数量”显著影响农户采用金属仓储粮技术决策,在1%的水平上显著,存粮数量越多的农户采用金属仓储量技术的意愿越强;“储粮损失”和“目前储粮效果”对农户的技术采用决策也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目前存粮效果越差、储粮损失越多的农户采用科学储粮技术的意愿越强。(5)粮食销售特征因素方面,预期2013年粮价会上涨的农民具有更强的采用意愿。这验证了前文的分析,“待价而沽”是农户储粮的第二大目的。而越是频繁售粮的农

户,表明其家庭收入依赖于粮食生产的程度越强,需要出售粮食粮以获得现金收入,用以支付子女学费、还贷或者应对日常开支等,支付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技术采用意愿越弱。(6)“对科学储粮技术的了解程度”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表明农户对科学储粮技术了解越多,越倾向于采用该技术。因而,普及科学储粮技术知识是提高农户采用率、扩大技术推广范围和增强推广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表6 解释变量定义及其描述

表7 模型回归结果

6 总结与启示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国内学界对农户科学储粮的政策反应及效果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该文对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效果的考察、农户采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一定开拓性。

主要结论为:(1)农户近3年来粮食储量稳定,储存小麦为满足口粮之需,存量约为家庭9个月用量,储存玉米主要为饲料之用,能满足6个月用量;主要储粮方式是袋装与缸装,损耗来源于鼠害、虫害和霉菌;小麦的平均损失率高于玉米,储粮效果有待提高。(2)科学储粮技术采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当地没有推广,大多数农民是潜在用户;已经采用该技术的农户减损效果显著,小麦与玉米年均减损30kg左右,农户对科学储粮技术认可度高,但期望政府给予技术与补贴;(3)受教育程度较低、常年务农的年纪较轻的农民技术需求意愿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民技术采用意愿反而低,有贷款的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低。

政策含义为:(1)科学储粮技术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减少储粮损失,直接影响到农户储粮数量、目的、品种结构与售粮行为及农户种植决策,促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甚至还会影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2)从满足农户需求方面来看,应当扩大试点范围,普及科学储粮技术。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给予适当补贴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会提高技术采用率与技术效果。因此下一步不仅要研发与推广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特征农户需求的多种储粮技术,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构建补贴机制与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低,可以考虑优先补贴这部分农户,或者区分不同情况的农户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3)将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农村信贷、农业信息服务等农业 (农村)服务体系进行有效衔接,并将科学储粮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整体福利水平。(4)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结构不合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储粮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因而如何鼓励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力留在农村,不仅关系到科学储粮技术推广问题,更直接影响到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事关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1]柯柄生.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中国软科学,1997,5:22~26

[2]吕新业.我国农户储备规模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可以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报告,2009,12

[3]吕新业.农户粮食储备规模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省不同粮食品种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2012,12:22~30

[4]史清华,卓建伟.农户家庭粮食经营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4:18~22

[5]史清华,徐翠萍.农家粮食储备:从自我防范到社会保障:来自长三角15村20年的实证.农业技术经济,2009,1:30~37

[6]粟云端.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2):75~81

[7]孙希芳,牟春胜.通货膨胀、真实利率与农户粮食库存:1980~2003年中国农户存粮行为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4,6:23~33

[8]万广华,张藕香.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价格很重要吗?中国农村经济,2007,5:13~23

[9]武拉平,刘李锋.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3(4):390~397

[10]武翔宇.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7,5:74~79

[11]叶慧,李海鹏,刘灵芝.主产区农户粮食储销行为分析——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6,5:31~39

[12]赵姜,王志丹,张琳,等.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8~11

[13]Fackler,PL,Livingston MJ.Optimal On-Farm Storage.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84:1103 ~71

[14]Jing-YL,Robert JM,Steven DH.Optimal On-Farm Grain Storage by Risk-Averse Farmer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3,28(3):558~579

[15]Maria LCG.Effective Grain Storage for Better livelihoods of African Farmers Project.Completion Report,June 2008 to February 2011,Submitted to:The 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SDC)May,2011

[16]Atibioke OA,Ogunlade I,Abiodun AA,etc.Effects of Farmers’Demographic Factors on the Adoption of Grain Storage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Nigerian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NSPRI):A case study of selected villages in Ilorin West LGa of Kwara State.Research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2,6(2)

[17]Raushan Bokusheva,Robert Finger,Martin Fischler,etc.Factors Determining the Adoption and Impact of a Postharvest Storage Technology.Selected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IAAE)Triennial Conference,Brazil,2012,8:18~24

猜你喜欢

储粮粮食农户
珍惜粮食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摄影欣赏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我的粮食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