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09林启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管术导管定位

林启明

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林启明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100例PICC置管术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给予B超定位, 观察组患者给予数字化X线摄影定位, 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定位图像清楚率、穿刺角度正确率及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术中, 数字化X线摄影定位的精确度相对较高,能为患者的PICC置管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值得大力推广。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B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由于PICC具有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操作简便等优点其在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但其通常需要使用影像检查手段来对其穿刺部位进行定位[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PICC置管术患者为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中女22例, 男28例, 患者年龄34~85岁, 平均年龄(58.2±5.8)岁, 其中有10例呼吸内科患者,12例神经内科患者,15例血液内科患者,13例肿瘤内科患者。对照组中女22例, 男28例, 患者年龄34~85岁, 平均年龄(58.2±5.8)岁, 其中有10例呼吸内科患者,12例神经内科患者,15例血液内科患者,13例肿瘤内科患者。两组患者的科室、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PICC置管术治疗时, 采用B超来对其穿刺操作进行指导。观察组行PICC置管术治疗时, 取其仰卧位, 然后行前后位摄片, 其胶片距为100 cm, 从患者胸骨体中点处将X线垂直入射。在此过程中将机器的电流调整为10.0~12.5 mAs, 电压为70~85 kV, 如有必要还可以拍摄斜位片或侧位片。在对患者行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定位时, 其操作流程如下:开启X线机, 将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相关工作列表打开, 将仪器固定在患者床旁, 将平板探测器置于患者背面并调整好位置, 对患者做好防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X线机的条件参数做出适当的调整, 以便于获得最有效的图像。然后由置管医生(或护士)进行置管操作。完成拍摄后, 将仪器的图像卡打开, 然后根据临床需求来对所得图像进行适当处理, 并将处理好的图像利用节点来上传、保存至PACS系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定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穿刺角度正确、一次性成功、定位图像清晰的患者人数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定位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8%;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数字化X线摄影作为X线放射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相结合的一种X线摄影技术, 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利用移动平板探测器将X线由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就避免了探测过程中出现光散射而导致噪音或电信号丢失情况的出现[2]。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具有对比度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其对PICC置管术的指导作用也更强。X线作为一种放射性检查方式, 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受到电离辐射, 从而产生大量自由基, 加速组织或细胞的老化。本研究中未发现患者出现自由基迅速增多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X线照射时间较短, 且产生的自由基被机体自行化解。PICC置管术的穿刺位置通常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该穿刺方法具有导管保留时间长、操作便捷、创伤性小以及并发症少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 在对中心静脉压测量、肠外营养、长期静脉输液、癌症化疗等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时, 该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3]。以往, 绝大部分患者行PICC置管术时, 未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指引下执行相关操作, 通常是根据置管的管道长度以及需要置入的长度来对其置管的深浅进行预测, 这就使得患者容易出现导管置入过深或过浅的情况。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4,5], 行PICC置管术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 行床旁胸片检查时, 患者的配合度相对较差, 因此, 其得到的胸片效果也相对较差。采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处理, 可以对图像的窗位以及窗宽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根据临床需求来对其区域、边缘做出适当的调整, 以便于将导管的具体情况显示的更清晰。有研究资料指出, 在对患者行PICC置管术处理时, 有4%~38%的患者在置管后会出现导管异位的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未发现有患者出现导管异位的情况, 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导管异位的情况,其导管异位的发生率为18%。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 在对患者行PICC置管时, 行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通常会低于3%, 而本研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却相对偏高, 这可能与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经验以及操作具体情况有关。通过分析发现, 在对患者行PICC置管术时, 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穿刺角度偏差、一次性穿刺不成功的原因除了影像监测外, 操作人员的经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均会对其置管结果造成负面影响。

[1] 陈雪梅.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护生教学中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200.

[2] 陈萍, 李莎莎, 张庆, 等.质控小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12,41(11):1125-1127.

[3] 聂琴, 刘力, 黄小波, 等.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控制探讨.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35-1336.

[4] 孙涛. D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92.

[5] 田爱萍.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78

2015-03-20]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

猜你喜欢

管术导管定位
定位的奥秘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