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焦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9胡浩莫丽兰李玉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哮喘实验组症状

胡浩 莫丽兰 李玉虎

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焦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浩 莫丽兰 李玉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焦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并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方法77例哮喘焦虑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 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焦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护理干预;哮喘;焦虑;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 该病症多发于春、秋两季。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以患者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为主, 且病症会反复发作, 因此, 哮喘的发作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 哮喘患者极易引发焦虑症状。由此可见, 对哮喘焦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焦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对其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哮喘焦虑患者, 共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47.09±3.66)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65±1.31)年。实验组中男20例, 女19例, 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7.11±3.66)岁, 病程1~7年, 平均病程(3.66±1.32)年。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者。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 包括:医护人员应多叮嘱患者按时服药, 并尽量少饮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保证每日充足的休息时间, 保持病房中的空气流通性等[1]。

1.2.2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①向患者及其家属大力普及有关于哮喘的疾病病理知识, 让其了解哮喘治疗的必要性;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根据患者家属的护理建议, 制定出最适合该患者的护理方式[2]。②注重心理指导。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的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其心理变化状况, 若发现患者存在焦虑症状, 应立即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哮喘发作时期, 医护人员应多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或动作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 应对患者家属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③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性娱乐活动, 尽量保证每日以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 并进行分析。其中, 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著缓解、有所缓解和无缓解三项。显著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已完全消失, 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良好;有所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有所改善, 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较好;无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未有改变。患者的焦虑评分按照0~30分制进行评分, 分数越低则代表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低, 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9 17.99±3.55 7.33±1.97a对照组 38 17.69±3.67 14.23±2.16

3 讨论

护理干预措施要求医护人员通过全面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计划性、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以此达到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目的。对于哮喘焦虑患者而言, 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此降低患者的焦虑状况。而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以下几点:①护理态度端正, 将患者视为自己的朋友与家人, 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 应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 当患者出现不耐、烦躁、焦虑等状况时, 可采取鼓励性的动作(如:握手等)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3]。②与患者家属密切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家属的护理意见, 必要时可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家属多探望患者, 以此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关怀, 进而促进病情的康复[4]。③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医护人员应多叮嘱患者少食多餐, 注重饮食的清淡性, 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5]。④对患者及其家属大力普及健康教育, 让其了解哮喘药物治疗的必要性[6]。

根据本文研究, 可以得出:①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其中, 实验组共有3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 而对照组只有29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②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证明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哮喘焦虑患者中价值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 对哮喘焦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刘爽,张晓启,谢丹.护理干预在哮喘焦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82-83.

[2] 崔慧慧.哮喘焦虑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4(17):438-439.

[3] 吴娜.护理干预在48例哮喘焦虑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7):122.

[4] 程琳, 林玲, 陈爱平,等.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27-29.

[5] 钟秋霞,郑定容.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4(14):88-89.

[6] 史国玉.哮喘焦虑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医学信息,2014(35):4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62

2015-03-26]

529000 江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哮喘实验组症状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